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学者并发症原因分析

2012-08-15路鹏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1期
关键词:虹膜初学者乳化

路鹏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学者并发症原因分析

路鹏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学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6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45.49%,术后1周、1个月视力≥0.5者分别占70.68%,77.44%;主要并发症有后囊破裂、虹膜损伤、角膜水肿等。结论初学者应该在熟练掌握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超声乳化术。

超声乳化术;并发症;原因分析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266眼均为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以来住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年龄23~92岁,平均64.83岁;其中23~49岁31人,50~69岁135人,70岁以上100人。晶体核硬度I级7眼,Ⅱ级56眼,Ⅲ级114眼,Ⅳ级74眼,Ⅴ级15眼。术前视力:光感至0.3。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角膜曲率,A超测定眼轴长度,眼B超检查,根据SRK II公式计算所需人工晶体度数。术后1d、1周、4周分别进行视力检查及验光。

2.仪器与术者:意大利产OPTIKON 2000型超声乳化机。手术者均能熟练完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手术经验在6年以上。接受培训后自2011年开展超声乳化术。

3.手术方法:术前半小时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滴眼3次散大瞳孔,术前点0.4%奥布卡因眼液滴眼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2ml+0.75%布比卡因2.5ml行球后麻醉及上方结膜下麻醉。做以上方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角膜缘上方2mm处做隧道式巩膜切口长约4mm,切口深度约1/2巩膜厚度,新月形刀自切口巩膜层间向角膜缘方向潜行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mm左右,15度刀自3点位透明角膜缘做一辅助切口。3.2mm穿刺刀于12点位穿刺入前房,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其胜)。截囊针掀起前囊一角,用撕囊镊行直径约5mm的连续环形撕囊(成熟期白内障无红光反射眼及皮质外溢,囊瓣看不清者改为开罐式截囊),水分离及水分层,活动晶体核,超声乳化头和劈核器相对用力将晶体核劈开分成数份,逐一粉碎吸出,注吸头吸出残余皮质。前房及囊袋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后植入折叠人工晶体(若为硬质晶体扩大隧道切口),平衡液置换于透明质酸钠,术毕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液,点红霉素眼膏,单眼包扎。

结 果

1.术后视力: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者121眼(45.49%);≥1.0者35眼(13.16%);术后1周视力≥0.5 者188眼(70.68%),≥1.0 者82 眼(30.83%);术后1 个月,视力≥0.5 者206 眼(77.44%),≥1.0 者90 眼(33.83%)。

2.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1)后囊膜破裂:于手术中出现的后囊破裂有24眼(9.02%)。18眼发生在超声乳化晶体核过程中,6眼发生在吸出晶体残留皮质过程中。后囊破口较大并伴有玻璃体溢出者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后,将人工晶体植入前囊前睫状沟内。有2例病人因后囊破口较大放弃植入人工晶体。

(2)角膜水肿: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56眼(21.05%),其中发生在Ⅱ级核组3眼,Ⅲ级核组21眼,Ⅳ级核组32眼(V级核采取ECCE),多在术后3~5d自然消失,有5眼角膜水肿较严重(后弹力层皱褶,基质层增厚),经治疗后于10~15 d好转,未见角膜失代偿者。

(3)屈光不正(>1.0D)29 眼(10.90%),术后一周出现20眼,4周复诊时发现9眼。其中近视13眼,远视9眼,散光7眼。

(4)前房内葡萄膜炎性反应9眼(3.38%),经散瞳、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及强的松后病症控制。

(5)人工晶体偏位6眼(2.26%),其中术后1周内出现4眼,为后囊膜破裂后植入人工晶体者,4周复查时发现2眼。

(6)虹膜损伤13眼(4.89%),其中8眼为手术切口不当,导致虹膜反复脱出,虹膜扩约肌损伤。5眼为超声乳化头在浅前房情况下进出损伤切口附近的虹膜。

3.并发症原因分析

(1)从术后统计数据来看,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较高,分析原因如下:(1)术中超声能量控制不当,当晶体核较硬时持续给予能量,及超乳不在囊袋内而在前房内,造成超声能量外泄。(2)老年患者晶体核硬且角膜内皮细胞减少,根据对手术病人核硬度与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程度与核硬度程度呈平行相关[1]。(3)遂道路径较长时,超乳头反复进出造成切口处角膜皱褶,角膜水肿。

(2)后囊破裂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后囊破裂的主要原因是撕囊不连续,容易发生前囊放射状裂开。操作不熟练,超乳头直接损伤后囊,注吸皮质时误吸后囊导致后囊破裂[2]。

(3)白内障术后屈光不正主要由于手术切口的大小、形状、位置造成,术前的散光和人工晶体计算误差也是常见原因。术前认真及详细检查病人的角膜曲率、反复测量眼轴长是非常重要的。准确的术前检查可减少术后屈光不正。

(4)人工晶体移位均发生在未能囊袋内植入者。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溢出者术后人工晶体移位及瞳孔偏位发生率较高。术中应将人工晶体两侧袢完全放入囊袋内,若一侧袢在囊内,而另一袢在睫状沟内者可能发生晶体移位及术后散光。

(5)虹膜损伤多由于手术切口制作不当,虹膜损伤可导致术后出现虹膜睫状体炎的表现,需视炎症的情况给予散瞳,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结 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方式,需要手、脚、眼、脑相互之间的密切协调配合。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每一个细节都能影响手术的效果。但最关键的是切口构筑、连续环形撕囊和双手碎核3个步骤的操作。初学者必须经常练习手术切口的制作和连续环形撕囊技术。长短适中且光滑的巩膜隧道切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少。在学习撕囊之初,不要求撕开的前囊一定是正圆形,椭圆形或蛋圆形也可以,但边缘要连续而平滑。对于前囊分辨不清或过熟期白内障晶体核巨大且坚硬时,应釆取开罐式截囊,选择小切口囊外摘除术[3]。

在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早期,难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与我院以往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相比,开展超乳之初,手术耗时偏长,术后角膜水肿多见,当逐步熟悉超乳操作后,超声乳化术的时间短、切口小、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优点逐渐呈现,手术质量明显提高。所以,初学者应该在熟练掌握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超声乳化术。

1 陈力迅,吴玲,黄瑾,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6):612-614;618.

2 谢琳,贺翔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临床分析及相关处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2).

3 陈敏.硬核白内障的两种手术方式疗效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

453600 河南省辉县市人民医院眼科

白内障是目前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因具有切口小,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我院自2011年7月以来,实施26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现统计术中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初学者在超乳术中须注意事项。

猜你喜欢

虹膜初学者乳化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基于轮廓匹配和多项式拟合的虹膜分割算法
初学者,赶紧看过来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浅谈如何提高初学者的钢琴演奏能力
初学者如何临写《九成宫醴泉路》
给会计初学者的几点实用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