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有效性探析

2012-08-15梁伟莹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师生政治

梁伟莹 卢 坚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肇庆 526020)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有效性探析

梁伟莹 卢 坚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肇庆 526020)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活力在于其有效性,但当前成效并不乐观。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出差异性互动教学的理念,创新互动教学模式,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有效性;差异性互动

互动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要突破点,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方法[1]。为此,笔者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出差异性互动的理念并以此创新教学模式,以期推动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开展,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1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05方案”实施以来,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在积极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创建了演讲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2]等教学方式方法。当然,这些教学模式尚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下面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堂互动主体是教师与学生,而学生在参与互动过程中往往难以动起来。

1)学生对课程有偏见。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偏见,学生不仅对理论教学不感兴趣,而且对互动教学有一种消极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使互动教学难以收到实效。

2)互动教学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虽然有些教师在设计互动教学模式的时候很认真,但也只是从上好课的角度出发,未能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在参与互动过程中并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往往表面上有互动,但也只是被动应付,久而久之,学生对互动教学就失去兴趣。

3)互动教学的条件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般都是以合班上大课为主,班级规模过大,学生人数较多,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开展有效互动;况且高校教室的布局基本是不能移动的固定座椅,虽然便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却限制了学生上课活动的空间,不利于学生互动[3]。以上这些因素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出现了互而难动的尴尬局面。

1.2 互动模式偏向单一

1)互动主体的单一性。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都把教学过程的互动单纯地理解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虽然师生互动作为一种动态性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成为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彼此平等交流情感、体验,实现教学相长,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会导致教学过程互动形式上的单一性,突出表现就是缺乏生生互动。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专业、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等自然条件上的差异,是影响互动式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4]。如果把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以外,教师之间的互动、课内外互动、校内外互动、家庭互动、区域互动、城乡互动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也是直接影响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与运用的重要因素和基本要求。

2)师生互动的不充分性。即使形式单一的师生互动本身也存在着较多问题,使互动教学无法充分地体现其完整性。首先是师生互动的意向单一性。在师生互动教学中,教师基本是互动教学的发起者,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教师设计、实施和监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执行,因而在互动中的表现比较消极。由于双方之间处于不平等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马虎应付,机械地接受被互动。其次是师生互动的对象相对单一。教师更多的是关注优生,差生会受到冷落,考虑到教学上的方便、教学进度的顺利以及出于对部分学生的偏爱,他们更多选择优生或性格活泼的学生作为互动的对象,因为优生容易配合使互动环节更易成功,而差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参与互动过程中的质量偏低,难以完成教师设计好的互动环节[5]。最后是师生互动的手段相对单一。目前师生互动之间主要以语言交流为主,而忽视了多元的互动手段。这种多元的互动手段不仅包括课堂中的语言、行为的交流,还包括了心理暗示,比如眼神交流,以及在课后通过留言、作业、网络、电话、短信、信件等方式进行多元化交流。

1.3 互动内容失调

1)游离教材。教师在设定互动教学环节之前,应该认真钻研并分析教材内容,尽可能地让互动教学环节与教材内容相匹配;即使无法做到完全匹配,但也应有相关的交集或共通性。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所设定的互动教学环节并没有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或者互动环节与教材内容根本没有交集,两者之间呈现割裂状态;并且在组织一些材料、数据和案例的时候也没有充分体现教材与大纲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

2)游离现实。由于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概述性,即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教材中的内容、事例不一定完全适用于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互动教学环节的时候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生活,用最新发生的、最具时效性的案例作为互动内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应用于互动教学的例子往往是泛化的缺乏时效性的,这样不但不能吸引学生,反而会导致他们对互动教学的冷漠情绪。

3)游离目标。教师在设计和运用互动教学模式时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实际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运用相应的互动教学内容,即互动教学的目标必须非常明确,然后再根据目标来开展互动教学。现实中有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互动的效果,营造新奇、热闹、刺激的课堂气氛,实施互动的教学内容往往有游离教学目标的倾向,看似热闹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无助于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与把握。

1.4 互动效果不尽理想

1)学生对互动教学满意度较低。很多教师本来有内容很丰富的互动素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缺乏因时因地因人合理制定的互动教学模式,往往存在把与教学目的无关的教学内容塞进互动教学中,或者把几个互动环节简单堆砌的现象,结果不但不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多元性的思考与探究,反而让学生无动于衷,无所适从,不能很好理解和配合老师互动教学的模式设计与目的要求,最终导致互而难动,学生对互动教学的满意度评价普遍较低。

2)互动效果难以显示。由于师生互动的不充分性,传统模式的互动效果难以显示。突出之处是学生介入的面与度有限,课程考核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拉大了极差现象,这都有违教学互动的本意和初衷,甚至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利于互动教学的深入开展[6]。

3)教师自信心不足。由于互动教学模式开展的时间不长,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多数教师尚难理性决定哪些是科学并行之有效的模式,哪些是“唯互动而互动”的形式而加以摒弃或改进;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虽然勇于尝试各种不同的互动教学模式,也积累了丰富的互动素材,但是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心与毅力,一旦互动模式在开展过程中受阻,比如学生反应不够热烈等,教师的热情与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并产生挫败感,进而对已经开展过的互动模式轻易地抛弃,改而寻求新的模式。教师自信心的不足,极大程度地阻碍或制约了互动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索与发展。

2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理性思考

2.1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分析

1)概念理解的偏颇导致模式选择的单元性。互动本应是多元的,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主体之间,还牵涉到师生以外的其他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但由于不少教师限于师生互动的范畴理解的片面性,从而影响并制约了多元式、多角度、全方位选择模式的确定与应用。

