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简析新闻播报的播、说、评、演四种形式

2012-08-15吴小强

关键词:样态角色定位新闻节目

吴小强

(北京市 通州区广播电视中心,北京 通州 101100)

新媒体的出现让新闻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广播、电视、报纸已经不是新闻传播三足鼎立的格局,但是,传统媒体依然有着它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广播电视新闻,依然是新闻传播的主要正规途径,它的优势在于权威性。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穿针引线、承上启下作用至关重要,甚至有些主持人已经成了一档新闻节目的标志,所以,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也就显得非常关键了。新闻播音样态呈现多样化发展格局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节目形式日益丰富,受众需求越来越高,也就造成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要随之变化;从宏观上讲, 新闻播音主体角色定位要与社会发展、媒体功能相适应; 从微观上讲, 新闻播音主体角色定位要与节目定位相协调。新闻主持人播音样态的变化要从多方面考虑: 首先, 它受稿件的内容、内涵、语境以及社会影响力等的限制并随之发展变化;其次,从新闻播音主体层面看,它是主持人主体性特征的凸显和外化表现,表达的空间不同、形式不同直接导致播音样态的变化;最后我们说, 新闻主持人的身份已经越发分散化, 从过去单纯的“党和政府喉舌”, 发展到传达政策、沟通桥梁、再到百姓朋友、某领域专家、评论员、支招解招的知心人等等,新闻节目主持人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身份,而是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

一、新闻播报的四种形式概述

角色,即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然而我们所说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表演实际上是在演“自己”,是一种“非角色”的表演,广播电视新闻主持人在播音工作过程中,大多是以真实的身份出现的,他们“面对面”地与受众传达资讯、传递情感。这就要求新闻主持人要摆正位置、认清“自我”,充分调动“话语意识”,维护本体安全。近年来,很多新闻节目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而采用另类的编排形式,甚至是夸张的播报、讲述方式,他们大多站在一个百姓的视角和立场上评说一个新闻事件,人们习惯地把这种体现人文关怀的新闻叫做民生新闻,类似的节目也已经是铺天盖地。而有些节目之所以被人记住了,很大程度上缘于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一个主持人的独特风格炒火了一档新闻节目,这也让更多的业内人士开始关注新闻节目的播报风格。目前来看,新闻播报大概可以分为:播、说、评、演四种方式,然而,在各种看似讨好、讨巧的播报中,有的主持人却出现了角色错位、甚至错乱的现象。

二、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及发展

(一)播新闻一统天下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例,这种传播形式是我们较早接受的一种新闻节目,而当年的罗京、邢质斌等人播音风格更是深入人心。《新闻联播》大概是融时政类、经济类、民生类、社会类等各种新闻资讯于一炉,人们称之为联播体。而作为各地方台,受信息渠道、人员数量、栏目经费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创办非常专业化的新闻台或者新闻频道,因此,很多聪明的地方台采取了整合新闻资源的方式,借助报纸、网络新媒体等资源烹饪“新闻大杂烩”,这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同时也是明智的选择。然而,这“新闻大杂烩”的烹饪也要讲究个调理、步骤和方式、方法,而且这也是这道“新闻大餐”好吃与否的关键因素。有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播也播不像,说又说不清,还美其名曰这是“播说结合体”,殊不知,播与说是不同的主持形态,语言风格不同,语气节奏不同,给人的感觉也是完全不同的。要播就要字正腔圆、严肃认真,要说就得亲切自然、娓娓道来,而播与说不是随意、随性而来的。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播新闻是传统的形式,而说新闻才是当下的流行趋势,认为现在的新闻传播应该用生活化的语言和语气。事实上,新闻播音不是这么简单地定位的,并非所有的新闻都能说着播,比如:领导调研考察的时政类新闻,一些非常严谨、用数字立意的经济类新闻,还有像国际间的交流活动等等,都需要主持人以客观的语气、严肃认真地播报,这样才能体现出该条新闻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客观性,如果此时以说新闻或所谓的“播说结合”的形式来表现,则难免会给人不伦不类、矫揉造作、甚至空虚无力之感。

(二)说新闻异军突起

说新闻,由于这种表现形式亲切、自然,受众易于接收,所以近些年说新闻类的广播电视节目遍地开花,其中影响力最大、效果最为突出的要数北京电视台《第七日》和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准确、生动、略带调侃地传达消息、答疑解问,特别是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大事小情的时候,给人以邻家大哥(小妹)一样的亲近感,这在联播体占据主新闻阵地的时代,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一种全新的、且效果良好的新闻传播形态出现后,必然会引起争相效仿,这也是当今广播、电视界的一大弊病。

