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研究

2012-08-27谢丽霜韩宇哲

财经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内蒙古经济

谢丽霜 韩宇哲

(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自2002年以来,内蒙古的投资率不断攀升,年均达到59%以上,部分年份甚至超过了70%,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投资驱动特征。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有力地支撑并推动了内蒙古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缩小内蒙古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以投资规模扩张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存在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率低等问题,也影响了内蒙古经济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急需通过提升投资驱动质量,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说明

尽管内蒙古投资和经济的加速增长是从2002年开始的,但为了保证实证结论可信,本部分在观测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FI)与经济增长(GDP)关系的长期趋势时,样本区间采用的是1990-2010年的年度数据(见表1)。同时为消除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分别采用1990年=100的GDP指数、投资指数,计算出各年的以1990年为不变价格的实际值①。

表1 1990-2010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观察GDP和FI数据的变化,发现两变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且变动方向和步调较为一致,测算GDP与FI的相关系数,结果得出0.989,说明两者存在着很大的正相关性,但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因果分析,还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

(二)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协整检验分析之前,必须要求所用的序列是平稳的,否则会形成“伪回归”问题,因此,首先需要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被分析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从SPSS软件分析结果(见表2)看,变量GDP和FI的ADF检验P值大于0.05,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设,原序列不平稳;而其二阶差分变量DGDP,DFI的ADF检验P值小于0.05,拒绝单位根假设,说明二阶差分变量存在平稳性,即变量均为单整阶数为2的时间序列,故原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表2 ADF检验

2.协整检验

协整关系反映的是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了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需要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然后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假设自变量序列 X1,X2,……,Xk,被解释变量序列Yt, 我们构造回归模型如下:

如果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εt是平稳时间序列,则称变量X,Y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由上面的分析可知,GDP和FI都是2阶单整的,因而以GDP为被解释变量,以FI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得到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可看出,方程的整体拟合程度较高,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力度达到了99.3%,同时t统计值和F统计量都远远大于其标准值,模型通过检验。但为了检验回归结果是否为伪回归,还需要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残差序列存在单位根即证实回归结果为伪回归,也就不能判断变量GDP和FI存在协整关系;反之亦反。

表3 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Null Hypothesis:RESID01 has a unit rootExogenous:NoneLag Length:0(Automatic based on SIC,MAXLAG=3)

对此方程的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见表3),残差项的t检验值小于ADF临界值,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这表明FI和GDP的协整关系通过检验,而且都是正的协整关系,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且由回归方程的系数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GDP增长1.24%。

3.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见表4),在5%显著水平上,GDP不是FI变化的原因,但FI是GDP变化的原因,即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呈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的原因,需要纳入到一个更大的框架中去研究,包括考虑更多的增长因素,仅仅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来促进经济增长是不科学,也是不可持续的。

表4 Granger检验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Date:05/13/12 Time:14:51Sample:1995 2010Lags:2

(三)结论

实证分析表明,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4个百分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投资驱动特征。

二、内蒙古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缺陷及影响

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投资驱动特征在2002年后表现得更加突出。2002-2010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达到37.94%,投资扩张极大地促进了内蒙古的经济增长,2002-2010内蒙古自治区GDP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年均经济增长达到17.5%②。但同时,长期的以投资规模扩张为主要驱动力的“外延增长”战略,也使得转型期的内蒙古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面临投资来源单一、投资产业结构失衡、投资方式粗放和投资率偏高等问题的困扰和制约。

(一)投资来源单一

近十年来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财政投资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推动,政府和政府主导的资金构成投资扩张的重要资金来源。从城镇投资资金来源上看,2002-2010年,中央项目投资逐年扩大,从66.3亿元增长至886.3亿元。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类型上看,2002-2010年,内蒙古国有经济投资占比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37%以上,既高于全国及东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也高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四川、重庆、广西等大多数西部省区。这一方面表明国家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但也从另一方面揭示出内蒙古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所要面对的问题及困境。一是投资效率低问题。在政府主导和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经济中,政府部门往往掌握较大的资本分配权,整个经济呈现出浓郁的“权力经济”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资金流入经济效益差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是很难避免的;二是民间力量薄弱问题。政府投资主导的另一面,是民间投资的匮乏。2002-2010年,内蒙古民间投资③比重为55.86%,而东部地区的浙江省为65.52%,西部地区的四川省为60.25%。这表明,目前在内蒙古地区,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合理分工、相互竞争、互利共生的企业生态环境还没有形成,地区经济活力和地区自增长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投资增长的就业带动问题。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多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就业吸纳能力低,这使得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及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并没能带来就业机会的同步增长,当地劳动力特别是低端劳动力很难从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利益。

