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研究

2012-08-15宋国际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职业课堂教学课堂

宋国际, 孙 彤, 曾 涛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德医学院 图书馆,河北 承德 067000)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对从业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在具备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应用技能的同时,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及实践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具有良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一、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提高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以自我为中心,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备课,组织教学,没有站在学生角度,更没有站在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的层面上来设计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只是关注课程是谁讲的,而不是考虑课程是讲给谁的,为什么要讲,讲完之后,能内化成学生一种什么本领?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势必在课堂上出现教师讲的过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课堂上教师欲放又止,学生刚开始打开思绪,展开思维想象,就被教师无情打断,硬将学生的思路拉回教师预先设计的思维轨道上来。教师不敢放的原因可能是怕影响教学进程,没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也可能是教师没有能力收回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能对学生观点进行画龙点睛,形成尴尬局面,不管何种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教师对职业教育的内涵把握不准,对于新的职教理念理解的不到位。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高,教学语言准确、简练、表达能力强,善于交流,有亲和力,师生关系和谐,实训课操作娴熟、规范,表现出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则其课程必将广受学生欢迎,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看,目前各个学校的专业教师越来越年轻,而且学历也越来越高,专业知识底蕴比较丰厚,但缺乏教学经验,尤其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难免出现就课本讲课本,“只动口不动手”现象。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不能按实际工作岗位标准要求来把握教材,来设计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活动。对青年教师,要有相应的培训或到企业中顶岗锻炼制度,否则将会成为职业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瓶颈。

三、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内容一定要结合专业特点与岗位需求实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善于创设职业训练氛围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调研期间听评课情况来看,多数教师都能从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层面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形式比较规范,但缺乏内涵,对教和学的指导、评价功能并不明显,如有的教学目标随意性大,教师兴致所至,随意而定,缺乏系统性和渐进性;有的教学目标表述得过于笼统,不够准确,对学生的学习缺乏明确的指导,学生无所适从;有的教学目标仍停留在认知目标层面上,即追求陈述性知识的掌握、理解,没能注意学生能力、经验的培养和积累,忽略过程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传授与引导;教学目标缺乏量化性和可测性。

四、专业教学关注行业、企业的新变化

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离不开职业教育,这已达成职教人的一种共识,说明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息息相关,职业教育教学必须密切关注行业企业的新变化,包括新知识、新流程、新方法、新的用人标准等,这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别的本质所在。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将最新的工艺标准、操作方法,通过实训课传授给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向学生渗透企业新的用人标准、新的规章制度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不仅要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且更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唯有如此,才能具有适应性和竞争性。

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质量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课堂讲授要实用、实际,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践活动,以及为适应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

五、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项关键工作,没有教学方法的相应变革,职业教育的改革就将成为空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不应该仅仅使学生“学会”,而且应该使学生“会学”。教学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学形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体现在由“大班授课”向“教学工场、实习车间、个别教学”的转变,在教学手段方面体现在由“教师板书讲解”逐渐向“现场化、网络化、实训化”转变。

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式,但常常流于形式。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客观要求,只有加强和完善课堂讨论,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学生一旦把课堂讨论当作学习活动的主阵地,真正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其求知热情及展现自己的愿望才会不断加强,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也就必然大大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管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课堂讨论。但在实施课堂讨论时,必须把握民主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有效性原则、鼓励性原则。

每一位授课教师应当普遍重视课前、课后活动,即在正式授课前,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特长,引发学生兴趣。课后,留下研究性问题,供学生分组合作解决。这样带有问题形式的授课形式,往往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同时更加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团队意识,养成一种探究式学习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将课前活动当作企业实际工作例会,形式多样,花样翻新。类似的方式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都值得提倡和推广,但需要加以规范,明确课前活动目的,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以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重点,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时间在5-6分钟为宜。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节课中能完成的,功夫在平时,贵在能坚持。

[1]别敦荣,黄爱华,刘亚敏,等.大学推行学研产“一体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2,(1):53-56

[2]王雯.对我国研究型大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21,(1):116-118

[3]陈鸿利,吾麦尔江·艾麦提,孙彤,等.基础教育新形势下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9):60-61

猜你喜欢

职业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职业写作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爱的职业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