APP下载

多形式随访教育对居家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2-09-19黄仕明胡萍李书袁燕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0期
关键词:出院依从性血糖

黄仕明 胡萍 李书 袁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终生性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从2000年的1.51亿增加到2.85亿,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亿人患糖尿病。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9240万,2型糖尿病患者占90%以上[1]。急剧上升的患病数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糖尿病至今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患者只能靠长期用药来控制或缓解病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是目前糖尿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达到控制疾病发展,减少危害是摆在医务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为此,2011年10月笔者通过多形式随访教育对30例居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0例。纳入标准:符合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具备小学及以上文化,无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自愿参加本研究的糖尿病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2~80岁,平均(62±5.28)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1~81岁,平均(63±5.5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用药情况组成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干预组在患者出院1月后对患者进行多形式随访教育。教育流程为:首先通过短信平台发送健康知识短信,未收到反馈信息者,再打电话进行随访,同时患者可随时拨打健康热线进行健康问题咨询,参加医院举办的讲座学习。频率为发送短信与电话随访每2周1次,听讲座每月1次。内容为督导按时用药、控制饮食、定时运动、监测血糖、定时复诊,提供心理支持等,干预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按出院指导自行用药、控制饮食、锻炼和监测血糖。

1.2.2 评价方法 设计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与血糖情况评价表,由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在患者出院1月(干预前)和6月(干预后)评价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情况。用药依从性判断标准:采用Morisky等推荐的标准[2],通过4个问题对药物依从性进行评定:(1)您能否按照医师要求每天用药的次数服药?(2)您能否按照医师要求的量服药?(3)您能否按照医师要求的时间长期服药?(4)自从诊断为该疾病以来,您能否按照医师的要求长期服药从不间断?4个答案均为“是”即依从性好,否则为依从性差。血糖监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情况比较

3 讨论

药物依从性是指患者能遵医嘱按时、准确地应用药物,不随意停药、更换药物或增减药物剂量。研究表明患者用药依从性对疾病治疗具有决定性影响[3]。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严格遵医嘱长期坚持用药,才能控制良好。因此,患者用药依从性对糖尿病的控制至关重要。较低的治疗依从性会加快糖尿病的进程,引起劳动力丧失和住院治疗发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4]。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分别为53.33%和50%,说明本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低。这与目前糖尿病教育体系不完善,患者出院后无医务人员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有关。

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架马车之一。通过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提高用药依从性。但目前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大部分只局限于患者住院期间,虽然少数医院开展了出院后的电话随访与家庭访视,但受患者接听电话不及时和教育人员短缺的限制,所以教育效果不理想。本研究充分利用通讯快速发展与手机普及带来的便捷,利用群发短信费用便宜,人力成本低,效率高,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瞬间到达等优势,制定糖尿病短信教育流程,对干预组糖尿病患者每两周发送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电话与健康热线、结合讲座等多形式教育进行互补,提醒患者按时用药、控制饮食、定时运动、监测血糖、定时复诊,发送信息关心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与鼓励,使患者感觉疾病受到重视,医护人员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半年的实践,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空腹与餐后2 h血糖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形式随访教育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效果,解决了以往随访教育方式单一、工作量大、效率低、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促进了医护患关系的和谐,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是现阶段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5.

[2] Morisky D E ,Gen L W,Levine D M.Concurren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Self -reported measure of medication adhereuce[J].Med Carre,1986,24(1):67.

[3] 沈爱宗,陈飞虎,陈礼明.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7,16(2):103-106.

[4] 计成,葛卫红.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45):4307-4309.

猜你喜欢

出院依从性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