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商务(双语)”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2-08-15谭会萍黄凌宇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双语商务国际化

谭会萍,黄凌宇,蔡 莉

(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国际商务(双语)”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谭会萍,黄凌宇,蔡 莉

(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务(双语)”课程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团队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探索,其实践经验以供同仁借鉴和商榷。

国际化课程;外国专家;教学研究

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今天,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高校必须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国际化课程的建立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者认为,国际化课程应具有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011年大连民族学院在“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实施国际化的战略,为国际化课程的建立提供了动力和条件,同时也促使“国际商务(双语)”课程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向国际化课程迈进。

一、国际化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

“国际商务(双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扩展学生国际视野,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先进的贸易、经营、管理理论,借鉴成功的商务实践经验,因此其教学内容必须具备国际化的特点。权威性原版教材的有效使用和对网络资源的合理选择为国际化教学实施提供了保障。

1.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相结合

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或采用原版教材的内容是使课程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近几年中国许多著名出版社引进了大量英文原版教材。这些教材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较强的实效性,能全面反映出学科及课程的体系。例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的由美国著名出版机构麦克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出版,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查尔斯W.L.希尔编著的《当代全球商务》(Global Business Today)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的大学被广泛使用。该教材结构完整,文风质朴生动,内容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反映当前国际商务最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并附有取材广泛、资料翔实的案例。采用这样的教材能使教学与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相结合,缩短在专业教学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搜集英文原版网络信息,广泛涉猎国际化的教学资源

原版英文教材为课程提供了教学的蓝本和框架,但是国际化课程的教学内容绝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浩瀚的网络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即时性,为国际化课程教学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广泛涉猎国际商务领域最具有权威性的英文原版网站,如世界银行(World Bank)、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报刊杂志网站,如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财富杂志(Fortune)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数字课程(OpenCourseWare)以及中国商务部、中国日报、北京周刊等国内官方英文网站。用以上网站的信息充实课程内容,作者体会到能时刻跟踪国际商务前沿动态,多视角宽范围地扩展教学资源,真正做到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二、国际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国际化课程的目的是把国际化教学内容传输给学生,使其具有国际化视野,理解国际竞争规则,培养其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因此,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国际化是国际化评价的核心指标[1]。作者认为国际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式。

1.采用精讲泛讲相结合,有效处理英文原版教材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保证国际化教学内容和体系的完整性

原版英文教材具有内容多,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教学的关键点。在“国际商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精讲与泛讲结合,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利用编制的课程重点概念指导书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课程的框架结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而且保证了所学的知识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

2.采用“全英式”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英语思维水平,增强学生应用国际语言的能力

“全英式”教学是指在授课、作业和考试等实践教学过程中全部使用英语,这样可以使学生用英语进行认知活动,用英语去思考,用原版教材的原版语言去理解专业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使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原版教材的专业内涵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授课时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把握教学语言的难易度。通过浅显易懂和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生动实际的教学案例、有效地教学设计和教学艺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保证了全英语教学方式的顺利进行。根据作者所做的2006-2011年“国际商务”课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学生们不仅接受了“全英式”教学方法,而且认为这种方法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

3.按照美国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方法,阶梯式安排教学与实践活动,使教学过程与国际化教学步骤接轨

在教学中,作者应用美国教育专家Dr Benjamin Bloom的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Bloom's Taxonomy),从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和认知过程(包括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两个维度来确定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并强调目标、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2]。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在不同教学阶段的专业和英语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互动课堂教学模式,阶梯式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从教师教授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指出课程的框架结构,到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教学从低层次的信息记忆转向附有深刻含义,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个人发展的高层次教学。例如,教师采用了背诵和解析重点概念、经济贸易图表分析、案例分析、主题演讲、热点问题评述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

4.引入欧美大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精心设计实践活动程序和规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

“国际商务(双语)”课程的每项实践活动都有明确的活动程序和规则,而这些程序、规则和评价指标均借鉴了欧美大学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引入国际化教学理念,探索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点的研究性教学模式,采用国际化标准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的框架、方法、步骤、样例和评价要素,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价。“国际商务热点新闻评述”是课程中的一项实践教学活动。活动要求学生撰写学术性的报告、制作多媒体课件、做主题演讲、做效果反馈等内容,同时通过25个评分点来规范和指导学生在各阶段完成任务。在多层评价指标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新闻内容的层层筛选和提炼,有效培养了其专业信息搜集能力和专业英文阅读能力、对信息的筛选和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英语文字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计算机使用能力。

5.聘请国外教师走进课程和指导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国际化

依托于国家外专局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项目团队先后聘请了新西兰奥克兰工业大学、加拿大开普兰诺大学、英国格林多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哥伦比亚EAFIT大学、美国阿凯迪亚大学的教授、博士和学者以及国外商务人士为学生授课、实践活动指导以及与教师进行国际化教学研讨。从2008年至2011年,外国专家在国际商务课堂为学生的实授课学时多达100多个小时,受益的学生达500多人。2011年5月,项目团队和外国专家一起共同教授“国际商务(双语)”课程,并结合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以“中西方教学的交融”为主题的研究性教学与学习项目由此而产生。在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化课程建设现场会和国际商学院国际化教学活动月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学生们的精彩演讲,受到外国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与这些学生一起工作是一种快乐。”

6.带领学生参与国际化教学项目,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主办的“全球技能(Global Skills)”项目旨在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在世界各地不同环境下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能力。该项目分别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6月在大连民族学院举办。参加方包括中国大连民族学院、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波兰的大学:University of Economics in Katowite、哥伦比亚的大学:Universidad EAFIT、巴西的大学:Universidade de Brasilisa。大连民族学院的学生和来自国外大学的30多名同学一起学习国际商务课程、做专题演讲、参与文化体验、举办各国文化日活动、参观合资企业、在北爱荷华大学的网站上撰写博客,并获得了全球技能项目结业证书。通过与不同国家人的接触,学生们对外国的文化、思维方式、做事方法等有了更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这对他们未来国际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国际化的教学团队与教学研究

