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萎缩性舌炎患者舌背菌群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2012-09-06聂艳萍刘静彭骊苏林梅肖丽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假丝唾液萎缩性

聂艳萍 刘静 彭骊苏 林梅 肖丽英

(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成都 610041;2.山西红十字口腔医院 牙周科,太原 030001;3.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黏膜病科,成都 610041)

萎缩性舌炎是一种多因素引发的口腔疾病,老年人患病率高达1.3%~9.0%[1],这与老年人自身免疫力降低、系统性疾病发病率高、戴用义齿较多等因素有关。有研究[2]指出:口腔微生物失衡是舌背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目前萎缩性舌炎的治疗方案中针对微生物的治疗多数只涉及假丝酵母菌[3],尚未将舌背菌群作为一个整体的影响因素予以考虑;此外,患者的牙体牙周状况、唾液状况、系统性疾病与舌背菌群的相关研究也较少。本研究对萎缩性舌炎患者的舌背菌群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选择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黏膜病科,并被确诊为萎缩性舌炎的60例患者为舌炎组。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65岁;2)长期存在舌乳头萎缩的损害体征,时间超过2个月;3)伴有舌痛的主观症状,疼痛部位在萎缩损害区内。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口腔黏膜疾病者;2)长期或近期(近2周)使用广谱抗生素者,近期内(近2周)使用抗真菌药物者,3个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3)患有肿瘤性疾病者。根据分布部位将舌炎分为两型:1)完全型,舌乳头萎缩范围波及全舌背;2)局限型,舌乳头萎缩面积超过舌背的50%但小于100%。另外选择40例无口腔黏膜病的老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BUGBOX型厌氧手套箱(上海嘉适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ARTBRIUS型电子测量秤(德国沙多利斯公司),金钟兼性厌氧培养箱(浙江义乌冷冻机总厂),DHP-9052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TGL-16B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微型振荡器(天津药典标准仪器厂);非选择性需氧培养基Blood Agar(BA)、非选择性微需氧培养基TPY(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配置),CHROMagar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郑州博赛生物技术研究所);精密pH值试纸(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

1.3 一般状况检查

一般状况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现病史、既往史等。所有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情况以出示的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的病历记录或体检报告单为准,若不确定者转相关科室会诊确认。

1.4 口腔健康状况检查

1.4.1 牙体和牙周检查 检查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病变、牙龈炎、牙周炎(包括牙周袋深度、牙槽骨吸收等)的患病状况。检查结果用全牙指数(total dental index,TDI)表示,标准见下。1)龋齿:无龋齿记为0,1~3颗记为1,4~7颗或单颌无牙记为2,超过8颗(含8颗)或无牙记为3。2)牙周炎:无牙周炎记为0,牙周袋深度为4~5 mm记为1,牙周袋深度≥6 mm记为2,牙周溢脓记为3。3)根尖周病变:无根尖周病变记为0,有则记为1。上述3个分值相加即为TDI。1.4.2 口腔黏膜检查 详细检查患者的口腔黏膜,记录舌腹静脉曲张情况(有/无)和舌背黏膜萎缩情况(完全型/局限型)。

1.5 唾液流量和pH值检测

1.5.1 唾液流量测定 受试者先做1次吞咽,然后低头、微张口,使唾液自然流出,通过漏斗收集唾液于带刻度的试管中。用秒表计时,收集5 min,记录该患者唾液总量(单位为mL)。

1.5.2 唾液pH值测定 将精密pH值试纸的一端放于患者口底的唾液池处30 s,测量唾液的pH值。

1.6 舌背黏膜细菌取样、培养和鉴定

嘱患者先用清水轻轻漱口2 min。对于完全型萎缩性舌炎患者,在舌背近人字界沟处1 cm×1 cm的区域取样,用无菌棉拭子顺时针擦拭10 s,将棉拭子置于放有1.0 mL转送液的EP管中;对于局限型萎缩性舌炎患者,在舌背萎缩区后份1 cm×1 cm的区域取样;对照组则在舌背近人字界沟处1 cm×1 cm的区域取样。完全型和局限型萎缩性舌炎患者取样部位不同,目的是为了使实验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将装有标本的EP管在微型振荡器上振荡5 min,此时的稀释度为10-1,然后用PBS液连续10倍系列稀释,稀释度分别为10-2、10-3、10-4、10-5,各取10 μL接种于BA和TPY培养基上,将培养皿分别放入37℃恒温需氧培养箱和充有10%CO2、90%N2的微需氧培养箱内,培养48 h后用纯化菌悬液进行生化鉴定。分离细菌的鉴定按Bergery’s系统细菌鉴定标准完成[4],包括形态学、染色性和生化试验。将分离出的细菌鉴定到属,并计算其菌落检出率和数量。菌落数量的计算方法:计数生长的菌落数,将每毫升所含的菌落数转化为对数值,即每毫升菌落数的对数lg(CFU·mL-1)=lg(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计算出每种菌落的数量。

