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库恩的科学观对理论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2012-08-15杨青松周向华杨新华阳锡洲

关键词:库恩解释学范式

杨青松,周向华,杨新华,阳锡洲

(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410128;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410012)

浅析库恩的科学观对理论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杨青松1,2,周向华1,2,杨新华1,阳锡洲1

(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410128;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410012)

库恩的科学观是对自然科学史进行考察时提出的,但对心理学,尤其是理论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库恩的科学观使解释学方法纳入科学心理学范畴,为理论心理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其对范式的强调为理论心理学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对科学的“积累观”的批判,也使得理论心理学重新确立对实证心理学的指导作用,从而为理论心理学的复兴开辟了道路。同时,库恩科学观的相对主义和非理性特性以及研究者对其的滥用也会给理论心理学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库恩的科学观;范式;理论心理学

库恩是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他是西方科学哲学中历史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科学观,即把科学看作按照一套共有的“范式”所进行专业活动的科学共同体,并对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科学发展模式做了独特阐述。库恩的科学观提出后,几乎在所有学术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心理学家也不例外,表现出对其异常热情,这种热情到今天都没有消退[1]。那么,对于在当代心理学中处于衰微的理论心理学,库恩的科学观可能会产生哪些重要贡献,又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做一探讨,力图还原理论心理学在心理学科中应有的图景,同时也提醒对库恩的科学观应以批判性眼光来对待。

一、库恩的科学观概述

总体说来,库恩的科学观对整个科学哲学主要有两个突出贡献:一是其科学更迭理论;二是其提出的“范式”概念。在科学更迭理论中,库恩所讲的“科学”指的是“常规科学”,常规科学就是按照某个范式解决难题的科学活动。它的进步过程是这样的: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任何科学都遵守这样逻辑规律而向前发展[2]。库恩认为,科学发展不是靠知识的积累而是靠范式的转换完成的,一旦形成了新范式,就可以说建立起了新的常规科学,“一种范式通过革命向另一种范式的过渡,便是成熟科学通常发展模式。”[3]

范式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在本质上范式就是一种理论体系[4]。库恩认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3]范式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准则、方法和理论的总和,这些东西为科学家所内化而成共同信念。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范式:1.范式是一个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等构成的一个整体,它的存在给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纲领和指导;2.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先例;3.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认性[5]。显然,在库恩看来范式归根到底是一种理论体系,范式自身的突破必然导致科学的革命,从而使得科学获得一个崭新的面孔。

二、库恩的科学观对理论心理学的贡献

(一)对解释学方法的说明,为理论心理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库恩把范式看成是科学生产的手段和影响科学认识的重要因素,在科学内获得任何材料,都以对意义的“实际理解”为前提,这无异于承认科学认识、科学理解的“前见”与“前理解”,与哲学中的解释学殊途同归,这种解释学转向,从根本上动摇了以往的自然科学观念及科学说明理论,推进了整个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与科学主义思潮之间在方法论上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库恩关于自然科学解释学特征的阐释,对理论心理学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它有助于心理学中“说明”与“理解”从对立走向对话和沟通。科学心理学的实证方法并不能达到对心灵世界的纯客观说明,它只是一定时代、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对心灵世界的一种解读,其中必然渗透着理解。因此,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一样,都是人认识心灵的方式,是人与心灵、心灵与自身的一种对话,其价值在于使人类生存得更幸福、心灵更加和谐,而不在于对心灵世界的“真理性”说明。这样,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心理学性质就可以削弱实证主义在心理学中的霸权地位,从而认识到人文心理学并不比科学心理学更相对、更主观、更具有理解性,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长期以来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局面有望得到改观,这对寻求整合的西方心理学来说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次,它使解释学方法纳入科学心理学范畴成为可能。科学的对象是主体与客体的各种关系,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只有通过实践,在主客体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中,才能深入到现象或事物的内部去体验和把握事物或现象的意义,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是如此,理解不只是对认识物的反映,而且是心灵的创造。这样,库恩和现代解释学家们实际上确立了解释学不仅对于人文科学,而且对其它所有学科都具有普遍意义的见解。因此,科学心理学应放弃把实证方法视为心理学唯一科学方法的观点,消除对“理解”的偏见,将解释学方法纳入科学心理学,在库恩倡导的人性化科学的关照下,使科学心理学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实证方法为中心,从而达到对人的心理的真实的、透彻的了解[6]。

(二)对范式的强调,为理论心理学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心理学流派林立、理论繁杂以及研究项目杂乱无章,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心理学还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要统一的理论体系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未来的心理学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和理论建构,提高心理科学的理论水平。因为“理论心理学是从非经验的角度,以理论思维的方法对心理学的基本问题进行探索的一门学科。它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就像理论物理学、理论化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一样,是心理学学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7]