教学能力的国际化程度是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决定因素。国际化课程的深度取决于教师自身国际化教学水平。扩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才能提高他们课堂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3]。学校的国际化战略为国际商务国际化课程的建立提供了动力支持,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体验国际化、融入国际化和进行国际化研究的环境和条件。

1.创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学团队,为国际化教学提供保障

“国际商务(双语)”国际化课程教学团队共有9名教师,均有坚实的专业功底和很高的英语水平。团队中有7人具有国外访问、学习经历,4人(次)获英国伦敦圣三一学院英语教师证书和由新西兰资格认证机构颁发的英语教师证书,2人(次)获英国Anglia Ruskin University高级学术英语培训并获证书,2人(次)在英国获剑桥大学ESOL考试中心“教学知识测试”证书,2人(次)曾在国外讲学,2人(次)曾赴国外参加国际会议。以项目团队为基础创建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三位教师分别获得大连民族学院教师励志奖和优秀教师称号,讲授校级精品建设课2门,优秀课1门。外籍教师是教学团队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都有4-5名外国学者参加项目团队的教学和教研活动。

2.有效利用外国专家项目,探索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在国家外专局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支持下,项目团队获项目经费近30多万人民币,邀请外国大学的专家和商务界人士与作者等一起从事国际商务领域的教学研究。项目议题包括“商务英语速成教学法研究”(2007)、“培养学生双语实践能力的模式探究与实践”(2008)、“多边贸易体制下的贸易救济补救措施探悉”(2009)、“西方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中的借鉴与创新”(2010)、“国际化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2011)、研究性教学在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2012)、“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2)等。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项目团队与外国专家多次召开教学研讨会,相互交流和学习,探讨中西方教学方法的差异,将其运用于教学,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国际化特点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3.从事专业和教学的研究,提升项目团队教师国际化水平和能力

项目团队成员多次参加国际商务专业国际会议,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多篇被ISTP检索,多篇论文获辽宁省政府奖项。2010年团队成员出席英国伦敦商务研究年会,在大会上宣读论文并被国外期刊录用发表。教改论文“伦敦圣三一学院CerTESOL项目教学模式对双语教学的启示”借鉴西方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提升双语教学方法的对策和建议。国际会议论文“A Few Proposals for Bilingual Teach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ffered in English at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对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2010年12月发表于香港“ELT at Tertiary Level in Asian Context:Issues and Researches”杂志。作者与外国专家共同撰写的论文“CLIT教学模式在国际商务教学中的运用”以剑桥大学教学知识测试系统为依据,对中国高校的双语教学模式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该论文被收录于香港理工大学“高等学校教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

项目团队还与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哥伦比亚五国外国专家共同撰写了《国际商务研究性教学设计》一书,其融合了国际化教学理念,商务专业知识与英语结合,涵盖国际商务诸多领域,为教师设计、指导、监督和评价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框架和标准。

四、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在以教学为中心的普通高校里,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关键,而开展国际化教学和创建国际化课程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国际化课程建设,教师能够获得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利于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1.国际化课程教师的培养

培养具有国际化教学能力的教师,是保证国际化课程的实施与发展的前提。大连民族学院的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具有很强的国际化教学的潜力。学校的国际化战略为他们提供了国际化教学的发展空间,而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促使他们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国际化课程建设。作为校方,应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出国学习机会,为教师提供接触国际化教学的途径,设立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国际化课程建设提供专项资助等。在国际化课程的教师队伍中,应有一定的外国教师比率。因此,在学校的对外交往中需有意识地选择能够来校授课的专业外国教师。

2.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方式

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可以包括一门课程的各个方面,也可以是某一门课程中的某个环节,如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综合性实践教学和某项独立的实践教学活动。专业课方面可以参考国外大学的教学大纲,用国外大学的教材和教案,与国外大学的教师共同讲授专业课程和指导实践活动。同时还可以在一个学科领域整合相关课程的资源,建设国际化课群。

3.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普遍性

国际化课程强调的是国际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中应用,它不应局限于用外语讲授的课程和使用原版外文教材的课程。如果在教学中应用了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用中文教材并用中文讲授的课程也可以建设成为国际化课程。因此,国际化课程强调的是内涵式的国际化。

4.国际化课程建设中的中西结合

国际化课程建设要适合国的教学环境,不要依赖于外国教师,不要全盘照搬外国的教学模式。国际化课程建设的过程是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从传统的、保守的教学思维向国际化和开放式教学思维转变的过程。国际化课程的建设不仅要求教师了解、借鉴、研究和使用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还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传承国内教学中厚重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做到中西结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构筑适合中国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国际化课程建设模式。

[1]吴莉娜.耶鲁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11(5):39-43.

[2]王小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对课程目标制定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4):20-24.

(责任编辑 董邦国)

Proceedings of Cultivating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with Internationalized Features

TAN Hui-ping.HUANG Ling-yu,CAI L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As a nationl model,the bilingual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has been probed practically with internationlized features in its teaching content and resources,teaching padagogy and methodology,teaching team and research.Its experiences might be shared and discussed with teaching faculties.

course with internationalized features;foreign experts;research in teaching

book=4,ebook=26

G642

A

1009-315X(2012)04-0412-04

2012-01-15;最后

2012-03-26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资助项目(01-274412-4);国家外专局外国文教专家重点资助项目(WZ2012012);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资助项目(2012LSLKTJYX-10);国家民委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资助项目(11057)。

谭会萍(1957-)女,吉林四平人,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经贸研究与双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双语商务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