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看文化的“传真”

2012-08-15张晓宇

关键词:论语译者孔子

张晓宇

从《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看文化的“传真”

张晓宇

从《论语》三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探讨翻译中的文化“传真”,即译语要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

《论语》;文化负载词;文化“传真”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在历史上乃至今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学习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华民族的性格,都离不开研究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学派。关于孔子的言论,一般认为《论语》中的记载较为可信。《论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几位学生的言论和行事,全书共二十篇,五百一十二章,约两万字,内容丰富,涉及社会、思想等多个领域,是研究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最基本的材料。众所周知,儒学是一种政治伦理哲学,因而作为儒家思想主要载体的《论语》,自然属于哲学书籍,而其中的一些文化负载词汇如:“仁”“义”“礼”“孝”“君子”“小人”“天”“道”“德”等,反复被提到,这些代表了孔子思想的精髓。

随着文化的交际,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热衷于《论语》的翻译,然而翻译没那么容易,尤其对于这样一部经典古籍的翻译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忠实、公正地再现《论语》的真实面貌,才能帮助西方更好地了解《论语》,了解中华文化。本文试图通过对比《论语》三个译本中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探讨翻译中的文化“传真”,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

一 《论语》三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论语》中“子”的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Legge:The Master said,“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Waley:The Master said,“To learn and at due times to repeat what one has learnt,is that not after all a pleasure?That friends should come to one from afar,is this not after all delightful?To remain unsoured even though one’s merits are unrecognised by others,is that not after all what is expected of a gentleman?”

Muller:Confucius said:“Isn’t it a pleasure to study and practice what you have learned?Isn’t it also great when friends visit from distant places?If people do not recognize me and it doesn’t bother me,am I not a Superior Man?”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因此书中多处出现表称谓的词,如“子”。“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在Legge和Waley的译本中都译为了“The Master”,以表示对孔子的敬意,从而最大程度上接近该词在汉语中表敬畏的语义,虽然在西方人听来有些别扭,但可以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原著的内容、风格以及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实现文化的传递。而Muller将其直接译为“Confucius”,则更符合西方人的习惯,因为在西方,人际关系更随意些,人们甚至可以不考虑年龄,地位,直呼其名。当然,随着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了解了孔子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Confucius”也逐渐成为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专有名词。

2.《论语》中“仁”的翻译。

“仁”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它既是孔子理想中最高的政治原则,又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Legge:The Master said,“Is virtue a thing remote?I wish to be virtuous,and lo!Virtue is at hand.”

Waley:The Master said,“Is Goodness indeed so far away?If we really wanted Goodness,we should find that it was at our very side.”

Muller:Confucius said:“Is humaneness far away?If I aspire for humaneness,it is right here!”

孔子说的“仁”意义宽泛,它包括了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道德观念,而其最根本的涵义则是孔子说的:“仁者爱人。”有了“爱人”的道德品质,对普通人来说,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自觉地遵循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忠于君主,孝顺父母;对统治者来说,才能体恤下情,爱护百姓。鉴于“仁”的多重涵义,要找一个对等的英文词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一个版本中将其译为“virtue”,根据牛津词典中“virtue”的注解“formal moral goodness or excellence of character and behavior”,用来翻译“仁”太片面了,似乎用作“德”更为妥帖。而“Goodness”和“humaneness”,前者只是强调善良、仁慈,后者侧重人道,远未能达到“仁”的境界。有不少译者认为“humanity”在语义上更为贴近“仁”的含义,然而“humanity”在英语中容易让人联想到西方的文艺复兴,这与中国文化相差甚远,甚至还会误导读者。因为东西方哲学在形而上学和宇宙论的基本假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笔者认为“仁”在英语里没有一个统一的对应词,因此,在翻译时可以根据该词在具体上下文里的含义分别译作 kindness、benevolence、perfect virtue、generosity或moral character等等,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传递。

3.《论语》中“天”与“德”的翻译。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Legge:The Master said,“Heaven produced the virtue that is in me.Hwan T'ui– what can he do to me?”

Waley:The Master said,“Heaven begat the power(te)that is in me.What have I to fear from such a one as Huan T'ui?”

Muller:Confucius said:“Heaven gave birth to the virtue within me.What can Huan T'ui do to me?”

三个版本都将“天”译为了“Heaven”,缘于译者的宗教背景,因为大多数西方人信奉基督教,而“Heaven”在英语中的意思是“the place where God or the gods are supposed to live;or a place of complete happiness where the souls of good people go after death”,这跟汉语中的“天”相差甚远。“天”是中国人对自然神奇宇宙力量的一种古老称呼,在孔子那里是一种宇宙精神和道德力量。在封建中国,“天”主宰万物。中国人讲“天人合一”,即自然的和谐,所以有人将“天”译为“nature”,不无道理。又孔子的“天命说”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或社会及其客观必然性、规律性;一是自然或社会中的偶然性,这两层含义在孔子那里都没有任何神秘可言,人们完全可以认识和把握它,并主宰自己的命运,因此,我们说孔子是思想先哲,不是宗教家。把“天”译为“Heaven”蒙上了一层宗教色彩,不合原意,没能实现文化的传真。

再来看“德”,指道德,它不等同于“仁”,但又与“仁”有密切的关系。“德”的内容也很多,包括“主忠信,徙义”“温、良、恭、俭、让”等等,而“德”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因此,孔子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必须“崇德”。一些译者将其译为“virtue”“morality”“a beautiful soul”“temper”“power”等等,笔者更倾向于将其音译为“te”,随着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理解。

二 结语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意象的失落或扭曲。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保持清晰的思维,既要了解语言表层含义的异同之处,又要注重文化深层的蕴含探究,了解词语的历史、社会背景意义及文化内涵,准确把握文化“传真”。总之,只有在考虑异域文化的前提下把“信、达、雅”融为一体,使译文“神、形”并茂,这样才能确保文化“传真”的实现,才能真正地做好文化翻译。

[1]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9.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Legge,James.The Chinese Classics with a translation,critical and exegetical notes prolegomena,and copious indexes.VOL.I 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893.

[4]Muller Charles.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5]Waley,Arthur.Trans.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By Confuciu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7.

Translation of Culture-bound Words in the Anal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Cultural Facsimile”

Zhang Xiaoyu

With comparis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bound words in thre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the Analects,a tentative analysis of“cultural facsimile”is made,which requires that the meaning,the form and the styl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be precisely expressed in the translation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the Analects;culture-bound words;“cultural facsimile”

H315.9

A

1672-6758(2012)05-0091-1

张晓宇,硕士,讲师,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山东·日照。邮政编码:276826

Class No.:H315.9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猜你喜欢

论语译者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