(二)投资产业结构失衡

受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地区比较优势的影响,内蒙古投资重点目前主要集中在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以及采矿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领域,2010年上述几大领域的投资占比高达74.24%。并且,2003年后,在煤炭、有色金属、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下,内蒙古采矿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强劲增长,投资占比从2002年的16.91%快速上升到2010年的50.28%;房地产投资增长更为迅猛,2008年全区固定投资5516.04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高达46.96%,2006-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占比连续五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见表5)。

表5 2002-2010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及变化趋势(%)

固定资产投资是形成物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投资产业结构失衡使部分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而其他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对内蒙古地区而言,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阻碍地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一,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大量集中于低附加值的低端产业,影响投资效率和地区竞争力的提升。第二,有限的资本不断脱离实体经济部门流入房地产等投机性行业,客观上减少了社会投资分配给工业、农牧业等生产性部门的数量比例,削弱了用于研发高新技术的产业投资,同时加大地区潜在金融风险,增加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第三,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现代服务业投资占比低,发展缓慢,使区内加工制造业及其他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严重受制于融资难、物流成本高等问题的困扰。第四,农林牧渔业投资占比长期在5%的低位徘徊,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牧业技术进步和畜牧产品质量提高严重滞后,既影响农牧民收入的提高,加剧城乡矛盾,也扩大了煤炭、有色金属资源禀赋优越地区与传统农牧区之间的发展差距。第五,对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的投入少,增长缓慢。2010年,内蒙古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投资只占到社会总投资的13.3%。

(三)投资方式粗放

近十年来,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但投资方式粗放、投资效率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具体表现在:(1)技术改造投资比重低。2002-2010年,内蒙古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409.14亿元增长到8688亿元,增长了20倍,但新增投资的90%左右都用在了新建和扩建上,改建和技术改造的投资占比长期在低位徘徊,且呈总体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13.81%下降到2010年的9.34%。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为目的的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占比不升反降,表明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从以外延为主向以内涵为主转变。(2)投资产业层次下移。内蒙古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能矿资源产业开发投资推动的,与2002年相比,2010年内蒙古采掘业投资增速高达73.6%,而反映技术进步状况的专利授权数仅仅增长了26.09%,由于投资的产业层次下移,使得产业链条短、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程度低的采掘和原料工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不断扩大,地区产业结构呈现低度化逆向调整态势。(3)投资效率低。不同的投资重点形成不同的投资产出效率和投资拉动效应。内蒙古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还没有完成向高加工度工业的转型升级,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产业链条短、投资乘数小、产品附加值低的能矿资源开采及初加工行业,投资通过乘数效应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较小。2002-2010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2.6%,比同期地区GDP年均增速22%高出10.6个百分点。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的国内生产总值,“十一五”期间内蒙古仅仅达到1.426亿元,而全国是1.738亿元,先进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发达的江浙两省分别是1.976亿元和2.196亿元,这意味着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所需经济成本相对比较大。(4)高投资引发高消耗、高排放。由于投资重点偏向于能源、冶金、化工就、产业机械制造和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与2002年相比,内蒙古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了90.7%,工业废水增长了73.9%,而工业排放的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增长更快,分别达到358.3%和458.3%。这意味着,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在不断增大。

(四)投资率偏高

内蒙古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增长,在2002-2010年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其固定资产投资率高达59.53%,2009年和2010年甚至超过了70%,资本投入对总产出的推动作用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生产要素的总和,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投资率是投资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反映的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投资率过高对内蒙古地区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首先,投资虽然直接构成当期GDP,但投资在转化为生产力之后能否实现销售和盈利仍是一个未知数,如果不能成功转换为盈利,GDP将不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其次,投资对地区GDP的高贡献率,容易使地方政府热衷于吸引投资而忽略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这种状况将导致地区经济转型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地区经济迟迟不能驶入产品增值和技术进步驱动型的发展轨道。2002-2010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从1.64%增长到3.21%,而专利授权数只增加了1417件,在全国专利授予数中的占比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从0.51%下降到0.28%。第三,尽管从人均GDP水平看,内蒙古目前还没有进入到消费驱动的经济发展阶段,最终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很低,但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投资率过高导致的收入分配的严重失衡,既影响民生发展,也妨碍本地市场规模的扩大。

三、提升内蒙古经济增长投资驱动质量的政策建议

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不同。目前内蒙古总体上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投资和资本形成对于夯实地区经济发展基础、扩大经济总量、增加就业岗位、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省际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转型期的内蒙古不应当简单否定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而是应当从自身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出发,在肯定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摒弃传统的单纯追求投资规模扩张的“外延增长”战略,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结构战略转型相结合,围绕“提升投资驱动质量”这一关键点,改革投资体制,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一)拓宽投资渠道,增强地区经济增长的市场力量