1.7 舌背假丝酵母菌采集、培养和鉴定

采用含漱法收集标本。嘱患者用10 mL无菌PBS液(浓度0.1 mol·L-1,pH值为7.2)含漱5 min后,吐于无菌小烧杯中,4 000 r·min-1离心10 min后,弃上清液,取10 μL样本接种于CHROMagar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上,37℃孵育48 h。观察培养基上菌落形成情况,根据菌落特征进行鉴别。直径约2 mm的绿色、翠绿色菌落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直径约1.5 mm的蓝色、蓝灰色菌落为热带假丝酵母菌;直径为4~5 mm的粉红色菌落,菌落边缘模糊有微毛者为克鲁斯假丝酵母菌;直径约2 mm的紫色菌落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菌落为其他假丝酵母菌。

1.8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TDI、菌落数量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细菌的检出率、系统性疾病和舌下静脉曲张的发生人数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唾液流速、唾液pH值的差异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因菌落数量呈明显的偏态分布,各观察值之间为倍数关系,经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故将菌落数量求取对数(以10为底),将菌落数量对数值及细菌组成进行比较,统计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

2 结果

2.1 舌炎组与对照组一般状况的比较

舌炎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和年龄见表1。经t检验,两组的年龄、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基线情况相同,具有可比性。舌炎组中女性患者45例,占75.00%,提示萎缩性舌炎患者以女性多见。

表 1 舌炎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及年龄Tab 1 The sex and age of glossiti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舌炎组和对照组的现病史情况见表2。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只有胃炎和贫血的患病率有差异(P<0.05)。

表 2 舌炎组与对照组现病史的比较Tab 2 The comparison of present history between glossiti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2 口腔健康状况检查

2.2.1 牙体和牙周检查 舌炎组和对照组的牙体和牙周状况检查结果和TDI分值见表3。因根尖周病和牙髓炎患病情况个体差异较大,故未进行统计。经统计学检验,两组TD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舌炎组大于对照组(P<0.01)。

2.2.2 舌炎患者的主观症状 舌炎组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舌痛主诉,自觉口干者37例(占61.67%),有味觉障碍者20例(占33.33%)。

表 3 舌炎组与对照组口腔情况的比较Tab 3 The comparison of oral condition between glossiti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2.3 舌腹静脉曲张情况 舌炎组检出舌腹静脉曲张者20例,占33.33%;对照组检出者6例,占15.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炎组20例患者中,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有10例,患胃炎者有4例。

2.2.4 唾液流速与pH值 舌炎组和对照组唾液流速与pH值检测情况见表4。2组的唾液流速与pH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舌炎组均低于对照组。

表 4 舌炎组与对照组唾液流速与唾液pH值的比较Tab 4 The comparison of salivary flow rate and pH value between glossiti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3 舌背菌群检测

2.3.1 菌落数量的比较 舌炎组血链球菌、口腔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菌的菌落数量均多于对照组,而奈瑟菌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表5)。

表 5 舌炎组与对照组舌背菌落数量的比较Tab 5 The comparison of the quantity of bacteria of tongue dorsum between glossiti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3.2 菌落检出率 舌炎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有22例无系统性疾病者,选择舌炎组中年龄、性别与其相近的22例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舌炎组血链球菌、口腔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数量,以及假丝酵母菌的菌落数量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2.3.3 舌炎组中患有胃炎、冠心病、贫血患者的舌背菌落数量和检出率与对照组的比较 舌炎组中患有胃炎、冠心病、贫血患者的舌背菌落数量和检出率情况见表6。

由表6可见:1)胃炎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2)冠心病患者的血链球菌、奈瑟菌、口腔球菌的菌落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假丝酵母菌的菌落数量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3)贫血患者的唾液链球菌落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口腔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数量高于对照组,假丝酵母菌的菌落数量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2.3.4 完全型与局限型萎缩性舌炎患者舌背菌落的比较 完全型萎缩性舌炎患者的血链球菌、口腔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菌落数量和检出率均较局限型升高(P<0.01,表7)。

表 6 舌炎组胃炎、冠心病、贫血患者与对照组舌背菌落的比较Tab 6 The comparison of the bacteria on tongue dorsum between glossitis patients with gastritis,coronary disease or anemia and control group

表 7 完全型与局限型萎缩性舌炎患者舌背菌落的比较Tab 7 The comparison of the bacteria of tongue dorsum between complete and partial type of the patients with atrophic glossitis

3 讨论

3.1 萎缩性舌炎患者的口腔微生态变化

口腔微生物在口腔的定植具有各自的取向性。舌背是口内细菌生存的良好的生态境。口腔正常微生物在特定的口腔生态区内定植,并保持一定的种群水平,会对宿主产生有益和(或)有害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口腔微生物群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之一,可在口腔中形成保护性的生物屏障;另一方面,口腔正常细菌产生的内毒素或组织溶解酶对机体可以产生致病作用。由此可见,口腔微生物群的动态平衡对维持整个口腔生态平衡有决定性影响。

