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和谐文化建设下图书馆服务模式
——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例

2012-08-15吕润宏

关键词:文献图书馆资源

吕润宏

论和谐文化建设下图书馆服务模式
——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例

吕润宏

通过对图书馆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新型服务模式的构建、具体实施方案、实现效果等相关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和谐文化建设下图书馆服务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是同类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进行和谐文化建设中读者服务工作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和谐文化;图书馆;服务模式

在知识和经济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现代文明风尚。图书馆作为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和流通文献,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教育机构,它是重要的宣传、教育理论实践阵地。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一 和谐文化下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面对我们国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要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不断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不断增强自身整体实力,提升管理水平,增加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为推进和谐文化进程发挥更大作用,让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在和谐文化的指引下实现利益最大化。

从社会发展和人文角度来说图书馆既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实现的价值目标。图书馆社会价值的主要表现在文献信息的积累、传递和再生之中,是通过读者使用信息资源并不断提高其自身劳动素质和劳动效率来实现的,他的全部价值奥妙其实就是因为他收集的资料全、信息广,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各方面的需要。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要求下,图书馆要实现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就必须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努力收集各类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保证文献信息资源的新颖性、丰富性和全面性;一是千方百计的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让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用户认识、理解并掌握使用,以此提高他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综合能力,从而进一步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从实际应用上讲,图书馆追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图书馆在不断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产生必然又促使图书馆社会价值的不断实现,经济效益是图书馆社会价值赖以实现的物质基础。

二 和谐文化建设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和实现方案

进行和谐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图书馆,就要求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服务观念、服务创新、服务措施等方面构建一种以读者及其需求为中心的和谐图书馆服务模式,以便更好的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日本图书馆法中规定:“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任何人提供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料”。这就是把读者满意度作为图书馆服务质量高低的标准,是实现读者和图书馆的和谐相处,建设图书馆和谐文化的关键举措。要实现这种和谐的读者关系我们还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认真做好“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作为情报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应该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宗旨,把读者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也就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这也是图书馆文化衍生发展的不懈动力。在图书馆的整体服务中,我们应该真正树立起“以读者为本”的观念,要真正做到按照读者需求的时间和地点为他们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使读者能够公平、公正、自由、方便地查找、利用和获取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平等公正的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

其次,形成“以人为本”的环境文化。图书馆的环境建设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舒适方便、美观大方的图书馆能充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图书馆建筑应该具有自己的文化内涵,整个环境能够给人带来学习的欢乐,是一个使人振奋、有活力的理想场所,并且特有的建筑文化让人走进图书馆就能得到潜移默化的人格熏陶。图书馆内部空间是图书馆馆员、读者学习和工作的场所,其氛围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和读者情绪,所以图书馆的内部装饰应突出人性化和谐的特点,要根据图书馆内部环境的特点,在使用的材料、灯光、色彩、室内绿化及各种图书设备等方面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把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实用功能和艺术美感统一起来。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在图书馆大厅、办公室、阅览室放一些常绿植物,设置各种类型的座椅、书桌、沙发和茶几;同时根据读者需要提供相应食品、饮料、茶水等,以及开展借、阅、视、听一体化等服务,做到想读者之所所想,备读者之所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再次,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和谐统一、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搞好图书馆图书馆内部职工之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乃至图书馆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的重要保证,是图书馆制度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馆规章制度包括领导制度、行为规范、人事制度、科学评价体系、工作标准、学习进修制度等等。图书馆规章制度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适应和满足现代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员工的参与管理、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权利等应该在规则和条例中反映出来,这种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和谐统一的图书馆制度文化,不仅能够保证图书馆正常工作的开展,而且又能营造出一种激励馆员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自觉学习的文化氛围,同时对于馆员和读者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实施“以人为本”的服务文化。图书馆的工作对象是文献信息资源,读者是服务对象,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换句话说,图书馆的主体是读者,图书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应坚持以读者为本,把读者的所需所感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在开放时间、借阅环境、借阅方式、书刊摆放、信息产品的服务上为读者尽可能提供方便,展现出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特色服务文化。

在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同时,我们想要实现以读者及其需求为中心的和谐图书馆服务模式,完全按照读者的需要或者说是依据用户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提供服务,而且为读者提供的不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服务,而是读者真正需要的和所认可的服务,那么我们图书馆还要从馆员素质、文献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规章制度的制定等方面进行变革。

必须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水平。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但要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完善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以及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与读者的和谐沟通协调能力及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甘为人梯等无私奉献的行业精神。要想取得广大读者的信任,提高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效率,仅仅依靠丰富的馆藏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馆员的服务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读者的心理,影响读者使用图书馆,只有优质的服务和丰富的馆藏资源达到空前和谐,读者才会从内心真正接受图书馆、信任图书馆。因此,构建跨学科指导小组并且采用各种服务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图书馆不仅要有优秀的专业团队,除文献信息教育专家之外,还要有政治经济、人文社科、工业科技等多学科的人才,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读者的信息需求。传统的图书馆服务项目主要包括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分布情况、图书馆各种服务项目以及服务指南、图书借阅各种注意事项、馆藏目录体系介绍、各部门具体开放时间通知等等;同时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还必须包括向读者宣传计算机网络知识、专业知识等。同时还要采取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开办培训讲座等形式,普及网络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读者的检索技巧和水平。另外做好课题查新、课题跟踪、馆际互借、新书推荐等服务也是图书馆提高知名度、拉近馆读关系必不可少的手段。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自身优势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让读者的的科学文化水平、道德素质修养、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等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图书馆作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资料、文献数据库等等聚集的地方,作为人类社会文化信息的宝库和传播者,它自身有许多和谐的元素和功能,如进行政治文化教育功能、宣传教育功能、传播和谐等功能。因此,我们作为图书馆人要有责任和义务把图书馆的和谐功能挖掘出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和谐文化的支持,同时也要将和谐文化不断渗透融入到图书馆管理,体现到各项规章制度之中来。

