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市大学英语弱势群体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

2012-08-15陈宝柱祝永慧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承德市学习策略大学

陈宝柱, 祝永慧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公外教研室,河北 承德 067000)

一、现状简述

承德市现有五所高等院校,除承德医学院为本科院校,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新升本科外,大多数院校以高职高专为主。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质量和素质较低,尤其以大学英语学习的素质为最低,因此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弱势人群,即大学英语弱势群体。他们在英语课上无所适从,大多数以“混日子”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他们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看小说、玩手机游戏等等,成为老师的“眼中钉”和打击的对象,结果是学期成绩不合格,导致留级或退学。据统计,每所院校每学期成绩不及格率在5%-15%之间,人数比重较大。与中小学生相比,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关爱度相对较小,社会的声音较弱。面对学业和就业的危机,他们的压力很大,有的心理障碍严重,有甚者对学院和社会产生仇恨和报复的心理,严重影响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1]。大学英语弱势群体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对承德市大学英语弱势群体的学习和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大学英语弱势群体的学习策略,藉此找到解决方略。

二、调查与分析

本调查采用调查问卷、访谈、座谈以及网上调查的形式进行。选择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典型的调查单位,因为这两所院校的学习环境代表了承德市大学英语弱势群体大学英语学习的典型环境。调查组分别对两所院校2010级和2011级高职高专学生2011-2012第一学期英语成绩60分以下者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大学英语弱势个体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体的学习策略,教师因素,环境因素等等。调查问卷设计50个选择题。其中20个问题涉及学习薄弱的原因,30个问题涉及学习策略问题。问卷实际发放500张,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21张。网上收到有效问卷214卷。经过对问卷进行百分比的统计,归因归类分析,以及对座谈访问的详细整理,配合问卷进行分析。调查显示承德市大学英语弱势群体英语学习困难的主、客观原因主要如下:

1.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85%的学生认为初、高中英语基础不好,大学英语相对太难,力不从心。93%的学生对英语没有兴趣,不喜欢记单词、读课文。90%的学生认为没有学习英语的动力。

2.认为英语学习及考试制度没有实际意义。34%的学生认为未来工作根本没有使用和接触英语交际的机会,除了在校考试之外,学习意义不大。50%的学生认为考试制度应该改革,认为考试意义不大,故意为难学生,应该人性化,关注基础差生和学困生。

3.认为教师授课无趣,单调。60%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堂无吸引力,没有实际用途,千篇一律,不关注学生的感受,不组织学生活动,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和进度。因此,不想听课,或者听不进去。

4.学院整体学习氛围不足,随波逐流。45%的学生认为学院没有足够提供英语学习的氛围。在不良学风影响下,认为大学就是混文凭,得过且过,没有终生学习的态度。

5.个体差别原因。包括对语言不敏感,家庭因素,情感因素等占据30%以上。

同时,调查组对回收的有关学习策略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数据显示:

1.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80%的学生从来没有主动预习课程;95%的学生从没查过词典或主动提问。65%的学生从不做笔记,从不复习,做作业只是应付,错的也不改正。90%的学生从来不朗读课文或听录音。

2.缺乏目标和管控能力。63%的学生没有深造的打算。87%没有月目标,学期目标和年度目标。缺乏持之以恒和管理学习的方法。

3.自主学习能力不足。87%的学生把失败归咎教师教的不好,管的不严格。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大学英语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根本原因在于基础差,跟不上大学英语教学的难度和要求,此外没有掌握合理的学习策略[2],不能适应大学英语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也是重要因素。多数学生(66%左右)认为英语在现代社会非常重要,非常想学好英语,但力不从心,真诚的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因此从教师的角度研究和思考如何帮助和提高大学英语弱势群体的学习也是重要的因素。

调查组对所调查学校的大学英语9位任课教师进行访谈和电话咨询,从教师的角度对大学英语弱势群体的学习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大体情况如下:

1.基础差。9位教师都认为基础差是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依照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他们大多数也就是中学9至12年级的水平,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英语知识,如音标、句子结构,简单语法都不懂。用他们的话说“连中学还没毕业”,这是大学英语弱势群体的真实写照。

2.基础差且态度相当差。9位教师认为多数学生基础差不要紧,只要努力学习,补充不足的知识,跟着现在的知识,缩小差距,慢慢的就会好转。最可怕的就是基础不好破罐子破摔,如迟到、旷课、不交作业、上课不听讲、睡觉、玩手机等等。什么也不学,考试必然失败。

3.基础差且缺乏学习的方法、毅力和动力。虽然知道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吃不了苦,下不了功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耐不了英语学习的寂寞和长效性,最终也没有成效。

4.缺乏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7位教师认为他们和教师的沟通交流比较少,对于他们的实际状况和其他因素知道甚少,同时也承认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帮助较少。

