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剔旧图书的处理

2012-08-15刘淑银

关键词:图书价值图书馆

刘淑银

论剔旧图书的处理

刘淑银

很多图书馆处理剔旧图书,主要方式是往废品收购店一卖了之。这样做使许多图书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有诸多消极影响。剔旧图书的处理应该采取多种方式,除某些图书因涉及政治因素等特殊原因必须奉命适量销毁之外,应采取公开拍卖、赠送保存和限期封存等方式。以多种方式处理剔旧图书,既可满足政治需求,又可以充分发挥被剔旧图书的应有作用,如,保存版本、见证历史和满足收藏者愿望等。

剔旧图书;图书馆;处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电子图书的剧增和纸质图书馆藏量的限制,许多图书馆每年都要将很多书剔旧,少则成百上千,多则成千上万。这些书被剔旧,往往是因为这些书长期无人借阅,或太破旧,或政治因素所致,或由于电子书取而代之。数量众多甚至庞大的剔旧图书,常被卖给废品收购店。如此处理虽方便省事,但容易造成严重浪费甚至无法弥补的损失,殊为可惜。那么,应该怎样处理剔旧图书呢?本人在处理剔旧图书的实践中发现,应该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处理。

一 适量销毁或封存

有些旧书牵涉到历史上的敏感问题,尤其是中共的污点,虽然有利于读者了解历史的真相,但是对维护中共一贯伟大、光荣、正确的光辉形象很不利,或者有可能损害我国社会稳定、破坏民族团结。对这类奉命作剔旧处理的书,往往必须销毁方万事大吉。如,有一本书隐约透露:1959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发动分裂祖国的叛乱,原因之一就是在西藏的中共干部破坏藏族居民的宗教信仰。当时,许多藏族居民都供奉着历世达赖、班禅的画像,用于顶礼膜拜,祈求神灵赐福消灾。这是长期的宗教信仰所形成的宗教习惯、宗教仪式,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而中共部分驻藏干部,不顾党的宗教政策,出于改变西藏旧习俗的良好愿望,强令藏族居民将达赖、班禅的画像取下,而代之以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画像。这个历史事实,关系到十四世达赖喇嘛发动叛乱的真正历史原因,与我党所宣传的大相径庭,有损中共之威信。对这种书,一般地必须毫不吝啬地加以全数销毁,以免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当然,某些科研机构的图书资料室,某些图书馆的特藏资料库,经过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并得到批准,可以封存数册以备研究之需。这样做,有利于以后某个特定时期为中共领导处理西藏事务总结经验教训时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在追究该书作者泄密责任时作证据用。

有关“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的许多回忆录,以铁的事实揭露了人性的丑恶,撕破了许多令人震惊的历史事件的画皮,还原了真相。这一类的书籍,在最近三五十年内,可能既不利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又不利于培养人民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感情,甚至有损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做剔旧处理的时候,必须按照我党的文件认真对待,要求销毁的则销毁,要求封存的则封存。如,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写过回忆录《牛棚杂记》,该书初版时如实记录了他在“文革”期间遭受非人迫害的经历,有意无意地揭穿了一些人的老底,便遭到某些权势者的非议,已经入图书馆的书只好做剔旧处理而下架。该书后来经过层层审查再版,其内容已经循规蹈矩了。这样处理就比较好。有些专家认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民在短期内知道了太多的历史真相,以致心中的崇高信仰随着政治神话的破灭而被彻底摧毁。可见,图书剔旧必须按上级指示,正确把握好销毁或封存的度量。只有这样,才能让图书情报信息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

必须要注意的是,在销毁或封存之前,千万要对剔旧图书登记造册,将经过有关专业人员审核,具有资料价值、学术价值、投资价值的书要明确标出,然后报请上级部门如何处理。这样,有助于避免明珠暗投而抛弃剔旧图书中貌似无用的精品,也利于日后作调换、赠送等处理。

二 公开拍卖

由于人各有所好,因此,任何书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总是有一定价值的。对于不涉及机密或政治忌讳的剔旧书籍,应该公开拍卖。这样做,不但可以满足千差万别的读者的各种需求,又能适当增加图书馆的经费,实在是两全其美。

1.发挥版本价值。许多书虽然陈旧,但是由于其版本的特殊性,常具有一定的版本价值,常人是可遇不可求的。这类书有七种,第一种,初版本,即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版本;初版之书大都由作者亲自监督印刷和校对,历来被版学家所看重,是最好的收藏版本。如著名诗人臧克家的第一本散文集《乱莠集》,已成为收藏界的珍品。第二种,精印本(指精装印刷或特殊印刷本),因工艺特殊而受收藏者青睐。第三,签名本(有名人签名留言的),若又出自于名家之手,就更有意义,其价值也就愈高,如1991年巴金先生签名并编号销售的《随想录》特精书,在上海的售价竟高达每本1.3万元。第四,未裁本,是指书的边缘未经装订工具裁剪的书籍,又称毛装本或毛边本。第五,古籍版本,因为时间越久的版本越有收藏价值,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正因为其饱经沧桑,故更加破旧不堪,更容易被当作废纸。第六,孤本、港台原版本。第七,人民文学出版社、东方出版社等有影响力的出版社出版的书也有版本价值。此外,很多的丛书,只缺一本就凑成套了,却“踏破铁鞋无觅处”,而从剔旧图书中“淘宝”,常常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2.见证历史。不同时间,尤其是不同时代出版的书籍,总是会烙下时代的印记,从一个侧面反映时代的特征,反映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的演变源流等,甚至还会留下某些人的罪证。如,“文革”期间,许多“走资派”、“右派”分子的检讨书、作品和各种批判文章等材料都曾结集出版,作为他们反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证据。殊不知,斗转星移,这些出版物记录了那个是非颠倒的疯狂时代,成为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和高尚的知识分子无端罹祸的罪证。这类书,虽然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文学艺术价值,没有大量保存之必要,但的确可以见证历史,启迪后人,为“文革”史研究提供鲜活的材料。

