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理论与高校党组织建设

2012-08-15枫,刘江,李

关键词:张闻天学习型政党

李 枫,刘 江,李 宁

(1.河海大学校长办公室,江苏南京 210098;2.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理论与高校党组织建设

李 枫1,刘 江1,李 宁2

(1.河海大学校长办公室,江苏南京 210098;2.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张闻天对“学习型政党”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学习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责任,这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理念。创设学习型组织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载体,在学习方法论上,他认为,既要重视理论学习,又要重视调查研究。紧密结合中国历史、国情和实践问题开展学习是“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尊重群众、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的精髓。针对当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张闻天提出的这些思想和做法对推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闻天;学习型政党;高校党组织建设

中国共产党“学习型政党”理论有着重要的历史基础和现实要求。党从创建阶段开始,就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构建“学习型政党”的长期历史过程中,中共早期领导人、河海大学杰出校友张闻天对此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和做法,对我们推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很多借鉴意义。

一、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理论的主要内容

1.学习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责任

张闻天十分重视通过党内教育进行学习的重要性,他指出:“党内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全党政治理论的水准,思想上巩固党的队伍,培养掌握马列主义的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工作干部”,党内教育应该是普遍的,“从最高级的领导干部到每个党员都应当把学习当作是自己的责任”[1]157。

张闻天认为,加强干部的理论学习是第一位的,这是为今后党的长远利益作打算,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在职干部的学习。“在职干部教育,是党内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是工作与学习互相联系的最好办法。每个在职干部应当了解学习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党的领导机关应当把每个干部学习成绩之优劣作为鉴定一个干部许多标准中之一个”,“党内教育应当有计划的、经常的、不间断的进行。解决党内教育的基础问题就是:①供给教材;②培养指导员、教员;③领导机关对学习制度的建立、监督、检查”,“在全党内应建立在职干部学习的制度,提倡学习的风气,养成独立的看书、独立的思考问题的习惯”[1]155。

在张闻天任党内总书记期间,中共中央颁布过不少文件要求党内干部认真学习。1940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的决定,规定了全党干部都应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并根据由浅入深,由中国到外国的原则,把学习内容分为五类:(甲)初级课程:中国近代革命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游击战争、社会科学常识;(乙)中级课程:联共(布)党史、马列主义;(丙)高级课程: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近代世界革命史;(丁)时事政治课程分为中国、日本和国际方面;(戊)军队中应有军事学习课[2]。

由以上课程内容分类上的比例,可见,中国共产党是极为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事实上只有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才能为学习其他各种知识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理念的实现是一个包含学习理念、学习材料、学习指导、学习制度、学习方法等在内的科学过程。

2.创设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载体

1933年3月,刚踏上红色根据地——中央苏区不久,张闻天就在瑞金洋溪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中央党校的前身),他亲自兼任校长,并主讲《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在干部中广泛地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创办的较早的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之一。在张闻天提议下,中央机关干部于1936年10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学习辩证法,研究会每周座谈一次。张闻天经常亲临座谈会,参与讨论当时国内外形势与党的政策,对干部中困惑的问题给予分析讲解。1938年春以后,他亲自领导、精心策划、创建了“马克思列宁学院”。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一所着重培养有更多理论修养的干部的比较正规的学校。学院开设的基本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哲学、马列主义基本问题、党的建设、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西洋革命史等。学院聘请了当时著名的学者如王学文、吴亮平、艾思奇等来校任教,同时还邀请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党的重要领导到学院作关于党的方针、政策及当时重大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的学习和研究报告。张闻天也亲自担任讲课任务,深受学员的欢迎和喜爱。3年间,马列学院共办理8个班,学员500多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一直活跃在党政军各级领导岗位或理论宣传战线上[3]。学院“培养与重新教育了一批坚强的干部,提高了全党的理论水平,它还创造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中国的干部教育史上写下了令人难忘的篇章。”[4]

3.既要重视理论学习,又要重视调查研究

延安整风期间,有人劝张闻天不要总是埋头读书,以免别人误会,把他当作一个教条主义的典型。他总是非常耐心的告诫大家:书,还是要读的,马克思主义的书,必须多读。教条主义者,不是把书读多了,而是不会读书,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死读书。只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书读得越多,就越好用啊!

