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端恶劣天气下如何提高公路应急保障能力

2012-08-15郑巧鱼

山西建筑 2012年2期
关键词:融雪剂除雪暴雪

郑巧鱼

0 引言

2009年11月10日~13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宁夏北方六省区遭遇罕见暴雪,这次雪灾来势凶猛,全部封锁交通,危害程度大,特别是对公路交通运输的影响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使公路基础设施受低温、雨雪、冰冻的影响,遭到破坏的程度甚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5亿元。截至13日,根据统计,百余万人受灾,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78起。暴雪使多条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被关闭或严重拥堵,数万车辆和人员滞留在路面。京张高速连堵70 h,堵车里程长100多千米,上万辆车滞留。11日的蔬菜全国均价整体上涨,暴雪将南和县贾宋镇郄村207个蔬菜大棚压塌,尚未收获的1 500多亩大白菜被埋雪地,2.2万亩蔬菜被埋,菜农直接经济损失达1.3亿元。12日石家庄、邢台、太原、济南等地学校宣布暂时停课,河北邢台县南石门镇西小郭村附近的一座大型加油站被暴雪压塌……在此期间,公路部门极力组织机械、全部养护人员铲雪,打冰,在急弯、陡坡背阴路段撒防滑路料及工业盐等融雪剂,为过往车辆及行人排除道路障碍、清除路面积雪,采取必要的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道路的安全保障能力。

1 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提高保障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面对大雪封路,道路不通,除雪设备的短缺严重制约着道路的保障通行能力,尤其远在山区乡下的干线公路,不能及时远距离调运到机械,遇此种情况,作为公路部门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铲除道路积雪,保障道路畅通。2)针对海拔高、气温低容易结冰,连续急弯下陡坡特殊路段的被控的司乘人员与车辆的解救比较困难,铲雪工具不先进,不能及时清除路面积雪,储备融雪剂不充足,降雪后不能及时撒足够的融雪剂,由于地形特殊,抢救人员不能及时到达该路段,被控的司乘人员与车辆得不到及时的解救。3)作为公路部门目前制定的道路冰雪预警、应急系统尚处在初始阶段,普遍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分散状态,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综合防灾应急管理机制,应急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面对公路突发事件的处置,立即启动灾害预警体系之后,不能够形成迅速、快速、有力、有序、有效抢通公路的局面。目前我们仅依靠现有的养护队和自备的防滑料及两辆铲车、一台清扫车构成应急队伍,远不具备抗击雪灾的条件。4)目前路况系统仅仅依靠人工智能观察记录,及时掌握路况情况,没有远程监控及红外线监控等设备,对路况不能及时了解情况及现状,不能针对路况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抢修措施,效果不显著。5)阳泉北站动车组火车站的开通,就意味着命令盂县所有干线公路不能延误火车,而我们采取的原始的人工清除路面积雪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公路部门对公路保障服务能力标准提高的要求。6)公路遇冰雪后撒布除雪剂、融雪剂的最佳时机是大雪下降之初2 cm~5 cm厚之时。如何掌握时机,最重要的依据是天气预报。如果盲目使用除雪剂、融雪剂,不仅效果不好,还会产生副作用,造成道路周边地区环境的破坏。雪越下越大、冰越结越厚、交通运输堵塞越来越严重,因此备足融雪剂掌握适当的时机洒显得特别重要。7)平时要训练演习,要经常检查措施落实的情况,应急时才能起到应急的作用。今年初冰雪灾害发生时,很少见到破冰除雪的专门机械,而取而代之的是履带式的机械、斗齿式的机械,虽然一时间可以起到交通运输的疏导作用,但是给公路路面留下巨大的伤害,修复这些伤害今后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时间。这些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在应急抢险保障公路通行能力作战准备中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2 提高抢险队伍应急作战保障能力的对策

1)建立“抗寒机制”,实现全民同参与。持续低温、暴雪、冻雨的极端天气,“造成短暂的交通瘫痪”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抗寒机制”势在必行。实施与当地政府部门联合,进行区域编组,各乡镇政府与驻道班养护人员为一线指挥部,形成以养护队伍为攻坚力量、村民委员会为骨干力量、人民群众为主要力量的全民同参与的抗寒应急体系。公路管理部门对处于边远地区的道班配备一定的机械设备和防滑物资,负责所管养范围内所有干线公路和乡村主体干道、重要目标场所进行细致区分、责任承包,明确到具体单位、落实到具体人员,做到每条道路有人管理、每个路段有人维护、每一要点有人过问,确保暴雪、冻雨过后,所有主要交通枢纽、重点场所能立即得到清场,缓解或避免形成交通瘫痪的恶性循环局面。