提升投资驱动质量,离不开市场作用的发挥。内蒙古应当在国家区域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的来源结构,增强地区经济增长的市场力量。具体途径包括:(1)培育多元投资主体。通过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逐步减少国有资产向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将财政资金支持的国有资产投资领域集中于投资大、周期长、外部性显著的基础产业部门。而对于经营性和竞争性的产业部门和投资领域,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信息咨询和服务环境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引导民间资本的投资进入,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2)发展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具有筹集核心资本、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公司治理等积极功能。发展资本市场对于构建市场化的资本募集机制,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推动企业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促进资源向优势产业、企业和产品集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内蒙古应当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运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信托、租赁、投资基金等直接融资手段,促进地区资本形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引导民间借贷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民间借贷在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缓解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2011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浙江温州等地相继爆发的民间借贷危机表明,如果缺乏有效的监测、引导、规范和监管,民间借贷的大规模无序发展,非但无助于其积极作用的发挥,反而会因其特有的高杠杆效应而使社会资金加速向投机性行业如房地产业的聚集②,加大地方潜在金融风险,严重的还可能搅乱区域金融秩序,影响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投资方式,加快推进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固定资产投资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基础,内蒙古要从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基本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主要依靠结构转换、技术进步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首先必须转变投资方式。为此,需要:(1)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变以速度指标论成败的绩效考核方式,建立以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质量相统一的考核体系,促使地方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到区域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为投资结构的优化和投资效率的提高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2)按照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在加速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非资源型先进产业,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投资效益。(3)以集群发展理念主导投资方向,重点支持那些有利于地区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基地建设的投资项目,克服就单一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价和投资决策的弊端,使地区整体投资在规模和结构上更加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在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上的促进作用。(4)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技术含量,增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技支撑。一方面,通过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大力承接对本地经济技术发展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国内外产业和技术转移项目;另一方面,通过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有利于节能、降耗、增效的技术改造投入,发展循环经济。(5)立足长期增长潜力的培养,加大对地区经济发展长远利益具有重大影响的核心要素,如劳动力素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市场机制和制度环境建设等的投资,扭转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驱动的局面,增大人力资本、科技进步、结构效率、制度创新等因素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提高投资社会效益,积极化解投资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内蒙古经济增长投资驱动质量的提升,固然要讲究投资的价值增值效率,但一味强调投资的经济效率也是有失偏颇的。这是因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经济效率之外,还有公平、社会和谐与进步等社会效益因素。以普遍采取的“增长极”战略为例,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实行非均衡的投资布局,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对于提高投资效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内蒙古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省际差距无疑是有利的,但也由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譬如,呼-包-鄂经济圈因为聚集了大量的经济资源而快速崛起,广大的农牧区、县域中小城市则在极化效应作用下发展滞缓,省域经济增长面临中心-边缘发展差距扩大的困扰。再如,在经济效率的导向下,内蒙古近年来的新增投资大部分投向了资本回报率高而就业弹性低的能矿资源产业和大型企业,使内蒙古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显著的劳动力排斥倾向,既不利于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也直接制约了内蒙古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所以,今后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和优化,不应只是一个如何提高投资效率的问题,还需要从公平、社会和谐与进步出发,注重化解投资过程中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矛盾,提高投资的社会效益。就目前而言,尤其需要:(1)在注重发挥中心城市、能矿资源富集区的资本聚集效应的同时,合理调整投资的空间分布结构,引导投资资本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合理布局,抑制投资的“马太效应”,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2)通过投资方向的调整,加快具有较高就业弹性的特色农牧业、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促进效应,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低端劳动者的收入水平。(3)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及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生活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

[注释]

① 各年的以1990年为不变价格的实际值是用前期以不变价格计算的FI或GDP乘以当期的投资指数或GDP指数得出.

② 本文2002-2010年数据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相关数据整理.

③ 由于在我国现行统计体系中没有直接针对民间投资的统计数据,目前学界一般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扣除政府投资和外国资本投资之后的余额视为民间投资.

[1]高平亮,刘兴波,董杰.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6):97-100.

[2]张璞,张北.供需视角下的内蒙古经济增长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0,(40):24-27.

[3]王瑞芬,白建刚.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3):105-108.

[4]孙咏梅,候为民.论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内在矛盾[J].经济纵横,2007,(10):7-10.

[5]兆冬英.我国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缺陷和对策分析[J].才智,2010,(2):252.

[6]于春玲,余学斌,孙杰.东、中、西三地固定资产投资为何与GDP反向增长?——三大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成因分析与建议[J].中国投资,2008,(4):44-50.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风险和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0,(13):2-43.

猜你喜欢

内蒙古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内蒙古中小学合唱基础教育扬帆起航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爱在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