将萎缩性舌炎患者与对照组的健康老年人的舌背菌群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血链球菌、口腔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菌、奈瑟菌的菌落数量或检出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除奈瑟菌的菌落数量较对照组降低外,其余菌落数量均较对照组升高,说明在健康与疾病两种不同状态下,舌背微生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舌背菌群变化可以加重感染和炎症,引起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持续性损害。

3.2 口腔局部环境对舌背微生物的影响

本研究中,舌炎组TDI值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舌炎组的口腔卫生状况较对照组差。软组织,特别是舌背,是牙周病原菌的储存库[4]。牙周、牙体的感染也可能为舌背提供了部分病原菌的来源,提示萎缩性舌炎的治疗措施还应包括牙体、牙周疾病的治疗和口腔卫生的维护。唾液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唾液中的多价淀粉酶能促进细菌的凝聚,有利于将细菌从口腔内清除[5]。Motley等[6]发现:随着唾液免疫球蛋白sIgA作用的增强或减弱,以及菌种的不同,乳铁蛋白的杀菌作用也会发生变化。本研究中,舌炎组唾液流量较对照组降低,这可使机械清洗功能减弱,唾液的抗微生物功能难以发挥。唾液量与pH值的变化也有一定关系,唾液流量增多,则分泌到口腔唾液中的碳酸氢盐浓度增高,使唾液pH值升高,增强了唾液的缓冲能力;反之,唾液流量减少,则pH值降低,缓冲能力降低。唾液pH值降低、唾液流量减少或无唾液均能促进假丝酵母菌的定植。本研究中,舌炎组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与唾液的变化相符,提示萎缩性舌炎的治疗应包括促进唾液腺分泌治疗,并应针对假丝酵母菌感染进行局部或全身用药。

3.3 系统性疾病与萎缩性舌炎

对本研究纳入老年人的现病史进行分析,发现胃炎、心血管疾病、贫血的发生人数相对较高。慢性胃炎可引起维生素B12、叶酸、铁吸收障碍,是老年人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7]。舌及口腔上皮细胞对血液成分的改变非常敏感,所以贫血的早期症状首先表现于舌和口腔黏膜。此外,舌炎组有20例患者伴有舌腹静脉曲张,其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有10例,患胃炎的有4例。正常老年人可以出现舌腹静脉曲张,有报道[8]指出:舌腹静脉曲张者中,患心血管系统疾病者最多,其次为消化系统(肝、胃)疾病。本研究结果与此基本一致,可见相应的内科配合治疗也是治疗萎缩性舌炎的必要方法之一。

[1] Pradeau K,Couty L,Szelag JC,et al.Multiplex real-time PCR assay for simultaneous quantitation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and herpesvirus-6 in polymorphonuclear and mononuclear cells of transplant recipients[J].J VirolMethods,2006,132(1/2):77-84.

[2] Ward KN,Thiruchelvam AD,Couto-Parada X.Unexpected occasional persistence of high levels of HHV-6 DNA in sera:Detection of variants A and B[J].J Med Virol,2005,76(4):563-570.

[3] Laurent M,Gogly B,Tahmasebi F,et al.Oropharyngeal candidiasis in elderly patients[J].Geriatr Psychol Neuropsychiatr Vieil,2011,9(1):21-28.

[4] Dahlén G,Manji F,Baelum V,et al.Putative periodontopathogens in“diseased”and“non-diseased”persons exhibiting poor oral hygiene[J].J Clin Periodontol,1992,19(1):35-42.

[5] Kamel NS,Banks MC,Dosik A,et al.Lack of muco-cutaneous signs of toxic shock syndrome when T cells are absent:S.aureus shock in immunodeficient adults with multiple myeloma[J].Clin Exp Immunol,2002,128(1):131-139.

[6] Motley MA,Arnold RR.Cofactor requirements for expression of lactoferrin bactericidal activity on enteric bacteria[J].Adv Exp Med Biol,1987,216A:591-599.

[7] Montoya VL,Wink D,Sole ML.Adult anemia:Determine clinical significance[J].Nurse Pract,2002,27(3):38-40,42-45.

[8] 代全红,吴喆.老干部口腔粘膜病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原医刊,2004,31(15):15-16.Dai Quanhong,Wu Zhe.Investigation of oral mucosa diseases incidences in elder cadres[J].Central Plains Medical J,2004,31(15):15-16.

猜你喜欢

假丝唾液萎缩性
基于“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探讨唾液与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关系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萆薢渗湿汤治疗湿热下注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艾滋病唾液检测靠谱不
我们一辈子能产生多少口水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