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人力资源与读者之间的和谐途径。图书馆主要收藏的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业科技和其他领域的优秀成果,而丰富的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是培养人文素质的主战场,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文化基础。所以图书馆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不但要注意传统介质文献的收藏,而且也要注重网络文献的整理,同时为了保证收藏到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我们在收集、整理、保存文献资源时都应该进行严格审查,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人类精神财富聚集的殿堂。在网络电子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对图书馆的所有信息应该严格审核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如果发现有虚假的、低俗的内容,我们应该马上采取删除内容地址、目录索引或者关闭服务器和其他措施,以保证所发布传播的信息属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必然导致信息资源的共享,在未来的和谐社会,单个图书馆将不会以拥有馆藏资源的多寡为目的,而是以能够迅速、准确地为读者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为最终目标。图书馆之间相互交换所需的资源,单个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彻底摆脱自给自足的状态,能够快速、经济地为读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并及时送到读者手中,同时也尽可能准备将自己的文献信息资源供应其他图书馆。资源共享是和谐图书馆的“天人合一”的直接反映。只有真正实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公开、公正和信息共享,图书馆价值的实现才有保障,图书馆的全部功能才能充分发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和谐社会。

必须建立规范合理的制度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只有做到“依法治馆”才能更好的构建和谐图书馆,才能更好的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要实现“依法治馆”,首先要尽快出台和逐步完善各项法律政策。我国虽然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图书馆法”,但在盼望着“图书馆法”尽快出台的同时,图书馆自身也要积极做好规章制度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建设。规章制度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图书馆的馆风情况,因此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保障图书馆能够更好的落实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图书馆的各项政策,从而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图书馆的业务水平,而且能够更好的保障读者使用图书馆的各项权利和营造出一个人人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和谐氛围。

三 基于和谐文化建设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实现效果和分析

以读者及其需求为中心的和谐图书馆服务模式是在和谐文化建设背景下开展的一种新型服务,是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补充和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推崇,笔者以这种服务模式从2010年3月份开始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进行具体的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发现,这种服务模式完全能够适应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是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的新举措。

我们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医学类的高等学府,在进行和谐文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同类院校的前列,而作为学校教辅部门的图书馆在和谐文化建设的大潮下也积极行动起来,以建立“以读者及其需求为中心的和谐图书馆服务模式”为目标,从馆舍的修整、人员素质的提高、规章制度的修订、文献信息资源的丰富以及内涵文化的改造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

我们学校培养的是医药卫生类人才,在读者层面上有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生、3+2分段制专科生和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生以及成教生、自考生和学校职工中的硕士、博士等各种学历层次的;在读者年龄上最小的只有十四五岁最大的已经快要退休了;同时还有身体上或生理上不健全的读者。针对这种复杂的情况,我们在实行这种新型服务模式的时候,一是做到了解读者信息、重视读者需求,与读者坦诚相对,建立读者与图书馆馆员之间的沟通渠道,缩小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二是对所有来馆读者实行一视同仁的原则,让他们都有平等使用图书馆的权利。三是实行免费服务的原则,图书馆的所有服务项目全部实现免费使用。四是所有人员实行挂牌上岗服务,充分接受读者监督,实现了文明服务、阳光服务,融合了馆读关系,促进和谐,完善监督。五是成立学生社团,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更加贴近和符合读者。最后针对读者特殊的信息需求,实行独具特色的信息服务。这样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完善的前提下,图书馆完全根据读者自身的需求向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实现了和谐文化建设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在受到学校师生一致好评的同时,图书馆的阅览人数由过去的每天200多人增加到500多人、图书流通数量由原来的每月1万多人次增加到3万多人次,网络数据资源的访问量更是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召开读者座谈会时大家一致反映他们现在对图书馆的态度由过去的不愿意去、不想去图书馆逐步转变到每天都想要去图书馆,图书馆是他们的乐园。

图书馆服务工作是在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时代,特别是在和谐文化建设环境下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是图书馆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只是笔者对我校图书馆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新型服务模式的构建、具体实施方案、实现效果等相关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和谐文化建设下图书馆服务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是同类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进行和谐文化建设中读者服务工作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崔海兰.和谐社会与图书馆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

[2]邹国荣,汤亚.以人为本——构建高校图书馆和谐的环境[J].图书馆论坛,2006(2).

[3]彭小平.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管理科学文摘,2007(4).

[4]王秀芬,包庆德.论图书馆的和谐文化构建功能[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报,2007(9).

[5]陈玉荣.探讨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8).

[6]袁永九.图书馆在和谐文化中的作用探析[J].现代情报,2011(4).

Analysis of Library Service Pattern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ulture

Lv Runho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pattern of library service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harmonious cultur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and effect to implement the new type service pattern in the library.The article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library service pattern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ulture,especially it is helpful for the librar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ir efforts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

harmonious culture;library;service mode

G251.5

A

1672-6758(2012)05-0156-3

吕润宏,硕士,馆员,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河南·漯河。研究方向: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邮政编码:462002

漯河医专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名称:和谐文化建设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0-H04

Class No.:G251.5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猜你喜欢

文献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资源回收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