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2-08-15李艳梅李亚玲赵秋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肢体气管脑出血

李艳梅 李亚玲 赵秋红

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漯河 462000

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李艳梅 李亚玲 赵秋红

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漯河 462000

脑出血;观察;护理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变,起病急,变化迅速,病死率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尤其重要。

1 临床资料

本组82例,男58例,女24例;年龄34~82岁,平均56.2岁。均以脑出血在我院住院治疗。

2 临床观察

2.1 意识状态 本组病人无意识障碍18例,52例发病时意识清,逐渐出现意识障碍,12例病人在发病几分钟内即有昏迷,表示出血量大或者破入脑室系统。在CT检查后得到证实。

2.2 呼吸 脑出血病人由于血肿压迫,使呼吸中枢受到损害而出现异常呼吸。需要观察呼吸节律、频率有无改变。患者出现不规则呼吸,如潮式呼吸或叹气样呼吸,表示病情严重,该组有6例病人由于出血量多呈不规则呼吸并很快死亡。

2.3 头痛、呕吐 病人发病后由于颅内压增高常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应密切观察呕吐物的性状、色、量,准确记录,如呕吐物为咖啡样物,出现应激性溃疡,表示病情危重,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2.4 瞳孔 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应是否灵敏,这些可确定损害的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如果一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加重,则表明脑水肿加重,多提示脑疝形成。

2.5 肢体感觉运动情况 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肢体运动障碍,障碍的程度,如有无进行性加重等,一侧脑干出血可导致同侧周围性面瘫,及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3 临床护理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出血病人多伴意识障碍,病人咳嗽、吞咽反射均减弱或消失,因此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容易阻塞呼吸道,甚至窒息,危及生命,故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如舌后坠影响呼吸,可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插入气管导管,吸氧以1~2 L为宜。如呼吸不畅,缺氧时应准备气管切开,定时翻身拍背,以1次/2~4 h为宜,吸痰时将管尽量深入气管,以便彻底吸痰,同时应避免损伤气道黏膜。因剧烈咳嗽可引起血压的骤升骤降,导致再出血的可能,加重病情,胡家正等认为剧烈咳嗽是导致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因素[1],故应尽量避免引起病人剧烈咳嗽,我们的做法是先由下向上拍背,然后用一次性吸痰管轻轻插入气管刺激病人1~3个咳嗽动作,然后将导管退出,待痰液咳出时立即转动吸痰管进行吸引。

3.2 体位 脑出血病人应保持病室安静,发病前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30°~45°,尽量减少搬动,以防止再次出血。神志清醒者应半坐卧位,以利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如果患者躁动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但不能过大剂量,以免影响意识的观察。

3.3 饮食护理 对昏迷病人,48~72 h后应插胃管行鼻饲,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高热时应补充水分,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给予物理降温。头部持续物理降温是降低脑细胞代谢,保护脑组织的有效措施[2]。

3.4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为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生理盐水口腔护理3次/d;对留置导尿病人,碘伏擦洗会阴部2次/d,生理盐水冲洗尿道口,每日更换集尿袋,更换尿管1次/14 d。由于病人长期卧床自己不能翻身和下床活动,为预防压疮,应给病人使用气垫床,每2 h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同时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由于患者卧床过久肌张力减退,肌肉很快出现萎缩,另外也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因此应帮助患者作关节伸屈、外展、松拳握拳运动。抬高下肢1次/4~6 h,20min/次,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锻炼完毕应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将下肢支起以防止足下垂。

3.5 心理护理 脑出血病人平时身体健康,一旦瘫痪在床心理难以承受常出现烦躁恐惧感,护士应耐心给予安慰,告诉病人要树立信心,保持情绪稳定,有些病人经过治疗是可以恢复的,对于失语患者应积极帮助其练习发音、进行语言功能锻炼,并指导病人家属也积极参与,若病人焦虑,抑郁症状重,可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缓解症状。

4 结果

本组病例在经过脱水降颅压、镇静、防止再出血、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止并发症、早期康复锻炼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治愈30例,死亡6例,转脑外手术8例。

5 体会

通过对本组82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我们深刻体会到认真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早期发现和处理脑疝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关键是护理中要严密观察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抢救,才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也很重要可使脑出血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胡家正,任秀华,李远碧,等.高血压脑出血的基础与临床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14(10):22.

[2]张鸿敏,赵爱玲,杨秀琴,等.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6,17(8):47.

R473.74

B

1007-8991(2012)04-0135-02

(收稿 2012-02-16)

猜你喜欢

肢体气管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