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财经类经营性校内实习基地管理模式探索

2012-09-1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6期
关键词:系部财经类运作

张 奕

为了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为了改变财经类学生纸上谈兵的现状,为了增强财经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弥补一般学院财经类专业只有校内实训室而没有校内实习基地的通病,我们特别建立了财经类经营性实习基地。2006年学院在校大门口划了8个店铺给我们系,占地600多平方米,作为财经类经营性实习基地。在这个实习基地里面,学生是主体,运营一个店铺所有活动,比如建店、装饰店铺、工商注册、项目启动、商品摆放、建账做账、税务登记、税务申报等等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真正实现企业与理论的零距离。下面我将就发展过程中的三种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管理模式一、教师集资,学生经营管理

1.店铺状况

初次尝试没有任何经验,只是希望把实习基地运作起来,面对资金缺乏的情况,我们通过老师集资的方式筹集了3万元,把店铺打通建立一个学生超市。那么这个超市就是最开始的实习基地。但是运营不到一年由于亏本太多夭折了。

2.管理方法

资金筹集后,交给学生会进行打理。从工商注册到货架摆放,联系货源,货物上架,日常营业和管理,全部由学生自主进行经营,老师抽空来指导一下。

3.一年后夭折的原因

(1)大锅饭式的集资,老师好像是完成任务,对经营指导不上心,极少老师出谋划策,参与指导。当资金再度缺乏时,没有老师再次出资。

(2)学生会同学在管理学生会的同时来打理店铺时间投入比较少。

(3)学生的管理经营经验缺乏,货源采购成本过高,管理费用过高。

管理模式二、学生出资,学生经营管理

1.创业模式

系部统一管理所有店铺,店铺的运作是通过发布招租通知,学生提交创业方案书、市场调查报告书,系部审核,最后确定创业项目的方式来经营我们的实习基地。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从筹资到建店到工商注册到经营到财务成果核算到报税整个经营流程,独立自主完成的,经营过程也是完成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自负盈亏。在这个模式下,学生完成是独立的,将整个店铺都交给学生。

2.店铺概况

校内实习基地经过2年的运作和管理,已经初具规模,现将店铺情况介绍如下:

实习基地涉及实习专业和实施的实训项目(按学期)

3.管理方法

(1)为了保障实习基地的正常运作,方便管理,从2007年开始,系部安排一位老师主管实习基地的日常工作。

(2)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能力,系部为每个实习店铺安排了2名以上的实习指导老师,希望老师能够实时的进行监督和管理。

(3)于2008年成立了财经类创业实习管理委员会,形成由主管老师和学生团队共同管理的机制,学生干部来协助老师对店铺进行管理和考核。

(4)每学期对店铺要进行考核和评优。对店铺进行考核,制定卡位考核表,严格按照考核表对店铺进行考核和管理。

(5)严格的项目创业审核流程。每个店铺的创建,每个项目的启动,都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一般经审核,效益好项目优的业务将被优先启动。

4.实习实训效果

(1)学生更为熟悉企业运作的全过程。一个店铺就是一个企业,学生一旦到店铺实习,对于企业实际的运作模式,比如财务模式、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等,这些看起来很模糊的东西马上就很明朗了,经过半年实习之后,对于企业的运作将非常熟悉,以后进入到企业工作很容易上手,深受企业欢迎。

(2)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很多知识在课堂或者在实训室里面多次训练,但是一到实际业务里面却全然不会了,比如最简单的开收据等。通过这样的实习,学生有很多机会参与实际运作,比如开票、打字、复印、传真等等,实习之后,都能很好的掌握这些技能,真正实现教学与企业的零距离。

(3)组织管理才能得到升华。每个店铺都有店长、部长,整个店铺由他们来管理和运作。学生通过实习,管理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为以后管理企业奠定了基础。