受现代“藏以致用”的藏书理念影响,很多图书馆忽视了藏书的收藏价值,从“重藏轻用”这个极端走上“重用轻藏”那个极端,把利用率低的书全部剔除。“殊不知这些利用率低的图书恰恰是当今社会上热炒的‘民国文献’和‘文革资料’,这些极有收藏价值的文献资料就这样流入了社会”。[1]

3.很适合中低收入者的读者。现在的新书价格往往很高,画册、图文集和摄影作品集等艺术类的书籍更是价格不菲。许多人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只好尽量少买或不买。而旧书,尤其是一些经典著作或工具书之类的旧书,常能偿人夙愿。无论高校师生或社会上的人员,一旦发现自己心仪的旧书,而价格可以承受,便会不惜倾囊购买。

总而言之,公开拍卖剔旧图书,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图书馆和读者而言,真可谓互利双赢。

三 赠送给爱书人、藏书家或研究者保存

有不少读书人爱书但无钱大量买书,也不花钱买可有可无的新书,而图书馆剔旧的图书往往能满足这部分读者的需求。“对剔旧文献的捐赠既有利于自身文献资源的整合重组,又能施惠于民,造福社会,成为剔旧文献处理的最好途径”。[2]

赠送剔旧图书要正确处理印刷粗糙的书、单行本和小册子,因为它们的价值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体现。

图书印制精美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判断力。对那些印刷粗糙且装订不规范的图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剔旧时,往往凭借自己的感观认为其没有价值而弃之如敝屣。然而,往往有些印制粗糙的书在收藏家眼里却是宝贝。“由于其印量少,更具收藏价值、资料价值,如一些地方文献资料,大多是自行印制的内部资料、非正规出版社的出版物,印制上都很粗糙。又如文革时期的传单、油印小册子,因其保存难、存世少而不被人们重视,现下已成为淘书者们争相收藏的新宠。判断一本图书的价值应从图书的综合因素来考量,只以载体的外部特征来判断显然是不可取的”。[1]

将单行本、小册子这类书籍剔旧,图书馆通常采用留整剔散法,即,保留本馆已收藏的某人的作品集、选集、著作集,而剔除其单行本。“其实从版本学的角度看,单行本的收藏价值不亚于作品集,因为其出版年代早或出版量小,可能将来正是收藏中的珍稀版本。小册子也是剔旧时极易被工作人员最先剔除的一种,有的几页、有的十几页,看似信息量小、利用价值低,其实不然。越是这些小册子,其资料价值、研究价值越高”。[3]在图书剔旧的实践中,类似情况屡见不鲜。

为了避免日后与受赠人发生产权纠纷,图书馆还应与受赠人协商并签署有关协议,以便共享图书以外升值所形成的种种好处。向收藏家、或研究者捐赠剔旧图书,还应举行简朴而隆重的捐赠仪式,以便扩大社会影响,倡导爱书读书的社会风尚。

为避免捐赠的盲目性,图书馆应列出拟捐赠对象的名单,将剔旧图书的相关书目尽早送达有关捐赠对象,由其自由选择,嘱咐其在一定期限内将选书的清单送回图书馆。图书馆则根据拟捐赠人的索书清单整理打包以备交割。这样,既可以节省双方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又能够实现捐赠之初衷。值得注意的是,高校贫苦学生也是不可忽视的捐赠对象。对因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所剔旧的基础课和公共课教材,则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的半个月内开列书目让学生选择。

此外,还可以与某些专业图书馆建立密切的联系,将剔旧的相关专业书籍进行捐赠式的委托保管,促进专业图书馆形成真正的专业特色。

用以上方式处理后,如果还有剩余的剔旧图书,那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卖给废品收购店了。

[1]张进.从旧书市场的火爆谈剔旧图书的价值及管理[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2).

[2]唐淑娟,史东风.新时期图书剔旧工作之我见[J].当代图书馆,2005(1).

[3]王效锋.文革出版物资料库的建立[J].图书馆建设,2003(1).

[4]王晖.图书剔旧更新之我见[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5]蒋巾君.高校合并后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思考与方略——剔旧与保护[J].前沿,2003(7).

[6]张学军.浅谈图书剔除[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3).

[7]元满.谈谈图书馆的藏书“剔旧”工作[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4).

[8]姚佳梅.以高校合并为契机做好剔旧文献捐赠工作[J].图书馆建设,2003(4).

Treatment of Rejected Books for Libraries

Liu Shuyin

When libraries reject old books,what they have to do is to sell them to the waste collecting station.The paper thinks that it is not a better way to deal with those rejected books and that many ways to handle the reject old books should be considered.Public auction,Giving as a present,Ordering to seal up for safekeeping are all the measures to be taken except some books which are related to political factors should be destroyed.Different ways to solve the rejected books not only meet the political needs,but also can play functions of those old books.

rejected books;library;treatment

G258.6

A

1672-6758(2012)05-0154-2

刘淑银,馆员,贺州学院,广西·贺州。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等。邮政编码:542899

广西贺州学院院级课题“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资源服务研究”(项目编号:2010SKKY27)的研究成果之一

Class No.:G258.6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图书价值图书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去图书馆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