2)采取多措并举,把住咽喉险要。车站、山路、陡坡、桥梁、公路交汇处,进入城市的交通要道,扼制进出咽喉的重要通道,这些都要迅速进行清除疏通。对此要力量集中、凝成聚力、多措并举。首先,以人工扫雪、铲雪与用消防车冲水融化积雪相结合。其次,用扫雪除冰机清扫与车运积雪相结合。对陡坡、桥梁等特殊位置,在及时清除完积雪以后,匀铺一层盐,撒上锯木屑;使要点、重地在应急机动作战中确实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运用现代系统,启用专用装备,配全冰雪防滑链。针对目前双阳线管头山特殊路段,安装红外线远程监控,购置多功能除雪机、除冰车(除雪机器人)、道路铲冰机械、道路清扫车以及购买并储存新型融雪剂、道路防滑除冰液,采取固定和移动自动喷洒技术,提高道路遇暴雪、冰冻极端恶劣天气的抗滑能力,提高积雪的清除时间,及时解救被困车辆及司乘人员,及时疏通道路,提高道路安全保障能力。对所有外出车辆及抢险车辆全部配齐防滑链,加大对防滑链的配带训练、保养与检查;按应急机动作战准备的要求进行配备训练使用。当受暴雪、冻雨的极端天气严重威胁时,启动传统的燃料系统,做到“现代”与“传统”兼备,发挥“双保险”作用。

3)首先要探索和建立切实有效的除雪铲冰管理体制。尤其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加以建立和完善,防范道路雪灾及冬季除雪铲冰工作。要与地方政府部门及沿线乡镇、厂矿、公安交警联系群防体系,道路除冰除雪把社会公众、企业与各级政府、公安、交通等部门直接联系起来,在“测、报、防、抗、救、援”这条防灾减灾体系链中,还将气象、电力、通讯、民政等部门串联在一起。其次,要建立防范道路雪灾的专业和非专业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除雪设备和材料,搞好救灾物资储备。并做到常备不懈,确保雪天除雪任务的完成。

4)采取固定式道路状况检测设备、冰雪道路预警技术、红外线远程监控系统等,加大对干线公路的监控与检测,逐步取代人工智能检测,对公路突发事件及时监控,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抢修,确保干线公路安全畅通,提高公路的服务保障能力。

5)丰富作战器材,配备清雪除冰器、移动自动喷撒融雪剂技术。从这次强暴风雪、冻雨极端天气的实践看,虽然地方政府组织群众和部队官兵及机械都进行积极抗击,用“人工撒融雪剂战术”与自然抗争。但是,由于力量优化整合不够,总感到应对处置办法不多、效率不高。浙江的一家电动工具公司新研制的大型扫雪机在南京雨花台大显身手,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能否把各类大小不同功率的扫雪除冰机器配备到单位各基层,这也许会在全民参与的“抗寒机制”中实现聚变效应,在未来的应急机动中起到意外的效果。

6)要完善应急预案,健全预警预报机制,按照各部门职责分工和工作范围,完善对抗灾救灾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自然灾害来临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社、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要畅通信息渠道,上级发布的指令要不折不扣地传达落实到基层,基层的情况要及时、准确反馈上来,做到信息上下畅通,以便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尤其与气象部门及时沟通,及时掌握气象部门的长期、中期、短期内雨雪冰冻天气的预测预报以及降水、气温、路面温度、积雪厚度等气象要素的报告,及时将有关预报信息向公众和有关部门提供。我们公路部门要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储备融雪剂,当雪下到适当厚度时及时撒铺,确保融雪剂、除雪剂发挥最大效力。

7)公路部门完善暴雪黄色预警或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体系,加强平时实战演练,通过每一次演练,发现存在问题与不足,及时补救,做好体系完善、机械设备检修、防滑材料储备,检查社会联防体系哪个环节部门出了问题,及早补救,确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完善、有序、快速反应,要经常检查措施落实的情况,应急时才能起到应急的作用。

猜你喜欢

融雪剂除雪暴雪
2022年冬奥会融雪剂需求分析及建议
我国融雪剂标准研究
除雪铲分段式避障结构设计与铲刃分析*
浅谈道路融雪剂
网传“打雪仗融雪剂伤眼”不可信
大型装载机除雪装置设计
西藏西南部暴雪天气分析
机场除雪利器——OSHKOSH P系重型除雪车模型赏析
日喀则“118”大到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西藏南部灾害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