张闻天十分重视科学的学习方法,他认为学习方法应采取在教员指导下以个人自习为主的原则,自学为主的原则,无论低级和高级学校都是适用的,但低级的班应更多取得教员的帮助。对于文化、政治水平较高的学生,应引导与帮助他们去直接阅读和研究马、恩、列、斯的基本著作[1]71。

对理论学习的重视,并不是不要调查研究,理论和实际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目标。张闻天认为,根据马列主义的理论去了解当前的具体情况,是党正确决定具体任务的出发点[1]67。为了了解各种具体情况,必须常常注意于各种具体材料,不论是口头的或文字的、物质的或精神的、现在的或过去的、实际经验的或抽象原则的、历史的或论理的、正面的或反面的材料的搜集。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不怕麻烦、不怕琐碎、实事求是的探讨的精神。要到处去访问,要多找人谈话,要多看材料,要多检查工作,多注意实际经验。要反复思维,要有打破一切成见、一切陈腐的公式的勇气,“了解具体情况,也就是马列主义的理论与实际的统一。这是运用马列主义于具体环境中,同时也就是发展马列主义。”[1]68张闻天陆续写了《神府调查经验谈》、《基层是检查领导工作的一面镜子》、《出发归来记》等多篇实践调查方面的论文,强调一切意见、办法、决议是否正确,必须要在实践中找到证明。

4.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国情和实践问题开展学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特点。早在青年时期,张闻天在和李汉俊的交流中指出,汉俊先生一定要马克思怎样才怎样,我觉得太受拘束了。因为马克思是死人,他底学说虽可随人家解释,到底太呆板了。社会主义却是活的东西,很有伸缩余地的[5]。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过程中,张闻天能清醒地认识到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要认真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这对于当时的思想界来说,意义非凡。

张闻天认为要结合革命时期的不同任务,从很多方面着手进行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如抗战时期,张闻天指出,为进一步发展新文化的各部门、各方面,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使之更能为抗战建国服务,必须进一步研究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历史、中国文化的各方面,求得在思想上正确的解决抗战建国中的各种重要问题;大胆的创作、写作、著述、介绍、翻译,来打破各种限制,打破各种陈旧的观点与标准,建立新观点、新标准,以发展学术,提高学术;组织各种文化的、研究的、考察的团体,提倡自由研究、自由思想、自由辩论的生动、活泼、民主的作风;建立各种专门研究机关,要求政府及社会团体划出一定的文化经费,以布置必要的文化设备与供给;组织新文化运动大师鲁迅先生的研究会或研究院等[1]56。

5.尊重群众、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尊重群众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思想的重要出发点。张闻天指出:接触实际、联系群众,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终身事业[1]209。他认为,把我们的工作同群众、同实际结合起来,应该是我们全党的战斗任务[1]198。学习工作也是如此,“向群众学习,而又能在学习中更好的领导群众”,“是群众的教师,而又是群众的学生”[1]33,这是正确处理党与群众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张闻天一直非常注重从各方面培养知识分子。他认为,要培养良好的学风,大批吸收与培养抗战的文化干部,就需要给他们以物质上的救济,并有计划的给他们担任各方面的文化教育工作;设立各种学校、各种训练班,提高文化干部的政治认识与发挥其特长,提倡一切在职干部的学习制度;培养文化干部为民族、为民主、为科学、为大众而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作风。建立与发展在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能够起先锋与模范作用的文化根据地。大量吸收与培养全国各地的文化人与知识分子,使他们能够成为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干部[1]56-57。这种认识一直贯穿张闻天的一生。尊重群众、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的精髓。

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理论是在党领导革命及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形成的,是党的宝贵财富,对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同样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

二、当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承担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责任,高校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发展,有利于提升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对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当前,高校党组织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但也存在着若干问题,结合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理论的重要思想,不难发现,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存在以下几个典型问题:

1.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临时性政治任务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尤其是在革命时期,认真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思想,并密切联系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现实,把政治革命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历史使命结合在一起;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同时,不仅以其明确的政党目标,更坚持了勇于学习的态度、培养了善于学习的能力,把“学习”作为长远的追求,从而以其先进性,最终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在执政时期,面对新时代、新情况,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理应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党组织,更应从理论高度上及长远的历史发展脉络中认清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先进性政党的本质内容。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习型政党建设活动中存在着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理念的理解浅层化、活动暂时性的情况,没有把学习型政党建设活动上升到关乎党的历史使命的完成以及生成党的独特本质的理念层面来理解。很大程度上仅仅把这项活动视为一项一般性的、临时性的党员活动和党务活动,对“学习型政党”理念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2.党组织建设活动欠缺稳定规范的活动载体

由于在理念认识上的出入,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内容也不够深入,而且工作的推动一般是以开展活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不能实现常规化,学习型组织的载体不具有长期性和规范性,也没有明确的考核及评估机制。比如,不少高校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时,也形成了一些学习载体,如专题讲座、百姓论坛、举办读书会、建立学习网站、编辑学习刊物等等,来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这些形式虽具有一定作用,但往往具有很大的即时性,不能长期有效地进行工作。

