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的发展经济学视域中的信息素质教育

2012-08-15白明凤

贺州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经济性素质教育素质

白明凤

(贺州学院 图书馆,广西 贺州 54289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在信息社会,信息与劳动力、土地、资本一样已经成为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和战略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信息素质也就成为信息社会人的核心素质。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十分重视信息素质教育,把它当作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来抓,不断提高国民的信息素质。

一、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人的核心素质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nl Zurkowski)于1974年在学术界最早提出“信息素质”概念,他认为:信息素质就是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65。迄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信息素质”概念作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综合分析这些定义,笔者认为,信息素质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和开发信息的素养和品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情感、信息能力等三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是人们对社会上各种信息的认识、判断、分析以及选择、利用、传播信息的态度倾向,而现代信息意识主要包括信息价值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共享意识、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创新意识和信息道德意识等方面[2]30。信息情感是人们认识、获取、利用、开发信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持久、稳定的反映信息需求关系的内心体验,它主要包括信息道德情感、信息理智情感、信息审美情感等方面。信息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认识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它主要包括信息认知判断能力、信息采集存贮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信息利用共享能力、信息开发创新能力等方面。

现代人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大系统。

人的身体素质是个体有机体先天所具有的生理特点及其后天发展形成的机能。它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的综合素质的载体。身体素质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它经常潜在地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人的身体素质的好坏固然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合理的营养和科学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的人身体素质水平。怎样做到营养合理、锻炼科学呢?这需要有一定的生理学、营养学和体育学的知识(信息),这些知识信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取的。在获取这些知识信息的过程中,无论是个体本身或其父母、老师,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素质,能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能较好地利用这些信息去促进个体身体的健康发展。可见,身体素质是人的信息素质形成、发展的基础,而信息素质则是人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在一定生理条件和知识经验基础上,将外在刺激不断内化而成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品质,是个体在认知客体、改选客体的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和心理积淀。心理素质一般包括认知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和个性素质,它经常显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它既受个体生理条件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的各种因素都是以信息的形式影响着人的心理的,科学认识这些信息、并有效利用它为个体的心理素质发展服务,就需要有一定的信息素质。因此说,信息素质也是人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的社会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8。因此,社会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内容。人的社会素质是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社会实践习得的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品质属性,它具有现实性和中介性,包括公民素质和职业者素质两个基本方面[4]28。在人的社会素质中,无论是公民素质还是职业者素质,都要有信息作支持,缺少对社会信息的认知、获取、利用和开发,人的社会素质就无从谈起。信息素质既是人的社会素质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素质养成的重要条件。因此说,信息素质是人的社会素质的核心内容,是人类不断创新的基础,也是信息社会人的核心素质。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经济性与人本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以空前的力量和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人的发展正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信息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公民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公民的信息意识,培养公民的信息情感,形成公民获取、利用和开发信息的技能和能力,全面提升公民的信息素质。在当今时代,信息素质教育具有经济性和人本性的特征。

所谓经济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经济特性和外在的经济价值,而对低成本高效益的追求则是经济性的现实诉求[5]125。信息素质教育的经济性是由信息素质教育对象的经济性和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的经济性所决定的。

人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对象,也是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劳动既是人谋生的第一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作为社会劳动的主体,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的素质的要求不同。农业经济时代,具有一定体力的劳动力就可以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工业经济时代,需要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术;知识经济时代,即信息社会,需要劳动者不仅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依然存在矛盾,这一根本矛盾直接导致主体人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而生的自利心和“求利”的动机与行为。“经济人”毫无疑问充当了主体的角色,并显现出明显的经济性[5]127。当今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的竞争,最终都表现为国民素质的竞争。国民一旦掌握了信息技术,形成了必备的信息素质,就能够很好地适当社会生产的发展要求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不仅能较好地谋生就业,还可以创造性地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其经济性是显见的。

信息技术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的经济性突出表现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信息资源的不可或缺性。信息技术的渗透性极强,正在迅速改变着经济发展格局和社会生活面貌,人类生产和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信息的获取、利用、开发和管理。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促使社会生产朝着自动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促进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大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增长牢固地转移到集约化的轨道上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产业结构的改变,第一产业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正向低能耗、低污染、高科技、高效益转型,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不断地提高,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所谓人本性,是指以人的需要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信息素质教育的人本性就是信息素质教育要以教育对象的需要为本、发展为本,这是由信息素质教育的对象性和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性所决定的。