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来分析,实际上在冯特及冯特之前的心理学是理论的、思辨的。从冯特起,开始吸收实证主义精神,但冯特并没有排斥心理学的理论探索。从行为主义特别是从新行为主义斯金纳起,心理学开始严格地贯彻实证主义精神,为了排除心理学研究者的主观臆想,心理学开始严格地贯彻实证主义精神,主张只对行为进行客观描述,而反对进行理论构想和对方法论的哲学反思,排斥理论的研究,忽视了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从而给心理学带来三个明显的恶果:一是对人类心理的客观主义倾向;二是心理学严重的理论贫困;三是心理学发展前瞻性欠缺。可以说,心理学的理论贫困是造成当今心理学分裂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心理学缺乏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心理学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范式,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贯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缺乏一套独创公认的理论和范畴;由于缺乏正确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心理学家难以对积累的大量资料做出科学的概括,难以对心身关系这样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

库恩的范式论动摇了心理学中实证科学观的方法论根基。库恩认为“范式”就是某一科学家集团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他们有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了一种共同的科学传统,规定了共同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人们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总是在一种的“范式”制约下进行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依据并不是经验事实,而是处于某个“大理论”核心并代表该“大理论”的根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这些观点为心理学家从事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理论心理学的复兴扫清了道路。

(三)对科学积累观批判,使得理论心理学重新确立对实证心理学的指导

以前的心理学家相信,心理学的“真知灼见”来源于经验,因而专注于从对证实经验的归纳上进行理论的作坊式的零敲碎打,抛弃了从非经验的、思辨的角度对心理学的理论探索。这种科学的积累观认为,应从经验的积累中构筑理论大厦[8]。库恩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范式已经不再是经过实证研究后的积累总结的产品,而是一种“先在的”观念,“如果没有至少是某种隐含的,使人可进行选择、评价和批评的信念,任何一部自然史都无法得到解释。”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这种先在观念,任何一部自然史都是无法得到解释的,所以范式和理论应先于观察,范式和社会文化决定研究者观察的方式,因此,理论的发展应先于实证研究的发展,这一观点使得心理学家认识到理论研究的重要性[4]。

心理学为树立自己的科学形象而力图与哲学划清界限的同时,也将思辨驱逐出了心理学,这导致了理论心理学的衰微和心理学理论建设的虚弱。事实上,思辨对理论心理学尤其必要。理论心理学是从非经验的角度,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类比、假设、抽象、演绎或推理等多种理论思维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索,对心理学学科本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的学科[8[9]。通过思辨式的理论思维,我们就可以对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从而逐渐完善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彻底扭转心理学理论建设贫乏的现状[4]。同时,当理论心理学的成果,如对“人的本质是什么?”“身与心的关系如何?”“如何整合面临分裂的心理学?”等的思考结果,成为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范式”以后,又会反过来影响和指导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成为指导观察的“理论”,从而使心理学的各种研究少走弯路。这对面临本土化实践和“整合”实践的现代心理学来说,其意义是深远的。

三、批判

库恩的科学观一方面积极推动了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理论心理学带来消极的影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科学观中对科学知识界定的主观性、相对性、非理性[10]。如,其所倡导的范式论中相对主义的倾向:其一,任何理论和范式都只是科学家共同体某种心理信念的反映,是对现实客观世界一种主观解释和说明,根本不存在所谓客观真理;其二,范式论中“不可通约性”观点,按照不同范式,个体之间对同一事物理解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对同一概念彼此不能互译。很显然,他的范式论否定了范式中所具有的真理性,同时“不可通约性”的提出可能导致不同心理范式之间疏远和隔离,加剧心理学之间的分裂,不利于理论心理学的发展。此外,库恩的科学观在心理学界引发的热潮,其更可能源自研究者对其误解和滥用,正如高申春所说的一样,其对心理学和历史的理解并没有实质上帮助,只不过有了它之后,讨论变得更加方便,有时还会演化为范式在理论心理学中滥用,从而使得理论心理学失去思想的动力[11]。

(注:该研究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JK08AZC004;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改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DB2011161)

[1]叶浩生.库恩范式论在心理学中的反响与应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9):31-35.

[2]易芳.库恩理论的两种解读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93-99.

[3]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

[4]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7.

[5]陈兰芝,仇永民.库恩范式视域下的问题观及其认识论意义[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1(4):38.

[6]郑发祥.库恩范式论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J].宁波大学学 报(教育科学版),2003,25(4):23.

[7]范兆兰,叶浩生.实证主义的衰落与理论心理学的复兴[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1):66.

[8]叶浩生.理论心理学辨析 实证主义的衰落与理论心理学的复兴[J].心理科学,1999,(6):78.

[9]Kukla Anon empirical issues in psycholog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9,44(5):785.

[10]黄家裕.对库恩科学观的两个批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5):56-59.

[11]高申春.范式论心理学史批判[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9):29-33.

猜你喜欢

库恩解释学范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布莱克·库恩
李永刚著《历史主义与解释学》推介
“生活转向”的解释学意图
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内在话语
库恩集团收购蒙大拿公司
朱熹《孟子》学的解释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