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江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12-09-01潜江市农机局张兴泽魏开庭罗时付

湖北农机化 2012年6期
关键词:机耕潜江市入社

潜江市农机局 张兴泽 魏开庭 罗时付

近年来,潜江市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整合农机资源,积极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农机作业的市场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近,针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这一课题,我们深入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专题调研。

1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潜江市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装备结构日益优化,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首的各种农机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全市已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21个,入社社员达651人,拥有各类机具921台套,资产总计2562余万元,年度服务总收入6770万元,合作社已成为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

为全面了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总结先进经验、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我们调研小组从全市2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中选了2个进行调查分析,分别是积玉口镇的“潜江市‘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总口管理区的“潜江市关口农机专业合作社”。

1.1 潜江市“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

2009年5月,积玉口镇九牛观村农机大户郭家力与6个有机户联合起来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了“潜江市‘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现有社员25人、机具装备总量20台,其中:大型拖拉机8台(36.75kW以上)、联合收割机9台、插秧机3台,占地面积5亩(1hm2=15亩),固定资产总额308万元。作业范围涉及耕整、播种、插秧、收获等,年机械作业面积达6万亩。2011年,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372万元,纯收入258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达8.3万元,高出非入社农机户3.5万元。

郭家力不仅是积玉口“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还是九牛观村主任,多年的打拼让他从一个贫困户成了拥有4台农用机械、存款几十万元的富裕户,2011年荣膺湖北省十大种粮售粮大户。但是在成功和多重光环面前,他想得最多的还是要带领全村人民来共同致富。经过努力,全村共平整土地5000亩,使95%的农田都能实行机械化作业,面对全村年轻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部分农田无人种的实际情况,他开始尝试承租本村土地900亩,引导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流转,流转后的土地按每亩租金付给农民,闯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多方共赢的新路子,提高了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了全村经济发展。

1.2 潜江市关口农机专业合作社

该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2月,社址位于总口管理区关口办事处,主要经营机耕、机插、机收于一体的农机作业服务,入社社员11人,法人代表李春伟,合作社占地3亩,新建标准库房7间,拥有大型拖拉机15台、联合收割机4台、插秧机9台,配套农具有犁、耙、旋耕机、开沟机及秸秆还田机,固定资产达200多万元,年作业服务面积达4万亩,社员人均收入6.8万元。

该合作社主要开展订单作业和跨区作业。即提前与农户以低于市场价10%的价格签订农机作业合同,明确作业时间、价格、面积和质量标准,及时提供作业。这种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了合作优势,较好地解决了农机户个体经营与大规模农机作业之间的矛盾,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真正体现了合作社为农民服务的宗旨。

2 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2.1 促进了农机资源的整合

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度社员进行单机分散作业或统一联合作业,减少了机具在田间无效转移时间,增加了作业量,提高了农机的使用效率,从而大大增加了农机户的经济效益,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农机户规模小、功能单一、作业能力有限的问题,避免了恶性竞争,达到用户满意,社员满意。调查表明:入社社员年均收入高出非入社农机户2万元以上。

2.2 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

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农机化作业客观上要求土地规模化经营,合作社通过吸收社员带地入社、土地承租以及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实现土地连片生产、规模经营,有效解决了大机械与小地块之间的矛盾。积玉口镇九牛观村4组村民姚开银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家里种了20亩田,2011年种了水稻、小麦两季作物,毛收入2.5万元、扣除生产成本1.3万元、纯收入1.2万元,利用闲余时间打零工收入0.7万元,粮补收入0.12万元,全年纯收入2.02万元,他说最令他头疼的事是农忙时要请人收割、插秧,特别是在插秧时节,很难请到人,而且工钱高(请一个劳动力每天要花150元工钱、30元生活费,可插约一标亩);2012年,他将20亩土地出租给“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每亩按1070元付给他承租费,粮补由他自己领取,土地租出后,他可安心就近务工,预计全年纯收入3.5万元、比他自己种田可多收入1.5万元,人也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合作社通过土地的承租,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规模经营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2.3 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

合作社的节本增效主要是通过集约化生产实现的,合作社采用机械作业,并通过“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调度、统一价格、统一结算”的服务模式,从而节约了不必要的支出,达到了合作社与农民双赢的目标。主要农作物采用人畜与机械作业生产成本分析表如下:

单位:元/亩

从上表可知,农机化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地替代人畜力、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农业的节本增效。

3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建设用地难以解决。合作社普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征地难,由于没有场地、没有库房、没有相关配套设施,机具设备无法统一存放,综合服务功能不强,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合作组织购买农机具所需资金较大,除政府补助少部分外,绝大部分需要合作社自筹,而农业原本是个低收益的行业,合作社成员绝大部分都是农民,收入偏低。国家投入的扶持资金太少、金融部门放贷资金额度有限,导致合作社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

(3)运行机制不够规范。尽管都有章程、财务制度、机具管理制度等,但往往大都是写在纸上,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只是松散联合,欠缺科学的市场运行机制。

(4)土地分散制约发展。目前的土地经营模式还是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土地小块分割,种植结构复杂,这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壁垒,限制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鸿沟。

(5)机耕道路建设滞后。全市现有机耕道路有相当一部分兴建于20世纪70~80年代,当时机耕道路特别是田间道路主要用于人、畜力车的通行,加之多年来自然损毁和养护不力,致使一些大中型农业机械根本无法下田作业。

(6)服务范围不够宽广。大都以粮油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且以从事机耕、机收服务居多,服务时间集中于“三夏”和“三秋”。在维修、信息、中介和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还鲜有涉足,难以满足新时期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4 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应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农机化发展的组织模式应以合作社为主,协调各部门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加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来抓,整合各项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国土规划部门要用足国家优惠政策,并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场地建设、机耕道路予以大力支持;信贷部门要加大信贷服务力度,将农业机械作为抵押资产放贷,切实解决合作社资金短缺问题;财政部门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扶持和奖励;农机部门要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倾斜。

(3)加强服务指导。引导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化运作,促进合作社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4)抓好典型引路。重点扶持1~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扩规上档,典型的标准要高、机具要多、服务要广、运作要严,切实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5)加快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推进器,合作社拥有一定规模的土地,既可保证作业量和经济效益,增加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又可为农机专业合作社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

猜你喜欢

机耕潜江市入社
基于Sentinel-2卫星的潜江市虾稻田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营销策略研究
浅论九三学社组织开展入社谈话的方法
通往宗教人的神圣死亡路
——浅评《入社礼的仪式与象征:关于生与再生的秘仪》
桂阳县机耕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临澧县多措并举突破“瓶颈”掀起全县机耕道建设新热潮
对丘陵山区机耕道建设的思考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浅析枝江市机耕道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创新学习载体 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潜江市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短信课堂”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