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それらを中国文化といっても、…」错在哪儿?

2012-08-15日本关西学院大学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单句偏误例句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 于 康

标题日语的全句是「今では全然通じない言葉になっているのに、どうして私たちはそれを必死に暗記し、必ず身に付けることを要求されるのでしょうか。それらを中国文化といっても、5000年余りの歴史を持つ中国ではただ氷山の一角のようなものであって、文化の宝物と言えるのでしょうか。」,尽管这个句子中的日语还有很多问题,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出在划线的部分「それらを」上。这里不应该用「それらを」,而必须说成「それらは」。

中国的学生在学习日语时,「が」和「は」的实用区别是学习上的难点之一,所以,教师和学生都把重点放在「が」和「は」的理解和掌握上。但是,实际上,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讲,如何正确区分和使用「を」和「は」,其难度不亚于如何正确区分和使用「が」和「は」。

归纳该用「は」的地方却错用了「を」的偏误例句,主要有两个类型,一个是A类偏误,一个是B类偏误。A类偏误指的是动词搭配的错误,如例句(1)和(2)。

(1)×子供たちが、昼、みんな外で働いて、介護する時間がない。老人たちを家に残る。/→老人は家に残る。

(2)×いつも側にいてくれた過去をだんだん消えてしまった。/→過去はだんだん消えてしまった。

例句(1)中的「残る」和例句(2)中的「消える」在日语中都被称作自动词,除了一部分自动词比如「橋を渡る/过桥」「家を出る/出门」等可以要求表路径义或起点义的「NPを」共现外,通常自动词是不能要求「NPを」共现表受事的。这个类型的偏误属于语法知识的基础问题,是很容易克服的。

B类偏误指的是话语表述的错误,即宾语与话题选择的错误,比如,

(3)×各方面の改革は必要で、それに個人の努力も不可欠なのだ。確かに、一冊の本を大きくいえば、国家の文明に至る。小さく言えば、個人に対する影響だ。/→確かに、一冊の本は大きくいえば、国家の文明に至る。小さく言えば、個人に対する影響だ。

(4)×地震、津波、大雪、ハリケーン、火山噴火、これらの大災害の全てを事前に防ぐ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だから、できるだけ被害を最小限に留めることが一番重要なことだと思います。/→地震、津波、大雪、ハリケーン、火山噴火、これらの大災害の全ては事前に防ぐことができません。

这个类型的偏误不属于语法上的错误。如果不考虑语境,就单句的成句条件来说,上述类型的句子大多数是符合语法规则的。但是,如果用这些句子来组成一个话语的话,那么有的句子的某些成分如果还是保持原来的语法标记,就会违反话语的表达规则,成为偏误。

根据动词的类型,一个句子中至少需要一个以上的必有论元的共现才能完句和自足语义。当动词是二价的他动词时,需要主语和宾语的共现,句子才能完句,才可以自足语义,其它成分的共现只会增添信息,而不会影响句子的成立。所以,句子中的宾语在一个没有语境要求,或没有对比、加强等特殊的句法要求的句子中,通常都用「を」来标记。但是,当句子用在话语中时,情况就不同了。一个话语通常需要提供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话题和对这些话题进行铺陈的内容。需要话题,而话题没有出现时,就会让人不知所云,出现话语表述上的错误。

日语用来表达话题的语法标记最主要的是「は」(其它暂且省略),这个「は」在教科书上一般被称作为提示助词,或被叫作系助词。用「は」来提示的话题成分,在可以还原的句子中未必都用作主语,有的原来是宾语,或是其它修饰成分。在提示话题时,「は」主要有两大表义功能:①提示总话题,后续的单句或复句用来叙述该话题的具体内容;②提示已出现的话题,后续的单句或复句用来表述对已知信息的认识或判断。不过,总话题也可以是已知的信息。比如,

(5) 一冊の本は大きくいえば、国家の文明に至る。小さく言えば、個人に対する影響だ。=与例句(3)相同

(6) 地震、津波、大雪、ハリケーン、火山噴火、これらの大災害の全ては事前に防ぐことができません。=与例句(4)相同

在例句(3)和(5)中,「一冊の本」在话语的层面上用来充当一个总话题,而后续的「大きく言えば…」和「小さく言えば…」都是用来表述有关「一冊の本」这个话题的具体内容的。如果把「一冊の本」从总话题降格为宾语,如例句(3)所示,整个话语就会失去话题。在例句(4)和(6)中,「これらの大災害の全て」在话语的层面上用来充当一个已知的话题,即已经出现过的内容,而后续的「事前に防ぐことができません」用来表述对已知信息的认识和判断。如果把「これらの大災害の全て」降格为宾语,如例句(4)所示,整个表述同样也就失去了话题。也就是说,「一冊の本」和「これらの大災害の全て」当其作为句子的一个具体的组成成分与他动词一起来构成一个句子时,使用「を」来标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当其在一个话语中用来充当话题时,如果还继续使用「を」来标记的话,就会出现话语表达上的错误。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判断在句子层面上用作宾语的成分,在话语层面上需要用作话题呢?判断的条件与上面提到的「は」的两大表义功能有关。也就是说,当一个话语中的一个单句或数个单句所组成的内容是用来详细表述「NPを」的具体内容时,这个「NPを」必须升为话题,并用「は」来标记,如例句(3)和(5)所示;当一个话语中的一个单句或数个单句所组成的内容是用来表述对「NPを」这个已知信息的认识或判断时,这个「NPを」也必须升为话题,并用「は」来标记,如例句(4)和(6)所示。是否将「NPを」提升为话题,关键要看「NPを」后面的句子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如果不是用来详细表述「NPを」具体内容的,或不是用来表述对「NPを」这个已知信息的认识或判断的,就没有必要提升为话题,否则,就需要提升为话题。

标题日语中的「それらを」后面的句子都是对「それらを」而言的,都是用来具体和详细表述「それらを」的内容的,如果继续使用「それらを」,那么由于这个「それらを」通常只与「中国文化といっても」相关,而不会关联到后面的「5000年余りの歴史を持つ中国ではただ氷山の一角のようなものであって、文化の宝物と言えるのでしょうか。」,所以这个在语法上没有错误的句子却在话语表述上成了偏误用法。如果将「それらを」改为「それらは」,那么这个用作话题的「それらは」就可以一直关联到这个话语的最后。

另外,标题日语「今では全然通じない言葉になっているのに、どうして私たちはそれを必死に暗記し、必ず身に付けることを要求されるのでしょうか。」中的「それを」后面的句子也都是用来详细表述「それを」的具体内容的,符合上述话语表述规则。但是,这里的「それを」是不能说成「それは」的,即不能提升为话题的。这是因为「それを必死に暗記し、必ず身に付ける」这个小句是镶嵌在「NP1は+NP2を+VP」中NP2这个位置上,并在句中用作宾语的,宾语小句中的宾语是小句的具体组成成分,一般是无法提升为话题的。

猜你喜欢

单句偏误例句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参考答案
2015年《时代英语》高二第1期参考答案
2014年《时代英语》高二第4期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