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2012-08-15万风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护士心理

万风梅

河南新野县人民医院 新野 473500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万风梅

河南新野县人民医院 新野 473500

外科手术;心理护理

外科手术患者常伴有紧张、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感障碍,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有在全面了解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才能使患者术后顺利康复。2010-12—2011-12,我科对168例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初步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68例患者,男96例,女72例;年龄2~83岁。其中结石性胆囊炎45例,甲状腺腺瘤28例,肠梗阻16例,腹股沟斜疝29例,阑尾炎32例,乳腺癌18例。文化程度:受过高等教育38例,中等教育86例,初等及以下教育44例。

2 患者术前心理问题和护理

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及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患者心理上会产生一系列反映。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首先需要医护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主动介绍主管医护人员、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心理护理,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1 紧张紧张会引起患者睡眠、血压、心率变化。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PSS)[1]对睡眠质量进行评定:睡眠好:指15 min即可入睡,夜间一直不醒,起床后,头脑清晰。睡眠差:指入睡困难或睡眠浅、易醒或早醒。患者手术前,伴随情绪的变化,睡眠普遍受到较大影响。分析原因后,首先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做各方面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纠正在睡眠认知上的偏差。在睡前进行放松训练[2],不仅转移了患者对睡眠问题的过度关注,同时又可以使患者身心放松,提高对睡眠的自信度;其次,尽量使病房环境接近家庭环境,提供个性化服务。

2.2 焦虑护士在手术前应满足患者对信息的需求,以热情和蔼,关心同情的态度,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对手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要理解鼓励患者,允许其表达疑虑感受,给予其发问的机会,并运用通俗的语言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缓解患者焦虑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恐惧手术对患者是一种严重的机体创伤。术前应及时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愈后情况,使患者对手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应介绍麻醉方法及术前手术区域皮肤的准备、X线检查、化验、灌肠、导尿、插胃管等手术简单过程和术后可能要用的各种引流管和监测仪,必要时可让治愈患者现身说话,以缓解患者对各种器械的恐惧感,消除患者的害怕和不安,为积极配合手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安全,降低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可能性。

3 术前训练指导

医护人员应耐心为患者讲解术前训练的目的和内容,为术后切口愈合等做准备。训练患者在床上排便、翻身、呼吸、咳嗽的方法,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产生;训练患者保护伤口的方法,减轻活动、咳嗽时刀口的疼痛感。说明术后引流的作用和保护措施,训练患者在床上做下肢活动,预防发生下肢静脉栓塞。

4 术后护理

4.1 及时告知手术效果患者麻醉清醒后医护人员应以亲切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安慰,并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效果,减少患者术后担忧。对于害怕疼痛、担心刀口裂开而发生意外的患者,护士要根据患者手术的实际情况传达有利信息,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以免患者术后过度忧虑。

4.2 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造成外科患者术后痛苦的原因之一是术后疼痛,其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术后患者通常言语不多,而是以痛苦的面部表情和频繁的体位变换来反应疼痛状况。护士应体谅和理解患者的心情,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用播放音乐或其他患者喜欢的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痛苦。必要时可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4.3 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手术后患者往往由于刀口疼痛、活动受限等原因而不愿下床活动。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响患者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栓塞或继发感染等。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应主动关心体贴他们,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同时,医护人员可以列举同种疾病康复的实例,使患者意识到已顺利通过手术治疗,只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配合饮食调理,自己就能早日康复。

4.4 多方面给予心理支持通常患者十分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如家人是否常来探望,医院领导及医护人员对自己所患疾病是否关心等。护士应与家属、医院配合,在其住院期间经常探望,表现出对患者的关心。把愉快的信息告诉患者,从各个方面表现对患者的身心关怀,使患者得到较多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安慰,减轻心理负担,增加康复的自信心。

4.5 耐心细致的做好康复指导护士应详细、细致地做好患者出院前的卫生保健指导,根据病情建议患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定期复查。对一些因手术致身体暴露部位产生瘢痕的患者,护士应指导其用衣着及服饰来掩盖,使患者恢复自信心。

5 护理体会及讨论

5.1 每个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不同,讲解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患者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对手术的认知程度通常也不相同,产生的焦虑程度及担忧方面也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的患者护士应采用不同的解释方法,尽可能做到因人制宜,使解释方法具有针对性,以加深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同时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通过解释、安慰、疏导、教育、支持、鼓励等不同的心理疗法,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调整,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外科责任护士应从患者的整体观点出发,考虑每个患者的特殊性,及时掌握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其有效的心理治疗。

5.2 护士应具备较好的医疗道德修养护士不仅应熟悉基本的医疗道德要求,更应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自身的医疗道德修养。护士对患者要有职业同情心和责任心,对待患者应热情,沟通交流时语气应温和,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熟练的技术获得患者的信赖,消除患者的不安和焦虑,改善患者的心理,提升患者康复的自信心。

5.3 护士在进行心理护理时要有良好的仪表,自信心及责任感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应注意语言美及形体美,语气要柔和,态度要真诚,要有亲和力,取得患者的信任,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在患者有疑问时,护士应耐心、详细地回答患者提出的一切问题,消除患者疑惑,使患者从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以解除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树立并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

[1]李敬阳,刘畅.认知治疗结合刺激限制与放松训练治疗失眠症[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15):797-799.

[2]林菊英,郑一行,吴欣娟,等.实用普通外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0-90.

R473.6

B

1007-8991(2012)05-0127-02

(收稿 2012-02-11)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护士心理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心理感受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