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县域旅游资源发展研究
——兼论灵璧县旅游发展思路

2012-08-15蔡雪洁周家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灵璧县灵璧旅游

蔡雪洁,周家华

(宿州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县域旅游资源发展研究
——兼论灵璧县旅游发展思路

蔡雪洁,周家华

(宿州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文章在对旅游发展政策背景和新农村建设形势研究的基础上,以灵璧县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制约因素,提出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以期为我国县域旅游资源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新农村建设;县域旅游发展;灵璧县

1 研究背景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国家旅游局宣布中国旅游主题为“中国乡村游”.2009年底国务院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许多地区开始以旅游为导向建设新农村,形成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发展乡村旅游,活跃了旅游市场,丰富了旅游产品,满足了大众化旅游消费需求,同时,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为改变一些农村的落后面貌做出了贡献.但乡村旅游发展不能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科学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和思路.本文将以灵璧县为例,探讨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旅游发展思路.

2 灵璧县旅游业发展基础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与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接壤,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

灵璧区位优势明显.背靠中原,东望沿海,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京沪高铁、宿淮铁路、宿泗高速公路、双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北有徐州观音机场,南有汴河码头,即将形成“两高速、两铁路、北机场、南码头”的立体式交通格局.灵璧县已被安徽省列为加快东向发展的23个重点县之一.

2.2 旅游资源丰富

灵璧县历史悠久,建县于1086年,始称“零璧”,1117年改称灵璧.灵璧县有着“五古”、“两特”、“三宝”的地域文化特色.“五古”即该县为千年古县、域内分布多处古战场、汉代古墓群、古城垣(遗址)和一批千年流传的古文化;“两特”指灵璧钟馗画、灵璧琴书两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璧曾被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三宝”指“一奇一美一丑”(奇石、虞姬、钟馗)文化名片.灵璧石奇绝天下,堪称华夏瑰宝,宋代诗人方岩赞为:“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被清代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石”,2008年被国家评为“中国观赏石之乡”.灵璧钟馗画像传说能驱鬼降魔,灵璧钟馗画承传吴道子之法,并与民间技法相结合,风格独特,自宋至今兴盛不衰,已成为中国民间绘画艺术的瑰宝,饮誉海内外,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

3 灵璧县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基础设施薄弱,接待环境较差

受经济条件制约,灵璧县境内的交通道路质量差、等级低.现有4条省道,道路狭窄,路面主要以砂石路为主,灰尘非常大,卫生状况也欠佳,这样差的环境与天下第一石灵璧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钟馗画的反差实在太大,严重阻碍着灵璧县旅游业的发展.

灵璧县的旅游配套服务游、娱、吃、购、住设施严重缺乏,仅就餐饮和住宿接待而言,现有的农家乐都太一般,档次太低,更缺乏高档次的宾馆和餐馆,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降低了游客对该县旅游的满意度.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政府指导,一些乡村的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消纳处理、消毒防疫设施、消防设施、通信设施、住宿、饮食卫生等不能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此外,购物和娱乐的地方几乎是没有.

3.2 旅游资源影响力微弱

提及省内知名旅游品牌,黄梅戏、徽文化、花鼓灯耳熟能详,灵璧三大文化传承虽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但放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就要微弱很多.此外,灵璧县旅游资源分散,缺乏吸引力强劲的龙头品牌,景区景点小而分散,难以形成遥相呼应的龙头效应.素有四大名石之首的灵璧奇石,虽然品牌已经形成,也初具规模,已遍及整个宿州市,但功能较弱.

3.3 旅游市场针对性太强,后劲不足

灵璧县虽有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也很有说头,但娱乐性功能较弱,很多文化偏于沉重,需要高层次的参观者,更适合于中年人、老年人.一些已建成的如灵璧天一园、中国灵璧石国家公园旅游景点人气不旺,有些景区景点甚至处于进退维谷状态.另外,灵璧石属不可再生资源,挖一块少一块,自然涉及到发展后劲的问题.

3.4 旅游业人才匮乏

目前,从事灵璧县乡村旅游业经营的主体大都是农民,他们的整体科学文化水平偏低,因此缺乏大量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员、导游人员、餐饮服务与管理人员,这将会制约灵璧县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4 灵璧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路

4.1 政府政策扶持

要继续积极发挥灵璧县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管理,实现乡村旅游开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与统一.结合灵璧县的实际情况,当前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把乡村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结合起来,搞好水、电、路等生态环保建设,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应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信贷支持;第二,实行优惠的税费、土地政策和多种途径进行招商引资,加快旅游业的硬件设施建设(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第三,继续做好宣传推介工作,把文化搭台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类文化活动与招商引资工作结合,把节庆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和桥梁,如已经成功举办的四届中国灵璧奇石文化节,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推介会等其他形式进行宣传推广,扩大灵璧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2 突出特色,走文化旅游品牌战略之路

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依托当地的文化,突出特色,乡村旅游才能充满魅力.灵璧不仅是因“石”而异军突起的千年古县,同时也是两千多年前的那场“楚汉之争”的发源地.灵璧县境内除了虞姬墓以外,还有县南韦集镇沱河北岸的“垓下遗址”、“金银山汉墓”以及传说张良吹萧散楚兵的“散楚山”等诸多文化遗存.因此,灵璧县在品牌战略上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以楚汉文化旅游为龙头,立足奇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奇石文化旅游,全力打造灵璧旅游名片,推动灵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整合资源,塑造主题形象,确立灵璧奇石文化旅游、灵璧垓下古战场遗址军事文化旅游、虞姬楚汉文化旅游等旅游产品在全国的地位,推出相应的旅游路线.三、推动区域联动,加强区域内外合作.近年来,皖北旅游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楚汉文化、老庄文化以及曹操等历史名人都是取之不尽的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打好文化旅游牌,是振兴皖北旅游的关键.

4.3 科学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乡村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规划应秉承在规划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坚持把乡村保护放在首位,避免乡村旅游过度“商业化”,实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统一.规划应以可持续理论为指导,在尊重历史,立足现状的基础上,将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相结合起来,将乡村旅游资源历史风貌保护与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需要结合起来,将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配套结合起来,将社区居民需求与规划要求结合起来.在规划中,还需要开拓思路,挖掘特色,创造市场,构造新型的农业基地旅游的概念,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和娱乐性.

4.4 加强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加大与地方高校的联系,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完善县域旅游资源的解说系统,提高旅游的品味;另一方面,可以在社会上招聘一批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同时制定人才培训规划,让这批人才可以长久地留在当地,提高灵璧县的旅游服务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乡村旅游经营水平和服务技能,鼓励有实力的乡村旅游经营者到乡村旅游发达地区开阔视野、学习取经,围绕地方特色创建自己的乡村旅游品牌,并力争扶植一批管理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市场信誉好、发展后劲足的乡村旅游企业.

〔1〕马艳平,桂和荣.浅议灵璧石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9):17-18.

〔2〕涂伟.基于区域空间关系分析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战略——以灵璧县楚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5):44-47.

〔3〕周杰,袁春振.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12.

〔4〕王世金,白永平.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J].广西社会科学,2006(11):5-7.

〔5〕黄月玲.县域旅游在区域旅游中的协作发展——以桂林旅游圈龙胜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8,28(2):338-341.

F59

A

1673-260X(2012)04-0072-02

宿州学院科研项目(2011yyb26)

猜你喜欢

灵璧县灵璧旅游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山魂
磬云岫
【龙凤呈祥】
【雄狮】
【盛世龙舟】
钟灵毓秀灵璧石
礼就送灵璧石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