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健康教育在骨科老年患者的运用体会

2012-08-15徐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骨科护士病人

徐丽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骨2科 武汉 430200

围术期健康教育在骨科老年患者的运用体会

徐丽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骨2科 武汉 430200

目的 促进和维护骨科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方法 对76例骨科老年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适应性强,能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护理。结论 在骨科老年患者中进行围手术期合理化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满足了层次不同的手术患者对健康的要求,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更有效地提高手术质量及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骨科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也在不断进行改进。对骨科老年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中一项重要内容。指导患者如何正确面对和适应手术,减轻手术痛苦、焦虑,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手术信心,达到尽早康复的目的[1]。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09—2011-06在我院手术的76例骨科患者,男45例,女3l例;年龄60~72岁。大学以上5例,高中以上8例,初中以下63例。职业:退休工人20例,农民42例,干部5例,自由职业者9例。

1.2 护理

1.2.1 入院适应期:在患者入院当日,责任护士使用尊称主动接待患者,作自我介绍,告知主管医生、科主任、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入院须知、陪客制度、同室病友,尊重患者人格,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护士着装整洁、大方、得体,言语得体热情,将临床医学术语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恰当应用地方语言,进行护理健康教育。老人对疾病的体验往往不可能象青年人那样讲述得很清楚和具体,所以护士不可能等待病人的主动反应,必须仔细检查病人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详细收集有关老人的病情资料以利正确估计病情,做出正确护理判断和采取正确护理措施[2],缩短护士与患者间的距离,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安心住院,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老年人骨折后多会出现紧张、焦虑、悲观、痛苦等多种情绪反应。主要担心疼痛和发生意外,也常产生错觉和幻觉以致出现幼稚的、类似孩童的思维。病人住院后不由自主地对医院环境、病室环境、病友之间的问题,以及医院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态度问题作比较。骨科老年病人骨折后,身体虚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常产生依赖心理,一切都希望得到照顾,希望被儿女理解,期望得到支持的力量。对新人院的老年病人,不管是离开老伴还是离开儿女,护士都要以高尚的护理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和关怀照顾,要以和善、亲切、微笑的面孔去亲近和接触老人,对老人可通过微笑、按摩、功能锻炼,使其感到满足,树立患者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1.2.2 术前认知期:患者因为手术的未知因素,会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的应激心理反应。为了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笔者采取以下护理措施[3]:①护士及时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相信护士。②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病人的治疗经过,详细向病人做有的放矢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自己疾病的常规治疗和手术方法。③提供合适的时机让患者与手术成功者交流,增加其安全感。④调动亲友的力量,在生活上关心爱护病人,可使病人增强与疾病抗争的信心。

1.2.3 术前指导:医生通知手术后,责任护士应在术前24 h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向患者做术前指导,主要内容为简单介绍手术概况及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安全性,使其心中有数,增强治疗信心;同时详细通俗地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及每项操作的理论根据,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活动,帮助患者建立符合围术期护理要求的适应行为。对于精神紧张、夜间入睡困难者,可适量给安眠镇静药,保证充分睡眠,使其以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1.2.4 术后行为改变期:手术后的患者基本消除了对手术的恐惧感和猜疑,思想、注意力逐渐转到关注手术效果、术后治疗和因手术创伤造成的不适以及并发症等方面。我们从手术日起继续强化术前知识,并指导患者的健康行为按术前教育的健康方向发展,提高患者术后配合能力,该教育强化期一直持续到患者行为向健康方向发展。

1.2.5 康复指导:指导老人接受饮食治疗,老人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有各自的生活饮食习惯。护士应根据老人疾病的不同阶段,在饮食上予以指导,让其接受。骨折早期老人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为主。多安排些含水分多、易消化、无刺激的清淡食物,如瘦肉、牛奶、鸡蛋、鸡汤、鲜鱼、青菜、水果等。主食可吃稀饭、面汤,尽量采用少量多餐法以利消化吸收。忌食油腻、生冷、煎炸食物。骨折中期:宜食高蛋白及富含铁、钙的食品,如猪肝、瘦肉、牛奶等。骨折后期,由于老人卧床的原因,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佳。大便秘结,所以要吃些纤维素多的蔬菜,如芹菜、白菜、水果、香蕉、苹果、梨等,鼓励病人多喝水,以防大便干燥。

1.2.6 指导老人功能锻炼:老人由于骨折引起疼痛往往对功能锻炼产生抵触心理,为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同时耐心地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向病人介绍清楚。功能锻炼应按持之以恒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同时注意安全,克服急躁或恐惧心理,使老人明白只有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才能恢复良好的功能。开始可先帮助老人进行远端关节活动,并逐渐地增加次数和幅度,待达一定程度后,再开始进行近端关节和肌肉活动,循序渐进,以促进老人早日康复。

1.2.7 出院前自我保健期:在患者病情稳定或康复出院时,责任护士进行饮食、休息、预防疾病复发知识的宣教,强调定期随访的时间及必要性。

2 结果

通过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情绪稳定,环境适应好,接受能力强,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3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1例,经护理和康复训练,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治疗护理满意度97.4%,无投诉,术后均恢复行走功能,生活能自理,恢复效果:优57例,良18例,差1例。术后随访: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

3 讨论

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应对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评估,使患者对健康教育感兴趣并能产生实际作用。护士在指导过程中应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患者易于接受[4]。随着我国老年社会化,老年人发生骨折的概率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骨科、麻醉等技术的发展和骨科器材的不断改进,老年骨折手术适应证随之放宽,手术治疗已成为大势所趋,其优点是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对老年骨折的治疗应持既积极又慎重的辨证态度,术前严密观察病情,有效进行心理护理,积极控制原发病症,创造有利手术条件,能避免长期卧床牵引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术后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对策,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镇痛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同时在术后护理工作中早期开展康复功能锻炼,既能充分发挥患者的潜能,又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总之,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健康教育是保证老年骨折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只有运用科学方法,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加强与医生、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和机体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李捷,温淑艳,李雪娟,等.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89.

[2]张丽琼.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青海医药杂志,2005,35(9):40-41.

[3]陶辰.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护理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8,28(5):78.

[4]战淑波.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8):148-149.

R473.6

B

1007-8991(2012)05-0139-02

(收稿 2012-03-13)

猜你喜欢

骨科护士病人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谁是病人
病人膏育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