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2012-08-15陈松泉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心理大学生

陈松泉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陈松泉

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心理

一、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就业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由于现实生活事件等因素引起的心理冲突,并因此而出现的不良情绪反应。当前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条件下,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就业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焦虑。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前夕都会产生就业方面的心理焦虑,尤其是非名牌大学的学生。择业之前莫名的、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焦虑,担心自己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择业过程中,又会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择业之后,则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是不是最理想的;而在临近毕业仍未找到工作单位的大学生,就更会出现严重焦虑不安的情绪。

中国社会调查所2009年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一千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约七成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有五成的受访者对未来的就业前景表示非常焦虑。这种状况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自卑。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些大学生缺乏自信心,看不起自己,自惭形秽。在择业过程中过低地评价自己,没有主见、不知所措、退缩,不会推荐自己,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自信心、自尊心受到损伤会加重胆怯和自卑。特别是一些认为自己的专业不好、学历层次不高、成绩不佳、能力不足、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而又缺少社会资源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自卑。

3.抱怨攀比。有些大学生看到一些在学校不如自己的同学找到了比自己好的工作,往往会产生抱怨,抱怨社会存在不公,抱怨家长无能,抱怨缺少社会资源。在择业过程中,有些大学生常常会互相比较,看到别人找到的工作比较理想时,不能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盲目攀比,心理不平衡。结果在就业的道路上缺少了豁达的心态和自立,不仅使更多的时间浪费在怨天尤人中,也使就业变得更加艰难。

4.高估虚荣。有些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佼佼者,自视满腹经纶、学已所成,盲目孤傲,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就业目标指向公务员,指向大城市,指向高报酬单位。在理想就业地点选择方面,北京、上海及东部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仍然是毕业生的首选。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倾向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好并且福利待遇较为优越的地区和单位,对一般用人单位不想屈尊,对基层单位不屑一顾,对边远地区心存疑虑。当理想的择业观不能与现实对接时,往往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也不利于更好地就业。

二、产生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个体心理素质差异等主观原因。

1.严峻的就业形势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据我国教育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有413万人,而2007年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9%。2010年我国有631万大学生毕业,2011年有660万大学生毕业,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虽然国家不断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但供求矛盾仍然较大。2011年6—7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首选)的调查结果显示,2011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69.1%,低于2010年的76.1%[2]。这说明社会所能提供给大学毕业生所需的就业岗位的数量,还不能满足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大学生找工作或找到自己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2.实践性社会需求与理论性培养难以契合使大学生自感缺乏胜任力而引发心理问题。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模式以及课程设置上,目前由于信息不全面以及缺少宏观调控等很多原因而与市场需求不能很好对接。比如在培养目标上,研究型、复合型、高级应用型的目标定位以及学校的师资条件使很多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多是强化了理论课,而实践课、实验课相对缺乏;多是强化了知识体系,而沟通、协调等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相对缺乏。面对成熟型的、应用型的社会需求,使更多的大学生越来越感到缺乏胜任力,由此容易引发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3.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定位偏差引发心理问题。伴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伴随着“包揽就业”向“自主择业”的转化,大学生及家庭并未同步做好准备。因此多数大学生期望值过高,总是把择业目标定在条件优越的大城市,福利待遇高的机关、事业单位,或高起点、高职位、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的大公司、大企业,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地区和基层单位,结果很难找到工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思考并解决理想与现实、生存与就业之间的现实问题,不能很好地调整过强的职业声望意识,纠正过高的定位偏差,不但错过身边很多就业良机,也会在择业过程中感到十分迷茫而造成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引发种种心理问题。

4.世界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尤其是个体心理素质脆弱者易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不仅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剧烈的时期。由于这个时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或不完善,情绪不稳定,又面临着许多重要的人生课题,会遇到各种成长中的困惑和矛盾,较易受环境影响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而且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不同,对于那些具有易受暗示、易被环境干扰、易片面地看待问题、情绪强度较大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大学生,在面对当前学业、就业等巨大压力时,他们的心理负担更重,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引发心理障碍。

三、克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对策

1.引导大学生理性定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择业观。学校、家长、社会都要引导大学毕业生从实际出发,正视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理性定位。客观环境在一定条件下我们无可选择,它会伴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完善,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采取适合而理性的方式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事实上,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本是一种社会进步,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对大学生选择权、发展权的一种尊重。只是大学生目前要面对艰难的就业现实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社会需要,降低过高的期望值。要勇敢地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终生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阶段性目标,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包括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为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位置奠定基础。

2.帮助大学生解读自己,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己有多种渠道,但教师、专家的评价更有信度。学校应组织专业教师、心理工作者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非智力心理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通过不同的途径、分阶段地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3.开展就业心理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效克服各种心理问题。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机构学校,应该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定期举行专题心理讲座和辅导,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传授学生就业的具体方法、技巧以及合理地疏导因挫折而产生不良情绪的方法;通过开展团体心理活动,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就业需求和就业压力,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4.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心理辅导与治疗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要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由家庭、社会中间组织乃至政府协同参加的支持网络,从而对社会资源进行协调,对促进就业与加强心理辅导进行设计,对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疗,推动大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发挥联动作用,共同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B849

A

1008-8520(2012)04-0094-02

北京大学)

[责任编辑:赵延民]

猜你喜欢

毕业生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心理感受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