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双环”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2-09-07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市130033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双环岗位计算机

张 玲(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市 130033)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双环”教学模式的研究

张 玲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市 13003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综合职业能力的,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在这种需求下,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基础教育课程采用了项目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开发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以“双环”教学模式做为创新平台,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阶梯式上升。

项目化教学;双环教学模式;高职

美国进步教育派代表人物杜威曾说:“职业是一个表示有连续性的具体名词。它既包括专业性的和事业性的职业,亦包括任何一种艺术能力、特殊的科学能力以及有效的公民道德的发展,更不必说机械劳动或从事有收益的工作了。”,由此可见职业与能力是相互扭合在一起的整体,而人才就是能力的载体,那么能力与人才间的配比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国际上得到广泛认知的技术与人才的关系表,给出较清晰的说明。

表1 科学技术对人才结构的影响

就我国的教育体系来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要求在于“实践经验”,“消化吸收”和“技术引进”,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即实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直接从事社会生产,掌握一些专业的职业技能的人才。从表中可以看出“创新”是人才能力的真正体现,是高职教育能力培养的核心。

一、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严重脱节,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统一的教材,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任务应该是面向应用,非计算机专业教师很难把计算机基础课与本专业后续课之间进行衔接,从而造成教学设计不合理,在教学内容、教材选取、实际训练课设计都需要进行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不同于其他基础课,课程内容更新快,实践操作要求高,对设备的依赖性强,在课程设置上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体系。出现在中等职业计算机基础课的部分内容,在高等学校相关公共基础课中会再次出现,课堂教学效率将受其影响。

二、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活动

项目化教学源自于美国教育家杜成首先提出,由其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互动的新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是以实际的项目为主要对象,首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描述、分析、讲解、演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通过分组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最后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一种教学方法。

项目化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当拓展,突出应用,强化能力,服务专业,适应社会”为指导思想,融合了自主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强调自主学习,由过去的以教师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由过去的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过去教师考试测评为主转变为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注重培养学生通识通用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同时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起支撑作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开发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有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就业必备的各种技能,如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目前,项目化教学是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最新颖、最成功的教学方法。

1、在学习性工作情境中,以完成项目为目标

在项目化教学中,我们提出“教学做评”一体化的建设思想,将理论和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把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融合在一起。每个教学项目均由教师提出项目任务,教师与学生同步实施和完成该任务,教师在职“做中教,教中做”,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相融合。

2、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现实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团结、协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来强化学生的合作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依靠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这种情景教学中,学生意识到个人与小组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3、多元化开放式考核评价方式

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平时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包括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自主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指标,在阶段性考核中,学生可以选择学校固定项目的考试,也可以选择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同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以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构建多角度、多层次和多载体的学生技能评价体系,全方位考核学生。

三、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双环”教学模式

“双环”教学模式基于项目化教学,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进行课程设计,根据岗位能力需求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根据职业素养进行技能标准设计。通过对企业中职业工作岗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进行分析,遵循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以行动导向为主要教学方法,转变教与学的模式,学习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学生参与由少到多,教师控制由多到少,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了“岗位→教学→岗位”和“课内→课外→课内”的双环教学模式,实现了从知识体系到能力体系的转变,岗位应用过程到学校教学过程的转变。

1、实现“岗位→教学→岗位”的循环

第一,围绕企业职业需求和典型任务分析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目标设定的“了解”、“掌握”,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相关知识的传授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项目分析”为主线,通过分析序化归纳出教学内容,按照实际工作过程来完成教学过程,努力做到项目案例与企业真实工作实践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二,构建了以基础文化课程为基础,以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根据企业岗位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需求创建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表现形式进行任务式引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在校内创设实践环境,并提供校外实训机会,增加学生实际的计算机应用经验,然后分析岗位递进升级性,重新组合教学内容。

2、实现“课内→课外→课内”的循环

第一,采用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方式,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典型工作任务由课程组教师和企业人员及专业课教师共同确定。在课内根据不同项目、工作任务,科学地使用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教师只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只起“引导”、“评价”、“资源提供”、“帮助”及“合作”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激发学生潜能,培养职业技能能力。

第二,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将所有课程资源均放在“课程网站”上,学生通过网络上的教学项目案例、能力拓展项目、创新开发项目、教学课件、演示视频等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可通过网络自主进行项目材料的采集及相关内容的学习,打破“课堂”是教学的唯一途径的壁垒。

第三,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参加校内外的科研工作,定期到相关单位进行参观,顶岗实习,重视工学交替,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体现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加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通过的课堂学习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再通过课后的项目科研、实习工作,理解课内所学职业技能,同时带着新的问题,再回到课内进行学习,如此循环反复,形成学生在职业岗位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双环”教学模式众多特征充分体现了当代职业教育的诸多理念,融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已有的结构模式和传统观念的束缚。项目内容是课程开发与企业深度融合的一种探索,与传统教学相比,它突破了教室、突破了课堂,要求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去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教学的开放性,让学生从学会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选取“项目”,将学习主动权交给予学生;针对不同专业创建不同的“情景”,做好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通过小组分工完成项目任务的方式,增强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及团队意识;通过完成“课程项目”来达到“意义建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言,更注重运用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了现代计算机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同时,根据不同企业不同专业之间的职业岗位不同,还需要不断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实践上的不断探索、改进,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TP31

A

1008-7508(2012)07-0070-02

2012-04-26

张玲(1976~),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研究性教学及计算机应用软件专业教学。

猜你喜欢

双环岗位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单环学习”与“双环学习”
电流双环控制的LCL单相并网逆变器逆变研究
聚丙烯成核剂双环[2.2.1]-庚烷-2,3-二羧酸钠的合成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