5.考试评价方式对弱势学生不利。各学院采取的学期末考试的形式和分值比例,以及终结式的记分方法对于弱势学生就是一个难于跨域的障碍。

通过以上调查,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广大师生说出了他们的心声,所反映的信息是真实的,可信的。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的深思。

三、解决策略及建议

教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3],大学英语弱势群体的教育以及解决方案需要包括学校,社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本人的参与和支持。笔者结合承德市地处山区,教育现代化程度及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的状况,试图从学生学习策略方面,学校教育体制及教师教育观念和社会关爱等方面,提出解决承德市大学英语弱势群体的方案及建议。

(一)学生方面

根据上述统计,广大师生都认为大学英语弱势群体的基础薄弱是学生学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基础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情感决定着他们学习效果[4]。承德市大学生源多来自广大农村地区或经济不发达地区,虽然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但他们英语的基础和素质普遍偏低,词汇量远远达不到大学英语学习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议学生们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巧下工夫,不急不火,立足长远。

1.增强自信心,制定学习计划。

首先应该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勇气,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破罐子破摔。大多数教师会看到学生的努力以及为此付出的辛苦,在学期的评价上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制定符合自身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计划可包括短期目标,中长期目标。同时选择合适的材料,既满足现在的水平,又要有适当的语言难度[5]。

2.加强学习管理和自我监控能力。

学生对于具体的学习环节和效果要实施自我管理和监控。包括对课堂学习时注意力,学习效果,理解程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监控。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弄懂,不应听之任之。

3.充分运用榜样和学习小组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应该多接近班级学习优秀的同学,在他们的带动下充分地学习。学习小组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组织,小组的监督和带动是学生积极性与学习的源泉。

4.树立学习的形象,加强和教师的交流沟通。

学生应在课堂上及课堂下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假如教师明白学生的实际情况后,会在各方面注意对学生的帮助。同时,学生应该树立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姿态,给教师良好的印象。师生和谐的氛围会减少学生因为基础差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二)教师方面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教师的情感,教学理念,教学态度和对学生的关爱程度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6]。教师应意识到对弱势群体的作用,并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他们。

1.培养英语教学中积极的情感因素

教师应该以积极的、热情的情绪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和兴趣。一视同仁,甚至更应多关注,多爱护弱势群体的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能平等的交流。学生能更加信任教师,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2.重视课堂评价手段的应用,给学生展现的机会和学习的动力。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实施纲要要求,注视动态的、过程的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给弱势群体以帮助,给他们展现的机会,如朗读、背诵、口语表达、歌曲、小品等,只要是和英语学习有关的活动都纳入考核的系统,这样打破了仅仅以学期试卷成绩单一的评价方式。弱势学生凭借课堂表现弥补基础差所造成的成绩的不足,自然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3.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们学习的感官体验及教学吸引力。在网络模式下,教师应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以外建立自主的学习计划和体系,利用学习平台检验学生学习的时间和进度。教师应布置大量的学习实践任务,而不是单纯的、机械的学习任务。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管理下,记下周学习档案,月学习档案等。学生应及时反馈不同时期的学习习得和不足,利用小组的监督机制进行自评和他评以增强自我的管理。

(三)学院方面

学院从上到下应形成一种合力,为校园的和谐建设,为人的和谐发展努力造成一种爱护弱势群体的氛围。

1.深化课程改革,加大英语教学的投入。

学院应该在教学模式,课堂模式等方面积极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大量投入,使广大师生享受现代化学习的条件和便利。比如,建立自主学习平台,数字语言实验室等。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建议把大学英语学习作为开放式课堂选修课程,或者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专门英语课程吸引学生的兴趣。

2.改革考试评价体制

学院应打破以终结式考试评价为主要衡量学生优劣的机制,鼓励以表现型,实践型,科研型,能力型为特色的学生评价机制,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践过程统一到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来。

3.积极拓宽实践教学的模式和就业的渠道

学院积极拓宽大学英语学习的实践教学,如对旅游专业可进行带外团景点讲解,酒店专业进行实景教学等,促进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积极聘请名师讲座,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使学生感受英语的氛围和迫切感。拓宽就业渠道,给学生希望感等。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分析,调查组认为承德市大学英语弱势群体的现状令人担忧。承德作为山区,教育水平赶不上发达地区,承德市大学的基础建设和设施不能满足现代化学院建设的需求,随着扩招的发展,大学英语弱势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综其原因,他们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教师关爱少,就业压力大。对于他们而言,制定良好的学习策略至关重要。同时,笔者呼吁广大学院、教师、以及家庭、社会多多关注和关爱他们,给他们理解和支持。

[1]刘混举.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校园[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9)

[2]潘宏伟,王催春,谭坚锋.大学英语弱势群体的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1)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23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陈平.提高英语弱势群体的教学方法[J].福州大学学报,2001,(s1)

[6]陈鸿琴.以情感教育促进英语教学[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3)

[7]赵宏遐.英语弱势群体与科学评估体系的构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承德市学习策略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中国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承德市
《大学》
承德市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