(三)评新闻大势所趋

近些年,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1+1》为代表的评论类新闻节目社会影响力很大,这种就事论事的节目形式受到了业界的重视,同时也诞生了很多像白岩松这样的评论员型主持人,广播电视的评论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了,毫无例外,还是简单地“克隆”。很多时候,相同的新闻事件在不同的媒体报道中产生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网络新媒体以其速度快、评论相对自由的优势,抢夺了广播电视的一大批受众,所以广播电视评论新闻类节目的生存现状很令人堪忧,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这就要求从业者要抓住广播、电视平台权威、正规的优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选择不同的新闻点和面,评论出独具匠心的观点和见解,以此来吸引大家的关注。而有些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则是大量地下载网络上的优秀评论。

(四)演新闻的探索

如今,在收听率、收视率的刺激下,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已经面临发展瓶颈,为了吸引大家的耳膜、眼球,有些地方台创办了演新闻的节目。节目中主持人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具有演员表演的功能,往往是两个或者多个主持人演绎不同的当事人,把新闻事件的背景、原因、经过、影响等环节直观地呈现在演播室里,这种表现方式大多以民生、社会类新闻为主。可是现实中,主持人很少有专门学过表演的,如果盲目跟风抄袭,毫无表演基础的主持人在那里僵硬地做着表演,最终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演新闻是一种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褒贬评价,但是在节目中一定要向受众事先有所交代,否则难免会闹出笑话。

三、主持人是新闻节目的支点

综上所述,如果给新闻主持人归类,大致可以分为:播报型、播说型、评说型、演绎型四类,每一种类型的主持人都有各自的特色以及适合的新闻内容。 从时间纬度看, 每一种播音样态都在变化着,通俗地说就是新闻主持人一直在朝着更加亲切、更加自然、更加丰满、更加真实的方向发展, 因为在各类节目中社会角色组成比例不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促进了多种播报样态的形成。一个优秀的新闻栏目,必然会有一个或几个标志性的、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作支撑,同样的新闻内容由于不同的节目形式,就可以做出不一样的播报效果,产生的新闻影响力也会有所不同,这就体现出了主持人在新闻节目中的支点作用。

一般来说,传统播报型主持人字正腔圆,严肃认真,声音洪亮,给人以权威感,不足之处是表情单一、正而不活,此种样态适宜时政类新闻节目,现在的典型代表人物《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李瑞英、王宁。

播说型主持人大多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略显随意的装束,个性浓郁的神态为标志,他们在自我表达过程中非常注重情感运用, 用声音形象传递个人感受, 表达媒体态度和观点, 播说型主持人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很亲近,没有距离感,此种样态适宜以社会、民生类新闻为主的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等节目。

评说型主持人是目前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趋势,有时候他们还要担任评论员、专家、学者等等多种角色。首先,主持人对新闻事件要了解得非常透彻,这就要求在上节目之前必须与编辑、记者多沟通、多交流,加强平时的学习,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跟上时代节奏。其次,评说型主持人除了讲述新闻内容之外,还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延伸新闻之外的历史背景、社会影响等等,其实评说型主持人不需要靓丽的外表、洪亮的嗓音,但是一定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捷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央视《新闻1+1》的评论员白岩松,在评论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可以很自然地把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呈现于节目之中,他的身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所以在众多同行当中脱颖而出。

演绎型主持人除了是一名主持人,还应该具备演员的素质,准确地说他们应该叫“新闻类小品演员”,只有具备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拥有驾驭现场的能力和扎实的演技,才有可能把演绎新闻的形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四种类型新闻主持人在节目中呈现出来的形象不同,合适的栏目类型也不一样,要准确地认识岗位特性和每个人的长短所在,正确地处理主持人形象与新闻类节目的关系,实现二者的统一,这样才能办出精品名品节目。

四、新闻主持人的责任、作用

从符号学意义讲,新闻节目主持人,其形象(包括语言形象和屏幕形象)已经不仅属于个人,还扮演着一种社会角色。在社会层面,新闻主持人代表多重涵义:一方面,他具有唯一性,主持人首先是个人,然后才具有其他的职能身份,一个具备主体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主持人才是立体的、有感染力的,否则他传播出来的信息必然会缺乏真实性、生动性、针对性。另一方面,新闻主持人又不仅仅是自己,还代表着一个媒体,代表着一个栏目,更代表着党和一级政府,所以,责任非常重大。新闻主持人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而备受瞩目,作为公众人物要客观清醒认识自己的身份,要肩负新闻工作者和文化传承者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既要积极、阳光,又要低调做人,更要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谦虚谨慎,追求德艺双馨,同时还要自觉树立良好的形象,维护媒体公信力。在此也希望相关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正确认识新闻主持人形象的深刻涵义,让这只队伍保持创造性,体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能够为大众提供优秀的新闻节目是每一个有志向的媒体人的愿望,主持人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此,也希望新闻从业者重视主持人的岗位,发挥好新闻主持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新闻传播水平的目的。

[1]应天常.节目主持艺术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16.

[2]海霞.电视新闻播音主体的自我解放与角色定位[J].现代传播,2007(3):84-85.

猜你喜欢

样态角色定位新闻节目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新样态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