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下垂临床分析

2012-09-18徐小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5期
关键词:睑下垂上睑先天性

徐小丽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下垂临床分析

徐小丽

目的研究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下垂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对我院眼科近年来收治的上睑下垂患儿72例9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常规额肌瓣悬吊术)和研究组(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各36例49眼,比较组别间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和有效的例数及眼数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组别间无效及总有效的例数和眼数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术后眼部更加美观,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进行推广

额肌瓣悬吊术;额肌瓣悬吊术;上睑下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眼科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上睑下垂患儿72例9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资料真实、完整,具有研究价值。具体资料为:男43例64眼,女29例34眼。年龄1~10岁,平均45.5岁,其中1~5岁52例;术前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排除下颌瞬目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或外伤等相似症状。上睑下垂程度分级标准为:下垂1~2 mm属轻度,3~4 mm属中度,4 mm以上为重度。根据此标准,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36例、19例、17例。根据患者手术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6例49眼,组别间在患儿一般资料上统计学差异不显著,可以进行比较。

1.2 手术方法常规组进行常规额肌瓣悬吊术,研究组则行在常规额肌瓣悬吊术基础上进行改良的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具体方法为:根据患儿的病况和耐受力,术前进行全部麻醉。单眼和双眼患儿分别根据重睑形成术和重睑高度设计切口线,沿切口线切开上眼睑周围皮肤和眼睑轮匝肌,经眼眶逐渐向上游离分离出眼轮匝肌和额肌的交汇处,剥离额肌筋膜瓣[1],将眼眶膜的中下部进行贯通,构造出滑车,切口与眼眶中央保持平行,适当去除眼眶脂肪,通过眶隔膜滑车下隧道将额肌筋膜瓣缝合固定在睑板上,待上睑边缘处于角膜上端之后,采用尖端缝合法缝合皮肤以形成重睑[2]。

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用冰袋冷敷眼部,一周后根据患者眼部恢复情况拆线。

1.3 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上睑边缘遮盖角膜上端≤2 mm,两眼对称,眼部功能正常,形态自然美观。②有效:上睑边缘遮盖角膜上端2~3 mm,双眼上睑睑基本对称,双眼上睑下缘高度相差1 mm左右。③:双眼上睑不对称,上睑边缘遮盖角膜上端3 mm以上,眼睑不明显,双眼上睑下缘高度相差2 mm以上。其中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对患儿随访3~18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显效和有效的例数及眼数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组别间无效及总有效的例数和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所有治疗无效的患儿于首次手术2个月后来我院进行再次手术后,均达到显效或有效水平。

表1 组别间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先天性上睑下垂对患儿视觉功能的发育和成熟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儿童视觉发育成熟一般要延续到10岁左右,而出生至2岁时期是视觉发育的最重要的阶段,先天性眼科疾病在此时期内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干预治疗就能够阻止视觉障碍的发生。对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儿来说,进行早期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本文中,两组患儿的手术成功率均在90%以上,因此,先天性上睑下垂应当得到患儿及其家属的重视,争取在早期进行治疗。

额肌瓣悬吊术是当前临床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主要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其治疗机理为:额肌瓣受面部神经支配,血管比较丰富,弹性较好,其横纹肌组织能够上下垂直收缩和舒张,提睑效果比较显著[3]。但是,常规的额肌瓣悬吊术中,矩形额肌瓣破坏了原有的组织形式,或轻或重的影响了额肌的收缩和扩张能力,术后矫正效果往往不理想,显效率较低。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手术中睑板受力不均,可能导致“三角眼”。

改良后的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较常规手术相比,操作更加简单,而且手术中避免了对眼部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最大限度的达到提睑效果。此外,扇形的额肌瓣与睑板的接触范围更加宽大,术后患者眼部会更加美观,患者满意度高。

本文研究表明,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与常规额肌瓣悬吊术相比,总体疗效均比较显著,差异不大。但是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的显效率高达85.7%,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因此说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并能兼顾眼部美观,值得进行推广。

[1]刘艳艳.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临床分析.当代医学,2012,18(4):123-124.

[2]谢锋.额肌筋膜瓣经眶隔膜转移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医药论坛杂志,2011,31(10):56-58.

[3]宋玫.宽大额肌瓣悬吊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中国美容医学,2011,27(9):89-90.

471500河南省栾川县人民医院

先天性上眼睑下垂是常见儿童眼科疾病,其致病原因为上眼睑发育不健全或者支配上睑提肌的周围神经或中枢神经存在缺陷,致使上睑上提功能受损或发生障碍从而导致上睑下垂,全部或部分遮住瞳孔的现象。上睑下垂是一种典型的面部畸形,它不仅影响面部美观,给患儿带来心理上的创伤,而且还严重危害患儿的生理健康,具体表现为影响患儿形体和视觉功能的发育,因此患儿及其家属要重视这一疾病,如果进行及时、有效的早期治疗,则能够有效矫正。笔者结合我院近年来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的实例,研究其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现结合实例报告如下。

猜你喜欢

睑下垂上睑先天性
上睑脂肪的解剖特征及临床应用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切开联合埋线重睑法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
改进式提上眼睑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青少年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改良Fasanella-Servat法上睑下垂矫正术疗效观察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睑黄瘤切除联合上睑松弛成型术修复睑黄瘤的效果观察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试论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