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健康体检中晕针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2012-08-15朱金燕孙新艳张凌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供血护士静脉

马 珂 朱金燕 孙新艳 张凌云

河南省军区直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 郑州 450014

浅论健康体检中晕针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马 珂 朱金燕 孙新艳 张凌云△

河南省军区直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 郑州 450014

目的 通过对56例健康体检者静脉抽血时发生晕针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为有效降低临床晕针发生率、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体检晕针者的精神、体质、环境等因素和相关资料。结果 晕针现象与体检者的精神、体质状况、环境及操作技术密切关系。结论 做好心理疏导,消除各种易发因素,可提高护理效果,有效降低抽血晕针发生。

健康体检;晕针;护理措施

晕针多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床扩张,导致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引起暂时性广泛脑血流量减少而发生。临床表现为眩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重者可出现2唇发绀意识丧失、血压下降、二便失禁甚至休克,如不及时处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本文通过对2005-01—2011-12来我院健康体检抽血中的56例晕针者的易发原因和应用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护理疗效、减少晕针发生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晕针56例中男23例,女33例;年龄15~62岁;平均(32±3.26)岁。抽血前晕针12例,抽血中晕针的29例,拔针后晕针的15例。临床表现:眩晕头痛19例,心悸胸闷16例,恶心呕吐12例,短暂意识丧失及抽搐6例,其他3例。

2 晕针原因分析

2.1 心理精神因素本组中有31例晕针者与精神因素有关,对抽血疼痛感和引起恐惧者多发生在首次抽血者中,其次发生于招工体检者中因过度担心异常影响招录而致,上述心理精神因素均可迷走神经兴奋及亢进,内脏器官血管扩张,引起心率缓慢、心肌收缩无力,致使大脑供血不足,导致血管性、神经紧张性晕针发生。

2.2 体质和职业因素本组中25例由于体质先天或后天虚弱,或过度空腹饥饿状态,或从事高强度工作、体检前生活规律紊乱,患者机体疲惫,处于应激阶段,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局部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循环血流量减少引起脑氧供应缺乏而至晕针发生。

2.3 环境及护理因素夏季气候炎热或冬季严寒影响,或由于体检人数较多护士未能及时引导,体检区域空气不畅,缺氧等所致。少数年轻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均可反射性引起广泛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部供血不足而致晕针发生。

3 护理措施与效果

3.1 个性化心理疏导抽血前做好宣教工作,抽血中护士应细心观察体检者,如发现神情紧张或主动陈述惧怕者,可对其行抽血前基本知识宣教,减少其心理恐惧感,或请体检者同事或年龄相仿同检者配合讲解抽血感受以稳定情绪,增强其自信心。抽血时适当分散体检者注意力,如引导体检者观察窗外景色或者墙壁上的电视节目或与体检者进行轻松话题的交谈。避免机械式的告诫语气。

3.2 优化体检流程针对空腹、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及晕血等,体检者医护人员应仔细观察体检者反应,特别是空腹项目检完后,及时提供米粥、点心、蔬菜等食物。对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的体检者,应告知其注意事项,并劝告其进行适当休息调养后再行体检。对有晕血史的体检者,可让其直接躺在诊疗床上进行抽血,避免在抽血过程中发生跌倒等意外[1]。创造舒适良好的抽血环境保,保证体检区域通风及温度适宜等。专设待检区域配以温水、座椅,报纸等引导体检者抽血前适当休息,避免由于室内外温度骤然波动引起晕针发生。

3.3 护理措施规范化定期培训护士,考核操作规范,提高抽血技术,抽血动作轻柔准确,并在抽血前、中、后密切观察体检者神态变化,做到勤观察询问、及时处置,态度和蔼、热情、周到,使其保持稳定情绪,对于高龄及血管状况不佳者合理选择静脉血管,缩短穿刺时间,必要时选择高年资护士操作,避免反复穿刺。如在体检过程中发生晕针反应,应立即停止抽血,就近平置晕针者,取头低足高位,注意保暖,口服糖水等措施,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部供血及回心血量,改善微循环,纠正缺氧缺氧状态。并及时呼叫医生,疏散围观体检者,保持空气流通。对于高龄或有心脏疾患者,应加强生命体症的监测[2]。

4 干预效果

本组56例晕针患者经医护人员心理疏导及对症处理后全部患者均顺利或延期完成所有体检项目,无后遗症发生。

5 小结

综上所述,体检抽血前、中、后做好相心理疏导,密切观察体检者精神状态。及时处置,操作耐心细致,态度和蔼,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和创造优美抽血环境,消除晕针易发因素,可提高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抽血晕针发生率。

[1]伍冬梅,何志慧.健康体检静脉抽血晕针58例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0):107.

[2]韦金一.大型体检晕针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1 067.

R472.9

B

1007-8991(2012)05-0126-02

△通讯作者:张凌云,电话:13903833900

(收稿 2012-03-10)

猜你喜欢

供血护士静脉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辣语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