信息素质教育的对象是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人的主体性集中表现在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自我过程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上。在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信息素质教育的对象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认识自身信息素质的状况,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积极参加到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知识、信息技术、道德要求加以认识、选择和重构,主动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并付诸于实践,利用所学的信息知识和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对象的主体性,就没有信息素质教育的成效。主体性是信息素质教育人本性的根本。

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很多,但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就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和本质关系的发展。所谓本质力量就是主体的能力,是人所特有的认识、控制和改造自然以及社会的力量。它不仅是自然界长期进化赋予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更重要的是社会进化,特别是实践发展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积淀,是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总和。人的本质关系是指人所具有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象性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以及主体能力的发挥所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和交往形式[6]30。人的发展意味着个体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以他控的方式累加实现的,而是个体通过自主建构实现的内在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改变着人的身体心理、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使人的生命得到不断的升华。信息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造就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

三、信息素质教育的经济性与人本性统一的策略选择

从人的发展经济学角度看,信息素质教育的经济性与人本性是辩证统一,经济性是人本性的基础,人本性是经济性的最终目的。信息素质教育的经济性和人本性的统一,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经济性与人本性的统一,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促进经济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信息素质教育目的

任何社会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信息素质教育也不例外。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具备较高信息素质的人。这样的人,首先应该是具有知识经济观念,掌握现代信息知识技术,能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难题,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人。这种“经济人”,不仅能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还能为个人带来经济利益。但这种“经济人”不应仅仅是为了谋生而生活于社会,更不应是“唯利是图”的人,而应该是有着高尚精神追求、注重自身发展的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是互为条件而促进的,社会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人的发展问题。“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产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7]217。“而个人的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8]225。可以说,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价值尺度,正是人类追求自身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在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素质教育的经济性与人本性,要求信息素质教育既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正当物质利益需求,又要以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

(二)选择适合经济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信息素质教育内容

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是构成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也是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包含信息素质的知识技能,又包含了信息素质的智力能力,还包含着信息素质的道德观念,它们共同构成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服务于信息素质教育目的、社会需要和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

社会对信息素质教育内容选择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信息素质教育所培养人才的需求上。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目的的载体,能有效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目标的教育内容才是有价值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水平不同,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不同,确定信息素质教育内容也会不同。比如在当今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和科技的生活化,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信息素质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更加强调内容的综合性、实用性、发展性。这是信息素质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的规律在教育内容上的表现。

教育对象对信息素质教育内容选择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制约上。由于人的发展早晚、发展方向、发展水平的不同,他们接受教育的能力和特点也会不同,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适合教育对象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原则,即教育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要处在教育对象“最近发展区”。为此,要加强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坚持现实性、综合性、发展性原则,做到信息技术与社会人文艺术、其他科学技术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核心知识与普通知识相结合,加强各学科、各阶段内容的衔接,实现教育内容的融合,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三)采用适合经济发展特点和人的发展特点的信息素质教育途径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目的和内容决定了信息素质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或专业教育,它的实施需要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才能发挥应有的成效。一是开设专门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并形成课程体系;二是在一般课程教育中融入信息素质教育,将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和其他学科教育内容融合起来;三是营造适合于信息素质培养的社会环境,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促进非正式活动的繁荣与发展[9]18。

在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中,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介,总是为相应的目的服务的,任何信息素质教育方法的选用,都是以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为依据,同时随着信息素质教育目的之调整、变化作相应的调整,从而有效地架起信息素质教育目的实现的桥梁。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的体现以及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原则的运用,也都需要通过恰当的信息素质教育方式方法建立起与教育对象的实践联系。因此,信息素质教育方法是信息素质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信息素质教育方法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方法的经济、实用上;也就是说,所选用的信息素质教育方法能够与教育内容相匹配,能够为教育对象所接受,能够让他们快捷、高效地掌握信息知识和技术,养成良好的信息品质。其次,体现在对象的适应性、差异性上,所选用的信息素质教育方法能从教育对象的发展水平、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出发,照顾到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能够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充分调动教育对象自身的能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对教育产生作用。为此,教育者在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中应深入了解和研究教育对象,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认识和发展潜能,为教育对象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和机会,促进教育对象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1]黄晓斌.美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及其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4).

[2]曾德良,张玉辉.论现代信息意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靖国平.教育与人的社会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5]王蓓蓓,邹国栋.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性[J].理论探讨,2008(6).

[6]杨谦.“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9]邱明辉,周均兵,郑川.大学信息素质教育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2).

猜你喜欢

经济性素质教育素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经济性探讨与分析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1)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600MW超临界机组热经济性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