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保温护理在婴幼儿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2-08-15曾永峰陈丽菊梁海英丁红艳刘才堂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全麻婴幼儿体温

曾永峰 陈丽菊 梁海英 丁红艳 刘才堂

广东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手术室 东莞 523110

综合保温护理在婴幼儿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曾永峰 陈丽菊 梁海英 丁红艳 刘才堂

广东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手术室 东莞 523110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在婴幼儿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全麻手术的婴幼儿患者,针对不同个体患儿的体质,通过采用调节室温、输液加温器、循环水温毯和充气升温毯等综合措施对患儿进行术中保温护理。结果68例患儿均安全度过手术,未发生因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结论术中应用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可以对手术的婴幼儿患者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可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了并发症及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综合保温;护理;婴幼儿;手术

体温是反映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报道50~70%的全麻手术病人会出现低体温,是麻醉和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1]。婴幼儿机体对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在全麻手术中,更容易出现低温。因此,维持婴幼儿手术患儿术中体温稳定,减轻患儿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有着非常现实的临床意义。我们通过综合保温护理措施,预防婴幼儿全麻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围手术期低体温,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2009—2011年68例全麻手术的婴幼儿患者,男43例,女25例;年龄0~3岁,平均(1.1±0.3)岁。中估计手术时间>1 h者。心脏手术12例,消化道畸形手术1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11例,先天性肛门闭锁II期肛门成形术9例,肠套叠复位和(或)肠切除手术5例,嵌顿疝复位加疝囊结扎手术20例。

1.2 方法 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入室后开放静脉,常规监测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放置温度探头至前额或直肠下端,持续监测的温度作为机体核心温度,同时维持手术室温度在22℃~24℃。预先在手术台上平铺循环水变温毯,连接循环水箱,设定水温为39℃,同时患儿所输液体输液加温器,腹腔冲洗液全部经保温箱设置为40℃保温处理。术中根据核心温度来调节循环水变温毯的温度,直到手术结束。12例先天性心脏手术患儿加用了充气升温毯进行术中保温护理。记录患儿入室时、手术开始时、手术后30min、手术后60min、手术后90min的体温。记录输液量、术野冲洗液温度和冲洗量,关闭吸入麻醉气体到拔管及清醒时间。术后送至苏醒室记录患儿有无寒颤,并记录1次体温。

2 结果

68例患儿均安全度过手术,未发生因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本组病例各时段记录的平均体温如下:入室时(36.6±0.5)℃、手术开始时(36.5±0.4)℃、手术后30min(36.8±0.4)℃、手术后60min(36.9±0.3)℃、手术后 90min(36.8±0.4)℃。应用SPSS 13.0软件,各时段的计量资料均与入室时数据比较,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时段比较结果为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人体温度调节系统通常保持机体核心温度在37℃左右,然而在手术中,由于人体温度调节系统受到麻醉的抑制、手术室低温环境、体表体腔暴露和输入低温液体等的影响,核心体温在全身麻醉的第1个小时将降低1.0~1.5℃。术中低体温(<36℃)相当常见,有报道轻度低温发生率为50%~70%。中度低温(32~34℃)病人生理功能下降,然而在数小时内通过某些干预因素可使体温恢复;重度低温(<32℃)则是一种对生命极具威胁的状态[2-3]。低体温可导致寒战、耗氧量增加、代谢异常、凝血障碍等;术中出血量增多、心功能异常、心室颤动甚至死亡[4]。

本组资料显示当室内外温度<18℃时更容易出现围手术婴幼儿体温下降。虽然本组资料中未出现病理性低温病例,可能因手术时间较短,消毒暴露时间不长,但体温下降和低温仍不可不防,特别是冬季更应做好术中体温监测,防止术中体温下降幅度过大。手术间内温度控制要适宜,并采用综合性保温措施,才能使患儿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比较差,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汗腺发育不全,所以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产热和散热容易发生不平衡,所以体温容易波动。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年龄越小,这种调节能力就越差。尤其是新生儿,皮肤脂肪薄,肌肉不发达,运动能力弱,所以体温调节功能更不稳定。在全麻手术中,婴幼儿容易出现低体温[5-6]。维持手术中患者的正常体温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需要提醒我们注意的是:在采取各种方式预防低体温的同时要预防体温过高,无论高体温或低体温都会给患儿带来严重危害。因此术中要严密监测体温变化,维持正常体温。

针对婴幼儿的特殊生理状况,在全麻手术中对不同个体可采用综合的护理对策:(1)室内温度调节:手术室温度应控制在22~24℃较为适宜,新生儿需更高达27~29℃,同时保持湿度在50%~70%。(2)输液加温:用恒温箱或水浴箱加温液体至32℃~35℃,可减少体热丢失。但术中小儿输液量不大,所起作用有限。输入的液体温度不宜超过37℃,以免血管损伤。(3)手术薄膜皮肤覆盖:如手术薄膜能较好地减少蒸发、对流散热。对于手术野较大、手术时间长者有很好的辅助保温作用。(4)循环水变温毯:连接循环水箱,设定水温为39℃。(5)空气加温毯:采用加热压缩空气以热交换的方法对患者的背部和包裹部位进行加温,为目前较先进、效果较佳的术中保温方法,体表覆盖面大,但造价较昂贵。在全身麻醉期间患儿有气管插管者可通过测量食道温度、前额皮肤温度、直肠温度等部位进行体温监测。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对于手术的婴幼儿是非常必要的,低体温的预防重于治疗。针对不同病情个体的婴幼儿,术中应用相应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可以对手术的婴幼儿患者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持续监测体温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就能够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了并发症及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1]Beilin B,Sharit Y,Razumovsky J,et al.Effects of mild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on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J].Anesthesiology,1998,89:1133.

[2]张囊月,朱君字,彭延增,等.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76-178.

[3]Withecs J.The elective re-warming of postoperative canidsc patients[J].Nuts Tunes,2005,101(24):30-33.

[4]陶永红,孙荣,王倩.系统性保温措施对减少腹腔手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00-701.

[5]陈云超,温秀芬,张晖,等.围手术期不同体温对婴幼儿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408-1410.

[6]游金华,李桂梅,刘冬凤,等.综合温度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1):223-224.

R473.72

B

1007-8991(2012)04-0128-02

(收稿 2012-02-15)

猜你喜欢

全麻婴幼儿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