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放牧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2-09-03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孙东峰孙满吉史印涛张风承崔国文

中国饲料 2012年20期
关键词:粗饲料精料转化率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孙东峰 孙满吉* 史印涛 张风承 崔国文

目前我国天然放牧肉牛的生产水平普遍较低,放牧肉牛补饲精料可大幅度提高肉牛生产性能。为了探讨提高放牧肉牛冬季舍饲放牧条件下精料的适宜补饲模式,提高肉牛育肥的生长性能,针对黑龙江宝清(三江平原草甸)当地肉牛生产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不同精料补饲量的试验,以期得到最佳的精料补饲水平,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 2011年11月15日至1月25日,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组成 选择发育正常,健康,膘情中等,两岁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50头,随机分成5组,即A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0头,5组试验牛平均体重为(321.10±24.34)、(318.08±23.62)、(327.58±25.85)、(322.38±28.77)kg 和(324.41±22.48)kg,差异均不显著(P> 0.05)。

每天随群放牧,采食粗饲料,包括玉米秸秆、豆秸、混合牧草。每天放牧8 h,放牧条件各组完全相同。A组,B组、C组、D组和E组试验牛分别按牛重的 0.6%、0.8%、1.0%、1.2%和 1.4%每头每天分别饲喂 1.9、2.5、3.3、3.8 kg 和 4.5 kg 的精料补充料。精料补充料根据NRC标准和中国肉牛饲养标准,结合当地饲料原料经计算配制而成,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饲养管理

1.3.1 预试期的饲养管理 在10 d的预试期主要对牛群编号、称重、分组、驱虫、健胃和进行精料的适应性过度饲养。

驱虫:每千克体重喂8 mg的盐酸左旋咪唑拌料饲养;健胃:在驱虫后的第2天用碳酸钠进行健胃。

1.3.2 试验期的饲养管理 5组牛每天随群放牧,归舍后分别在5个牛舍栓系饲养,采用人工全混合日粮方式饲喂,每天饲喂2次,上午5∶00,下午4∶00,喂后0.5 h饮水。每天清扫粪尿一次,保持圈舍清洁干燥,经常清扫水槽,观察牛的采食及排泄情况。

1.4 测定项目 预饲期结束后,对试验牛称重,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各称重一次,称重均在早饲前进行。

1.5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初步整理,再运用SAS 9.13中的ANOV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均值的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法进行,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从表2可知,5组试验牛初始重无显著差异 (P>0.05);A组和B组末体重与C、D和E组差异显著 (P<0.05);B组体增重与A组差异显著(P<0.05),较A组提高46.33%,与C、D、E组间均差异极显著 (P<0.01),C组、D组和 E组分 别较 A组提高132.46%、139.71%和 114.03%,C、D、E 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随着补饲精料量的增加而增加,B组与A组差异显著,较A组提高46.31%,与 C、D、E 组差异极显著(P < 0.01),C、D、E组分别较 A组提高 132.5%、139.92%和144.11%,C、D、E 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 0.05);饲料转化率随着精料补饲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其中以C组最高,较A组提高36.99%。

表2 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3可知,5组试验牛60 d体增重、增重价值、精料采食量、日精料成本均逐渐增加;育肥收入和日均收入均是先升高后降低,其中以C组最高,C组60 d育肥收入分别较A组和 B组极显著提高 176.42%和 80.12%(P<0.01),与D组及E组相比略有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P > 0.05)。

3 讨论

3.1 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随着精料补饲量的增加,牛的平均日增重逐渐增加,其中以1.4%组最高,达1.223 kg。从精料的转化率来看,随着精料补饲量的增加,精料的转化率先增加后降低,以1.0%组最高,为35.63%。营养水平越高日增重越快,累计体增重就越大;如果精饲料喂量过低会降低肉牛的生长性能,这与高丽南等(2011)、李世英等(2006)和张永福(2000)的研究报道一致。我国养牛业大多属于粗放型饲养,饲料单一,营养缺乏。杨国荣等(2011)研究认为,肉牛肥育生产要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必须根据生产条件和饲料资源,结合生产目的来制定合理的育肥计划。郭时雨等(2006)研究认为,补饲合理配比的精料,能有效地满足育肥牛快速增长的营养需要,可以促进和发挥肉牛的增重潜能。随着精料的增加,饲料转化率开始降低,1.2%组和1.4%组精料转化率分别为31.30%和26.96%。原因可能是随着精料补饲量的增加,饲料中的某些营养素超过了牛生长的需要量,多余的营养物质抑制瘤胃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瘤胃微生物不平衡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降低了饲料转化率(刘世杰和宋代军,2004)。肉牛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在粗饲料中加人少量精饲料,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但当精料用量增大时,粗饲料的消化率逐渐降低,这是最常见的负组合效应(谭支良和卢德勋,1999)。因此,合理补饲精料补充料是发挥肉牛生长潜能的重要措施。

表3 育肥效果与经济效益分析

3.2 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本试验可以看出,随着精料补饲量的增加,牛的日增重日益增加,但考虑到饲料成本,以1.0%组经济效益最高。因此,在肉牛肥育的生产实践中,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精料水平,既要考虑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还要考虑精料水平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 结论

在冬季放牧情况下320 kg左右的三江平原草甸放牧肉牛精料补饲量和肉牛的增重成正比。每天补充精料以肉牛体重的1.0%为最佳量,即每天每头补饲精料量3.8 kg最佳,此时饲料转化率最高,综合经济效益最好。

[1]高丽南,王思珍,曹颖霞.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科尔沁黄牛育肥效果的影响[J].中国牛业科学,2011,37(2):33 ~ 34,37.

[2]郭时雨,周永香,原保锁,等.不同粗饲料与补饲水平对肉牛育肥效果试验[J].中国牛业科学,2006,32(5):37 ~ 39.

[3]李世英,李洪升,朱承满,等.提高肉牛对精粗饲料利用效果的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16(2):56 ~ 59.

[4]刘世杰,宋代军.精料不同补饲量对肉山羊增重的营养[J].中国草食动物,2004,24(6):21 ~ 23.

[5]谭支良,卢德勋.提高粗饲料利用效率的系统组合营养技术及组合效应的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1999,11(7):6 ~ 10.

[6]杨国荣,刘建勇,王安奎,等.精饲料及饲喂比例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养殖与饲料,2011,1:60 ~ 62.

[7]张永福.肉牛强度育肥高新技术应用效果[J].黄牛杂志,2000,26(1):27 ~ 29.

猜你喜欢

粗饲料精料转化率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我国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75%
如何降低乌骨羊养殖成本?
山羊短期育肥有高招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粗饲料分级指数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冬季绵羊咋补饲
冬季绵羊咋补饲
曲料配比与米渣生酱油蛋白质转化率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