2)行为选择的短期性无法促进有效模式的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很难搞清楚什么样的互动是好的、行之有效的,并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模式而坚持下去;而是随意性较大,不善扬长避短,结果必然流于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互动教学的素材和尝试模式,这些素材和模式必须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分析,形成理性认识,方能形成有价值理念支持的良好互动模式。

3)评价机制的缺失而无法推动互动教学持久深入创新发展[7]。受传统评价模式的限制,教师的教学评价往往以学生的评价或学生个人成绩的好坏变化等作为标准,不尽全面和科学。有时,学生的肯定只是满足于猎奇或一孔之见;有时学生个人成绩提升了,但作为集体的反差却加大了。此时,作为教师若不掌握科学评价标准和机制,则很难科学理性地判断互动模式的好与坏。如此,教师个人很难自我判断教学方法的优劣并做到优胜劣汰;而作为教师集体也很难通过良好的褒贬机制引导大家达成共识,集思广益,齐心合力推动互动教学的持久、深入、创新发展。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性互动教学思考

1)创建差异性互动教学模式。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引入差异性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创建差异性互动教学模式。所谓差异性互动,就是通过互动各方的差别位移启迪对方、联动整体,以提高总体认识和行为水准的教学方式,尤其是极差理论的引入和应用。如同水源落差原理和现象一样,有落差才能流动,落差越大,流动越快,动率越高。差异性互动教学主要包括主体差异、客体差异、主客体联动三个方面。

2)差异性互动教学中的主体差异。差异性互动首先是主体的差异,主体差异是差异性互动的基础和关键,其中师生互动首当其冲;此外还应包括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等。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在学历、职称、年龄、经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主体的差异性对互动教学的设计、引导与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另一重要主体,在专业、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等自然条件上的差异,也会影响互动式教学法实施的过程和效果。

3)差异性互动教学中的客体差异。差异性互动的客体包括与差异性互动相关的一切非主体因素。客体差异是差异性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差异性互动的主体必须借助客体的力量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客体差异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然而,客体差异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或者淡化,致使互动过程中的效果大打折扣,故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首先,教学大纲、教材版本、教学计划与付诸实践的差异。教学大纲、教材版本、教学计划是教学的基本文件,具有较强的严肃性与共性,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基本教学文件是国家主持制定、全国统一使用的,权威性显而易见。但作为一线教师,在贯彻体现上述教学文件精神,实施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具体化[8]。这种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差异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处理好其中的关系。如果轻此重彼甚至顾此失彼地组织运用于互动,要么偏离教学文件要求使互动缺失依据;要么是空泛无物唯动而动,而这又绝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和初衷。只有恰到好处地认识把握和处理好两者的落差关系,才能使互动教学有根有据有效果。

其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互差。俗语说,一样的剧本,演出不一样的精彩,教学同理。不一样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演绎同样的教学目的要求,需要彼此间差异性的协调与应用。由于教师个人知识、阅历、经历、风格、艺术不尽相同,演绎同样的教学内容的形式、方法、手段也不尽一样;或者不同的内容用同一样的形式、方法、手段演绎,其结果却千差万别。互动教学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差异性互动的客体范畴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之间的差异性因素整合为有机统一的教学资源用于互动教学之中,有效地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与水平。

最后,互动教学模式物质载体的位差。一定的教学模式由相应的物质载体予以保障和支持,其所包含的教学内涵才能如愿以偿地体现出来[9]。例如,教学互动的场所可以在课内或课外,可以在校内或校外,可以在固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或随机的社会场所,而它们之间的条件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必须加强互动模式的物质载体、环境氛围的研究与应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中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4)差异性互动教学中的主客体联动。若使差异性互动形成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还需让差异性互动中的主体差异与客体差异有机交互地联动起来,发挥彼此之间的优势,相得益彰,才能使教学互动具有实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否则,互动还是有名无实,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只有正确把握并处理好差异性互动基本内涵的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力杠杆与有效形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深入发展需要相应的理性指导,才能有效改变目前教学中互而难动、形式单一、内容失调、效果欠佳的被动局面,不断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10]。引入差异性理论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实践,应是一种可行性探索。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共性之下(必要性)还是有自身个性需求的。高职院校的互动主体与客体和普通院校相比,无疑存在着更明显的差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用心开发和利用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互动教学模式更加完善,效果更加明显。

[1] 赵国龙,朱明.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互动”范畴[J].教育探索,2008(4):47-48.

[2] 张淑香,蔡静,朱晖.高等学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58-260.

[3] 徐文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16-20.

[4] 袁本文,范丹卉.主体差异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效果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 (5):84-88.

[5] 黄家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互动”教学法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9):213-219.

[6] 王婉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探索[J].安康学院学报,2010(8):102-104.

[7] 李博豪.“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综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5):54-57.

[8] 郭华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与实践教学[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2-104.

[9] 陈平,严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7-109.

[10] 袁芳.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建构[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61-63.

Explora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ANG Wei-ying LU Jian
(Zhaoqing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Zhaoqing 526020,China)

The vitality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es in its validity,but the current teaching result is not so good.Based on the problems and the cause analysis in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diverse interactive teaching to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sul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interactive teaching;validity;diverse interaction

book=132,ebook=132

G 711

A

1672-2434(2012)03-0054-04

2012-04-09

梁伟莹(1983-),女,助教,从事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师生政治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麻辣师生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