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2012-08-15韩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危险

韩新

河南沈丘县人民医院 沈丘 466300

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韩新

河南沈丘县人民医院 沈丘 466300

目的 分析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 对助产士工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实施。结果 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接触产妇的血液、体液、被手术过程中的锐器所伤及心理压力等有关。结论 加强防护措施后,提高助产士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2000-03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报告显示,每年有60~80万卫生从业人员被针刺伤或经皮肤受到感染,护士是受伤害的主要群体[1]。助产士是医院从事特殊专业护理的群体,助产士的工作关系着母子的健康,致使助产士工作压力巨大,社会责任明显,且要每天面对物理、化学等有害刺激,与血液、羊水、分泌物等接触,令助产士成为当前医院的高危群体。如何提高助产士的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已成为本行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对医院产房助产士的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报告进行简述。

1 助产士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分析

1.1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因素,常见妊娠合并乙肝、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羊水、体液,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助产士在待产中为产妇按摩、阴查、会阴擦洗时,如接触病人前后洗手不认真或手上有创伤不戴手套操作,就有被传染的危险。在分娩过程中进行会阴保护时,由于羊水涌出,常会溅到脸、鼻、眼、口腔部位,也有被传染的可能。生物因素以意外损伤最为多见,分娩过程中使用的锐利器械,如刀、剪、针等的意外刺伤皮肤,造成助产士伤口的感染。另外,助产士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知的后果而需要紧急处理的事件,如新生儿窒息抢救、急产、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抢救工作在时间上不允许助产士进行自我防护。

1.2 化学因素产房是一个相对密闭的工作环境,有严格的无菌要求。因此,产房存在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如消毒剂(过氧乙酸、甲醛、酒精、碘酒等),这些消毒溶液长期挥发,污染室内空气,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有关职业病相关研究证实:频繁接触上述化学品会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损害及一系列呼吸道疾病,如上呼吸道炎症、喉头水肿和痉挛,化学性气管炎或肺炎等[2]。

1.3 物理因素包括辐射、触电、烫伤、噪声等,高科技医疗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如助产士的自身保护措施不完善,这些仪器将会严重影响助产士的健康。如分娩室集中了胎心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吸痰器等设备,使用时发出的声音以及孕妇分娩时的呻吟及喊叫等形成噪音,对人的身心影响很大,可引起头痛、耳鸣、失眠、易怒、注意力分散等情绪,导致工作容易出差错[3]。

1.4 心理因素心理健康水平与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风险、工作压力有关。助产士的工作关系到母婴两条生命的安危,责任重大,常使助产士在工作中长久地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分娩是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助产士一方面要为产妇细心的提供心理、生理及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还要协助医生处理各项工作,同时还要保持产房的清洁、手术器械的消毒、药品的管理,更要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安抚。而且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紧急事件,如急诊入院、新生儿窒息抢救等,这些都会对助产士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刺激。此外,护理工作的特殊作息,如频繁的倒班、夜班等,也易引起压力。

1.5 其他因素助产士自身的因素,如操作不规范、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等。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助产士长时间的站立、超负荷工作,长期空腹工作,使助产士易患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另外,产房工作的特殊性,在工作中潜在许多法律问题,如隐私权、知情权、潜在人身威胁等,处理不当或稍有疏忽便会引起医疗纠纷。

2 助产中危险因素的防范对策

2.1 加强助产士职业安全培训树立正确的职业安全防护以上,应定期对助产士进行在职培训,学习有关医院感染和防护知识宣教,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新上岗人员必须进行相关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防护措施,以使危害点降到最低限度。

2.2 做好个人的防护(1)严格认真洗手,洗手是防止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在洗手过程中要规范,按照六步洗手法规范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2)对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等危险时,应使用防护具。(3)接触产妇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羊水时均应配口罩,戴乳胶手套。如产妇的血液或体液不慎飞溅到脸上或眼中,应立即用消毒液清洗颜面部,并用抗生素眼药水做好眼的保护。(4)避免针刺伤,安全使用锐器,用镊子或持针器放取缝合针、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直接传递针头及锐器物。如发生锐器刺伤,应立即对伤口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冲洗后,再用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同时根据情况,尽早采取必要的预防用药,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定期随访和观察[4]。

2.3 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护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掌握其使用方法、浓度、时间,并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和使用,解决好消毒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接触各类化学消毒剂前,应先了解该消毒剂的性能和不良反应。各类消毒灭菌剂定点放置,专人保管,并放在有盖容器内,室内有良好通风设备,减少与有害气体接触。

2.4 心理因素的防护调节助产士的工作强度,采用弹性排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助产士超负荷工作,保证助产士的休息和体力。加强助产士的业务技能培训和专科学习,以减轻助产士因学习新技术及知识更新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鼓励助产士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适应产房工作的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补充营养,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学会倾诉和宣泄心中的烦恼,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应付日常及应急助产工作。

2.5 增强法律意识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强化助产士的法律意识,组织助产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并且学习《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及质量标准》,使助产士认识到护理记录的重要性,既对护士起到保护作用,也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从而预防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保护自身及医院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助产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常期暴露于职业危险因素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承受着重大的压力。但只要我们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程序,保持心情愉悦,提高身体素质、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危险的发生,既提高了护理技术水平,又使助产士以更高的效率为产妇及婴儿服务。

[1]陈爱容,吴云清,杨建勋等.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7,15(10):28-29.

[2]王华.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13-14.

[3]田常均.影响产房助产士职业危险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09,4(7):237-238.

[4]戴宝真,叶阿莲.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及防护措施[J].中基层医学论坛,2009,13(9):847-848.

R473.71

B

1007-8991(2012)05-0147-02

(收稿 2012-03-01)

猜你喜欢

产房助产士危险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喝水也会有危险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拥挤的危险(三)
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