(4)口头表达能力充分得到锻炼。卖产品推广店铺,都需要口才。而很多学生刚来实习时不敢说,不会说。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都能很好的掌握顾客心理,变得敢说会说了。

(5)各专业技能有了施展的平台。系部组织每个专业充分利用实习基地,进行比如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创业计划、会计技能等项目,给学生施展专业技能提供了舞台。

5.学生出资模式的弊端

(1)学生资金比较少,好的项目难以运作。由于学生资金缺乏,都是小打小闹,经营不具备规模,业务简单,业务少,从而接收的实习生人数有限,可以锻炼的项目和任务情境非常少。

(2)实习指导老师形同虚设。为了搞好实习基地,我们系部给每个卡位指派了2名以上的实习指导老师。但由于没有利益的刺激,老师下去指导非常少,有的甚至从未指导过,形同虚设。

(3)业务开展混乱,时有违规项目启动。本来系部要求每上一个新项目要进行申请和审批,但是实习基地很多项目暗地进行,很难监管,导致很多违规项目启动。

(4)店铺承接问题非常棘手。承租店铺的学生往往是大一或大二学生,他们一般1-2年就要毕业离校。店铺就面临2个问题。一是即使有资金也不敢加大投入,怕离校收不回成本;二是有的冒险投资很大,稍微多投了资金,等毕业时如果系部参与接管,也达不成很好的协议。因此,往往是他们自己找师弟师妹一届一届往下承接。经过几届承接后,越来越难管。里面的负责人具不具备管理的能力,项目好不好,都很难控制,往往连真正的负责人是谁到了几届之后系部都弄不清楚。

管理模式三、老师投资,学生经营学生管理

1.运作方式

这种模式下面,由系内老师提出经营项目,系部审核,老师自己出资,老师指导,学生经营学生管理。相比上个模式来讲,学生的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地位不变,运作方式都不变,只是出资方由学生变为老师,老师自负盈亏,学生不承担风险。

2.老师出资学生经营管理的优点

(1)老师资金充足,大的项目都可以自由启动。以前学生投资时,由于学生资金的限制,每个店铺都是小打小闹,店铺的运作很不完善。老师资金非常充足,只要想好的项目都可以运作,店铺的推广、设计都很到位。可以增加实习的项目,也增加了实习学生的人数。

(2)老师承包经营,老师的指导工作可以得到实至名归地执行。由于老师自己要自负盈亏,老师必然增强责任心,必然对店铺实施管理和监督。现在学生普遍反映,老师的指导非常到位,从工商注册到建账到店铺运营到店铺管理,老师都提供全方位的指导,非常负责。

(3)老师拥有大量的社会资源,能促进实习基地蓬勃发展。老师相比学生而言,社会资源丰富,有更多货源,可以和很多企业合作经营。比如现在实习基地和多家快递公司合作,这样物流及很多专业的学生都能更清楚的了解货物的配送相关知识并实践它。

(4)学生实习更加有目的性、计划性,学生能力的锻炼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加游刃有余。以前学生的实习是无序的,现在有了老师的全方位参与,老师会计划实训项目,会聘请专业人士培训学生。另外,由于有了老师的监管,学生的学习更严格,更认真。

(5)通过对老师的监管便于对店铺的整体管理。对老师的监管远比对学生的监管容易。现在系部通过对投资老师的管理来实现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效率高,成效快,违规项目和违规事件将不再发生。

(6)即使大规模投资,店铺承接也不再成为问题。学生投资有毕业离校面临店铺转手的问题,而老师就不存在了。只要老师不离职,那对他的监管就是永远到位。

(7)老师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多老师都是直接从院校毕业,未在企业工作过,实践能力非常薄弱。由老师投资,老师参与指导经营,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老师,增加了老师的企业操作经验,能更好地教好学生。

猜你喜欢

系部财经类运作
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理路探究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浅述如何将党建工作与系部建设有机结合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传统媒体微信运作六要诀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
基于辅导员管理的高职院校系部社团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