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研究

2012-08-27

中国商论 2012年18期
关键词:开放度竞争力服务业

1 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分析

为量化服务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1997~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样本,通过选取我国服务贸易总额、服务贸易进口总额、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以及国内生产总值(GDP)等指标(单位为亿美元),实证分析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

1.1 服务贸易总体的经济效应

为分析服务贸易总体的经济增长效应,运用最小二乘估计(OLS),以GDP为被解释变量,以服务贸易总额(XM)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采用对数——对数模型以修正模型存在的异方差问题。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服务贸易总体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的促进作用,且服务贸易总体对经济整体的解释能力较强,服务贸易总额每增长1%,经济总量(GDP)将会增长0.7392%,经济增长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1.2 服务出口贸易的经济效应

出口作为GDP增长的三个主要动力之一,服务出口贸易与降级增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服务贸易出口扩大服务产业市场,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增加服务贸易外汇收入,带动服务贸易相关性部门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以服务出口贸易额(X)为解释变量,以GDP为被解释变量,运用对数—对数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OLS),来分析服务出口贸易的经济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回归方程系数显著,LnX的系数不能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服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对较弱,解释能力相对较小。经济总量(GDP)在服务出口贸易增长1%的前提下,将会增长0.2527%。反映出我国服务出口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制约其经济效应的发挥。

1.3 服务进口贸易的经济效应

根据宏观经济增长公式GDP=C+I+X-M,进口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变量,进口通过影响出口和进口国内所需的生产要素以及生活必需品,作用于服务产品国际和国内市场,进而影响整体经济。以服务进口贸易额(M)为解释变量,以GDP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对数—对数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OLS),来分析服务进口贸易的经济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模型回归系数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服务进口贸易能显著地促进整体经济增长,服务出口贸易的经济效应凸显,在服务出口贸易每增长1%时,整体经济将会以0.8233%的平均水平发展,仅从回归系数来看,不考虑置信区间,服务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超过服务贸易总体的经济效应和服务出口贸易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

2 服务贸易的开放度与竞争力

通过以上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分析看出,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服务出口贸易的经济带动作用相对较弱,服务进口贸易具有很强的经济促进作用。尽管如此,我国服务贸易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上。我国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未充分发挥的部分原因在于服务贸易的开放度较低,而服务贸易低的开放度又在以一定程度上受到低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低的服务贸易开放度和低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反过来又制约了服务贸易经济效应的发挥。

开放度的内涵是一国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的程度和国外经济主体和要素进入该国国内市场程度的综合,主要包括服务贸易开放度和外商投资开放度。服务贸易开放度衡量了一国的服务贸易融入到国际市场和国外服务生产要素进入本国市场的程度,从另一个方面又体现了国际服务业市场对本国整体经济增长影响度。服务贸易开放度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该国经济总量(GDP)的比重,即ODS=(SX+SM) /GDP,ODS为本国的服务贸易开放度,SX、SM分别表示本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和服务贸易进口额。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是各国相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它从比较优势的视角解释了一国某些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为何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进而获取更大的同类市场份额,从而为本国带来更多的财富,增加本国的福利水平。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量化指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计算公式为:TC=(X–M)/(X+M),式中的TC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指数,X为服务贸易的出口额,M服务贸易的进口额[3],[4]。TC的取值范围为[-1,1],值越接近1,该国的服务贸易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越具有竞争力,反之,TC的值越接近-1,该国服务贸易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越处于不利地位。表1是我国1997~2008年服务贸易的开放度(ODS指数)和服务贸易竞争力(TC指数)。

从表1中的ODS指数看出,1997年的服务贸易总额244.90亿美元,而2008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上升到1469.06亿美元,同期的服务贸易开放度由1997年的5.51%提高到6.76%,1997~2000年的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数值除1998年低于5%外,其他年份均处在5.5%左右的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在2001年处于3.21%的最低水平,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汇体制改革深化、出口退税和《GATS》协议的实施加上服务贸易内部各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服务贸易开放度逐步提高,在2007年达到7.22%的较高水平,在这期间,2006年的服务贸易开放度有所回落。尽管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10%的服务贸易开放和我国40%左右的货物贸易开放度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同时,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进出口贸易的平均比重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低的服务贸易开放度和服务贸易总体比重降低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融入国际服务市场的程度,从而抑制了服务贸易经济效应的充分发挥。根据表中的TC指数,尽管我国服务贸易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我国服务贸易的TC指数一直小于零,且1997~2008年的TC指数总体变化不大,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改善不大和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提升较小,服务贸易整体的国际竞争力较低。我国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较高,劳动和资源型服务贸易中具有优势,而在世界服务贸易竞争中心转变为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决定了其在新的服务贸易竞争格局中处于竞争劣势。

表1

3 政策启示

为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度和增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充分发挥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我国服务贸易应进行结构性调整和升级以及发展环境改善。

3.1 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服务要素

根据1997~2008的时间序列数据回归分析结果,服务贸易总体、服务贸易出口、服务贸易进口与总体经济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均对总体经济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仅从回归系数,不考虑置信区间,服务贸易进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服务贸进口的整体经济效应,服务贸易出口的经济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因此,为提高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稳定具有传统优势的劳动、资源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服务贸易的进口来获得国内缺少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要素,以改造传统服务业,进而极高服务贸易出口的层次。

3.2 基于传统服务优势,提高服务贸易的技术知识内涵

从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度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来看,服务贸易的开放度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层次仍然较低,在物化技术、知识、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的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贸易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基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现状,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劳动密集型服务产品仍然是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基础所在,我国在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应以服务产业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稳定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产品的出口。同时,加快物化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的生产性服务产业(金融、保险、咨询、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的发展,增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传统服务业的中间投入品比重,提高和增加传统服务产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

3.3 重视高级生产要素的培育

根据竞争优势理论,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是传统服务贸易产品,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中心是现代生产性服务贸易产品,而先生产性服务贸易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其物化的技术、知识、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的层次。因此,应在服务业发展的结构性优化的同时,重视高级生产要素的培育,加大服务业的研发投入、开发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服务市场环境的塑造,通过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物化高级生产要素,进而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3.4 政府在服务贸易竞争力培育中的角色

政府在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就是拓展产业发展环境和完善服务业市场体系。政府通过支持现代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对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实施倾斜和扶持政策,创造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空间。

[1] 华尔诚.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J].经济研究,2001(12).

[2] 应键,张国林.经济开放度及其度量方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2(10).

猜你喜欢

开放度竞争力服务业
推 手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经济开放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