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细胞介素IL-4、IL-17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

2012-08-21林巧嫦廖博贤黄飞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介素溃疡性结肠炎

林巧嫦 廖博贤 黄飞娜

广东省清新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清新 511800

白细胞介素是一庞大家族,到1994年已发现了15种,随着深入研究,其数目还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对白细胞介素(IL)在溃疡性结肠炎(UC)肠道炎性反应的主要作用有了较为深入地研究,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被公认为在UC发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1]。本研究旨在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现将研究材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1年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作为 UC组,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10月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研讨会制订的《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38±6)岁,平均病程(3.5±0.6)年。50例UC患者中轻度14例、中度22例、重度14例。另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同期健康体检正常且2年内无胃肠道及其他炎症性肠疾病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7±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标本收集 早晨空腹静脉采血(UC静止期和活动期均采血,病态分期判断标准为活动期:正常黏膜结构消失,肠壁僵硬,肠腔狭窄呈管状,有炎性息肉或溃疡。黏膜分泌增多,有充血、水肿或渗血。静止期:肠壁僵硬,肠腔狭窄呈管状,有多数假息肉形成。黏膜炎症轻,苍白,出血少,正常结构消失显得干燥),收集患者外周血3 mL,以2% EDTA-Na 20.7%NaCl抗凝,1 500 r/min离心,立即分离血浆,并于-70℃保存待检。

1.2.2 IL-4、IL-7的测定 采用ELISA法检测IL-4、IL-7,试剂盒由深圳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70721、20061026。使用BIO-TCK/USA公司的ELX800酶标仪,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检测操作过程。首先酶标生物素抗体并加入酶的底物使其发生显色反应。应用酶标仪在450 nm处测定OD值,转化为浓度。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17、IL-4浓度与对照组比较

对照组IL-4浓度明显高于U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组患者的IL-17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s,pg/mL)

表1 两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s,pg/mL)

?

2.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静止期的IL-4、IL-17浓度与对照组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静止期的IL-4浓度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IL-17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静止期IL-17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各期与对照组IL-17、IL-4浓度结果比较(± s,pg/mL)

表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各期与对照组IL-17、IL-4浓度结果比较(± s,p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IL-4 IL-17 UC组 活动期 37 9.41±1.79* 33.12±2.99*静止期 13 12.13±3.98* 19.17±2.36对照组 50 18.28±4.23 19.45±2.09

2.3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同病情程度IL-17、IL-4浓度比较

中、重度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4浓度明显低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17浓度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4浓度明显低于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17浓度明显高于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3。

表3 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同病情程度IL-17、IL-4浓度结果比较(± s,pg/mL)

表3 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同病情程度IL-17、IL-4浓度结果比较(± s,pg/mL)

注:与轻度比较,*P<0.01;与中度比较,#P<0.01

病情程度 n IL-4 IL-17轻度 14 13.42±3.01 13.29±1.24中度 22 8.22±1.34* 19.44±1.85*重度 14 4.30±1.03*# 33.54±3.60*#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征之一是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的持续存在导致炎症反应的持续。还有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水平增高,与肠道炎症的发病及活动有密切关系,如缺乏白细胞介素2(IL-2)可诱导T细胞凋亡,促进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3]。IL-4由T淋巴细胞产生,分子质量20 kU,是B细胞生长因子,促进B细胞的生长,促使IgG的分泌,与其他细胞因子一起协同地促进粒细胞及红细胞系祖细胞的集落生长,并刺激肥大细胞的增殖[4-5]。IL-4对巨噬细胞所产生的IL-1,TNF和PGE2起负调节作用,提示它具有抗炎作用。IL-4 活化B细胞;诱导胸腺细胞增殖;刺激T细胞增殖;增强CTL细胞毒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毒;增加巨噬细胞表达MHCⅡ;加强EPO,G-CSF、M-CSF和IL-3的促克隆形成作用。白介素1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促炎症性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记忆性CD4+T淋巴细胞分泌,是含有一个N-末端信号肽的155个氨基酸的糖蛋白[6]。它与单纯疱疹病毒的开放阅读框架基因13(HSVS13)编码的蛋白质有57%的同源性,与小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8(CTLA-8)有63%的同源性[7]。IL-17通过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着促进炎症发展、免疫应答、造血等多种功能[8]。IL-17在UC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L-23免疫通路调控异常是导致UC发生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中IL-4、IL-17的测定显示,UC患者IL-4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UC组患者的IL-17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静止期的IL-4浓度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IL-17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中、重度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4浓度明显低于轻度患者,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17浓度明显高于轻度患者,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4浓度明显低于中度患者,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17浓度明显高于中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7参与UC的炎症发生发展,并与UC的炎症的启动和慢性化相关。

[1]李睿,罗时兵,潘威进,等.白细胞介素-10在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中表达的研究 [J].中国医师杂志,2006,8(5):694-695.

[2]王婷,郑长青.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72-75.

[3]Ken S,Atsuhiro O,Emiko M,et al.IL-22 ameliorates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in mouse model of ulcerative colitis[J].J Clin Invest,2008,118(2):534-544.

[4]刘占举,杨丽,崔轶.白细胞介素-23在炎症性肠病的表达升高并诱导促炎细胞因子分泌[J].中华消化杂志,2009,29(6):370-373.

[5]邹阳,王兴友,吴凯,等.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2、CD44、CD54的实验研究 [J].江西医学检验,2002,9:19-21.

[6]贾百灵,侯晓华.白细胞介素-6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4,13(3):217-221.

[7]周宇,叶文桃,麦海妍,等.白介素13和一氧化氮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意义[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14:1124-1127.

[8]张炳勇,吕愈敏,洪天配,等.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8的表达及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5(2):150-153.

猜你喜欢

介素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白细胞介素-37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