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辅导员工作效能提高: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2012-08-24徐丽君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辅导员问卷班级

徐丽君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管理系,江苏 苏州 215000)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辅导员的工作中,学生是其工作目标所直接影响的群体,学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在对辅导员工作开展评价的时候,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积极吸收学生参与辅导员工作评价是符合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做法。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基于学生对辅导员的评价,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效能提高进行研究,探究提高辅导员工作效能的途径。

1 调查问卷说明

为了构建一个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辅导员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组织了学工部老师、系分管书记、系分团委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评价标准制定小组,通过个别谈话、头脑风暴法、研讨会、问卷调查等形式,最终形成一个关于学生对辅导员工作评价的二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成绩和总体评价6个,如图1所示。二级指标围绕上述6个一级指标展开,共50个。

图1 评价一级指标

本调查问卷选择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所带班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74份,回收有效问卷445份。其中男生150人,女生295人;统招生401人,单招生44人。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做了个别访谈。

问卷每题四个答案,分别为很好、好、一般和差,分别赋值4、3、2、1分,分值越高,表明程度越好。在数据处理时,主要是对每个问题计算了平均分、标准差,并对统招、单招学生做了T-检验,进行了差异分析。

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2.1 数据基本统计

调查问卷一共设有50道题目,围绕6个一级指标基本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成绩和总体评价,形成50个二级指标体系,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评价。数据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数据统计表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辅导员的评价总体比较高,每题得分都在及格分2.4分之上;每题的标准差(标准差越高,表示实验数据越离散,也就是说越不精确。反之,标准差越低,代表实验的数据越精确。)都比较低,最大也是39题的1.0,说明调查问卷所得到的数据准确。也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辅导员平时工作比较细致,和所有的学生联系均比较多,平时工作充分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能够得到同学们的认同。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来自统招班和单招班级的同学,统招班的学生来自普通高中,参加高考,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单招班的学生来自于中等职业学校,参加单招考试录取。由于学习经历的不同,班级存在差异,所以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对统招、单招学生做了T-检验。

2.2 辅导员基本素质评价

调查问卷的1~6题是对辅导员基本素质的评价,经过对这6题的统计分析,学生对于辅导员的评价比较高,平均值都在3分以上,也就是说同学们选项是“好”。从表中还可看出,单招班级每一项的平均值要高于统招班级。“责任心”这一项的平均值两类班级最为接近,说明辅导员工作认真,责任意识强,并且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

通过统计,在人格品格这一栏中,计算出的P值(P值即概率,反映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统计学根据显著性检验方法所得到的P值,一般以P<0.05为显著,P<0.01为非常显著,其含义是样本间的差异由抽样误差所致的概率小于0.05或0.01。实际上,P值不能赋予数据任何重要性,只能说明某事件发生的机率。)只有0.009,小于0.1。本题的是这样描述的:您辅导员个人品格如何?A、很好B、好C、一般D、差。这个现象的出现,统计者和辅导员专门做了讨论,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①选项表述简单而且比较主观,同学们选择时随意性比较大,导致有差异性。②同学们对品质的概念了解、认识不到位,理解程度不同,换句话说,概念标准不统一,因而导致差异性。③统招班级和单招班级的同学由于学习经历不同,导致在看待问题的角度、方法会有偏差,因而导致差异性。

2.3 辅导员工作能力评价

调查问卷的7~17题是从11个方面对辅导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学生对于辅导员的评分,均值大部分都在3分以上。其中对辅导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评价最高,平均值,统招班、单招班均值均超过了3.5分。通过平时观察这几位辅导员,在处理多件突发事件时,冷静、沉着、头脑清醒,考虑周到,能较好的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班级的突发事件得到很好解决,自然也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第17题,有关“决策水平”的P值是0.004,小于0.1。这个现象的出现,原因如下,大学辅导员和中学班主任有这很大的差异,班级多,学生多,对待每位同学不可能像班主任一样细致,往往有些事情不能面面俱到,而学生对辅导员的认识、评价往往通过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时间得出经验判断,而这种判断往往会以自己的评判标准,甚至是自己的得失来衡量。

从问卷的统计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单招班级的平均值均高于统招班级。

2.4 辅导员工作内容评价

调查问卷的18~23题是从工作内容方面评价辅导员的工作。从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工作内容的评价,是六类指标中分数相对较低的项目。从中我们可以寻找出一些规律。与学生谈心、宿舍检查、听任课老师的课、组织班会、协调同学与系主任、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这些内容以及每学期所执行的次数都写入了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规章中,辅导员们也都认真执行,可为什么评价的效果却是最低呢。这其中有一个量的原因,该辅导员所带的班级是不设班主任的,因此任何事情都是亲力亲为,而学生众多,即便是辅导员做了很多工作,平均分配到个人也就少之又少。

本表中有两道题目的P值小于0.1,它们是21题“本年度辅导员和同学们一起听了几次课”和22题“本年度您辅导员组织班会的次数”。导致21题和22题两道题目的P值小于0.1原因在于班级的差异,组织活动的次数会因班级而异。

2.5 辅导员工作方法评价

调查问卷的24~29题是从工作内容方法评价辅导员的工作。涉及班级综合测评和奖助学金评定、贫困生资助工作、勤工助学岗位的、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组织同学们政治理论学习的次数、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六个方面。学生们对辅导员的总体评价还是较高的。

其中第26题“您所在班级的经济困难同学有多少是通过辅导员的帮助下取得勤工助学岗位的”,该题P值小于0.1。苏工院的勤工俭学的岗位一般是统一招聘,由学工秘书统一安排。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如果有需要,向辅导员老师求助,辅导员可与系部协商尽量安排或优先安排。大部分同学没有勤工俭学岗位的需要,可能对这部分工作不是很了解,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2.6 辅导员工作成绩评价

调查问卷的30~46题是从工作成绩方面评价辅导员的工作。共有17个二级指标围绕工作成绩展开。由此可见辅导员工作涉及面广,难以像普通老师的通过教学和科研二个指标就可以评价。

第39题“本年度您辅导员组织了几次主题教育活动”,该题的P值 小于0.1,寻找其原因,也应该与班级的差异有关系。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辅导员对班级的教育应该结合各个班级的特点,内容上有所不同,当然在数量上也会存在差异。单招班级的均值均高于统招班。

2.7 辅导员工作总体评价

调查问卷的47~50题是从工作成绩方面评价辅导员的工作。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辅导员的整体评价还是比较高的。47题“您认为您辅导员的整体工作效果如何”分数最高,50题“您认为辅导员对你的健康成长的作用”虽然较其它题目分值较低,但均分也达到2.9分,也就是说大部分同学认为辅导员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作用。辅导员认真做工作,真心对待学生,学生的评价中自然会反映出来。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要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求辅导员提高自身素养,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第二,通过设立专、兼职班主任来减少辅导员日常事务,明确辅导员职责。第三,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提高网络时代的思想教育能力。第四,对于学生的评价需客观看待,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

[1]赵春辉.继续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辅导员工作职能的转换[J].2010,(8).

[2]陶莎.利益相关者视野中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3]朱诚蕾.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单秀玲.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5]刘妙龄.高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猜你喜欢

辅导员问卷班级
班级“四小怪”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问卷网
不称心的新班级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班级被扣分后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