3.深入调查研究的方法亟待加强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不少高校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在加强理论修养方面有不少的经验,比如开列了不少理论书籍,让师生党员分阶段进行阅读并交流,这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除此之外,更多的活动内容是上级的文件以及领导讲话,当然,这也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入的调查研究太少,有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存在着“唯上”、“唯书”的倾向,尤其是对基层的调查往往流于形式,使社会调查不能全面地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深入调查研究的方法亟待加强。

4.结合具体校情和实践问题开展的学习比较欠缺

紧密结合每一所高校、每一个基层党组织的实践状况是高校学习型政党建设活动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有些高校,学习型政党建设活动远离生动丰富的具体实践,远离每所高校的具体校情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抽象教条地展开空对空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内容空洞、回避问题,使理应产生巨大学习效果的学习型政党建设活动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5.迫切需要一支较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具有较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的缺乏是当前高校学习型政党建设活动最主要的困难之一。在一些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传统的高校,学习型政党建设活动开展的最大瓶颈就是没有合格的教育者,即便有些高校邀请了一些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但也是权宜之计,更何况这些外面请来的专家学者对该大学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多,也只能做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知识辅导。即使是有较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传统的高校,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制度化地吸纳这些理论工作者参与该项活动。

三、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理论对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启示

高校党员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等优势,高校党组织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积极探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有效做法和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理论以及当前高校党组织建设活动中的若干问题,可以发现,张闻天的思想和做法对推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1.使高校党员真正认识到加强学习是其基本责任

高校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每位师生党员加强理论修养,提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力,夯实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判断的认识基础,使他们在从事本职工作时,能够具有更宽阔的视野,同时,通过扎实的业务学习,提升在高校工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从而真正实现高校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这是党保持先进性、完成历史使命的基本保证。要把学习型政党建设活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来抓,并且要设定科学的考核机制,使作为执政党建设理念的学习型政党建设活动具有基本的制度保证。

2.构建高校学习型政党的有效组织载体

开展党内学习不能仅仅落实在口号上,要把学习作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把完成学习任务落实到基层党组织的机构建设、常态化的党员活动及考评机制上,使学习活动渗透到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党务活动中。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科学规范的制度促进和保障党员干部学习效能。既包括具体的党组织的学习计划和方案,如,针对工作任务繁重、集中时间较少的特点,采取建章立制的办法,明确政治学习、学术讲座、体会交流等规定要求,确保学习任务的落实;也包括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的构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建立在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和现代学习观基础上的。因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营造与之相宜的校园文化氛围,尤其是需要加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指导下,逐渐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教育制度。

3.重视培养理论学习的能力和深入调查研究的能力

张闻天学习理论的重要特点是:不唯上、不唯权威、不唯书本,尊重群众和知识分子[6]。高校是知识分子汇集之地,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习活动中,一方面要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了解党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向广大师生员工学习,了解他们的想法,在涉及专业性很强的文件起草时,更应该注重实践调研,听取相关专家学者的看法。高校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充分了解教师和学生这两大群体的现状和发展需求,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实际依据,才可能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4.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习活动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史校情,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独特的。因此,作为学校管理层参谋与助手的基层党组织应该把学习的重要方面放在了解校史校情上,应该紧密结合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开展学习,从而给学校管理层提出的建议方案具有针对性。

5.树立民主、平等、开放式学习的风气和理念

张闻天主张党内学习要“提倡学习的风气,养成独立的看书、独立的思考问题的习惯”[1]157,“要有打破一切成见、一切陈腐的公式的勇气”[1]68。这些闪烁着现代民主政治思想光芒的论断对我们反思党内学习生活具有重要价值。在今天的党内生活中,存在着不尊重党员基本权利的教条主义、特权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反映在学习型政党建设活动中就是唯上、唯权威、唯精英是从,理应体现党员干部民主平等精神的学习活动,变成了干部利用权力形成的一言堂活动。学习变成了干部发指示、行使党务管理权力的活动。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内涵是对构建学习型政党宗旨的异化。

总之,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理论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展现了这位中共早期理论家、活动家的思想魅力和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身体力行,一生中始终坚持贯彻自己的理念,展示了他高贵的人格魅力。河海大学作为他的母校,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中,更应该珍惜并深入学习和实践张闻天的思想,使河海大学高校党组织建设取得实效性进步,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典范。

[1]张闻天.张闻天文集: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2[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27.

[3]程中原.张闻天论稿[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36.

[4]程中原.张闻天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488.

[5]张闻天.张闻天文集:一[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35-36.

[6]张颖,李宁.张闻天民主思想研究评述[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4):17-21.

D261.41

A

1671-4970(2012)01-0023-04

2011-11-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KS007);中央高校科研业务经费项目(2010B12114)

李枫(1973—),男,吉林汪清人,副研究员,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张闻天学习型政党
张闻天《神府调查经验谈》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从生活小事看张闻天廉政大情怀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