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评述

2012-08-15吴英慧高静学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牧区草原生态

吴英慧,高静学

(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评述

吴英慧,高静学

(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牧区草场是自然资源宝库,实现生态平衡的屏障,也是牧区牧民生活的依靠。中国是草场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草场退化严重的国家。牧区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与稳定以及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对国内外牧区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梳理与归纳,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领域与未来发展趋势。

牧区;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中国拥有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五大牧区的丰富草场资源。牧区草场是由多种物种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是富有自然资源的宝库,维系生态平衡与稳定的屏障,也是牧区牧民赖以生存的源泉。然而,近现代牧区草场发展凸显了牧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全世界草场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畜草失衡,牧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在当前气候环境恶化的背景下,牧区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更关乎中国国家生态安全、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等国计民生大事。所以,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于中国十二五期间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稳定高度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国外研究状况

由于牧区地理与自然特征等因素,国外研究主要多集中在非洲,研究涵盖以下方面:

1.牧区重要性分析

鉴于牧区对社会经济发展与民众的重大意义,国外学界非常重视牧区相关理论研究。桑顿提出23%的世界贫困人口居住在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其中60%主要依靠家畜饲养而生存[1]。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和国际家畜研究所报告显示,仅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就有2500万牧民和2.4亿农牧民将畜牧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2]。

2.牧区生态系统恶化

世界水土保持方法和技术纵览合作组织(WOCAT)报告显示:全世界3.4亿公顷牧场,据估计其中73%受到土壤退化的影响。世界自然基金会根据相关证据显示,由于管理不善、不适当的居住地转换以及受最近气候变化影响,牧场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

3.牧区对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国外学者研究普遍认为,由于牧区自然特性,有巨大潜力吸收碳排放,有利于缓解全球温室效应,改善全球气候环境。全球旱地伙伴关系报告提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牧区草场自然特性具有重大意义。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报告中指出全球草原储存了世界8%的碳。怀特和格雷斯估算出牧场大约能够吸收全球土壤碳的30%[3]。

4.完善牧区管理,科学发展畜牧业,增强牧区吸收碳能力

国外诸多学者都通过量化分析,提出完善牧区管理对牧区吸纳碳量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关键的是畜牧业发展。固碳能力取决于气候特征,土地资源状况,土壤和植被状况,改变管理实践的能力(管理技术,土地所有权,社会组织,激励和政治意愿)。史密斯估计通过改良草地管理与恢复退化土壤,到2030年每年可以封存2000万吨二氧化碳。柯南特等学者发现通过改善放牧,碳吸收每年能从每公顷0.11毫克增加到3.04毫克[4]。

5.碳汇交易市场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比较关注牧区碳交易问题,认为牧区碳交易可行,但是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在世界许多地区,牧场所有权已经私有化。然而,其中土地权属不清或土地所有者无法排除他人使用牧场,这将使很难保证实施碳汇交易活动。若克里等认为,在这种背景下的碳汇项目将需要促进多方利益群体协商和冲突管理,同时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泰奈尅特等强调所有权问题可能是制约牧民进入碳市场的主要因素[5]。

6.牧区发展政策研究

国外关于牧区发展政策是由一些国际组织或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地域性发展策略与指导方针。其中比较全面的发展政策是非洲联合会农业农村经济部提出的政策框架。其指出牧区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完善牧区政策来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非洲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政策框架重视非洲牧区生态系统的地区特性,支撑和协调不同地区和成员国的政策。该政策提出可持续牧区资源管理、均等与安全获得牧区资源是牧区政策框架的核心问题,涉及到牧区的政治、社会、经济与环境利益。

二、国内研究状况

牧区对于中国生态环境保持、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地区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牧区生态环境堪忧,社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引发国内学界对牧区开展了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目前,中国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尚不完善,国内研究包括以下领域:

1.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界定

牧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国内学者对牧区可持续发展涵义界定并不清晰。付桂军提出了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指出必须重视民族性,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6]。戴正等指出牧区可持续发展包含草地生态可持续、草地经济产出能力可持续与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众多学者将牧区可持续发展与其他问题进行关联性剖析,归结出某些特征。秦丹等论述了生态环境与牧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史俊宏等认为人口因素是制约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李泉认为草原可持续发展与农牧民生活质量提升以及农牧区相关保障措施的完善密切相关,是草原牧区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

2.影响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国内学者对影响中国牧区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研究较多,研究结果比较趋同。指出当前影响中国牧区可持续发展主要因素是草畜失衡,这是致使草原退化,破坏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诱因。魏虹认为制约牧区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经济成本、基础设施、经济规模、气候资源、水资源、劳动者素质、土壤侵蚀、生态脆弱等因素[7]。黄莹霞等强调气候恶化、鼠虫等自然灾害是引起草原退化和牧区生态环境恶化重要因素。张旭等根据实际数据得出过度放牧导致天然草地退化。路战远等提出牧区高污染高耗能工业发展造成草场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

3.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根据不同地区牧区自然特征,对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构建。邓艾认为构建以草原生态牧业、草原生态工业、草原生态旅游业为主体框架的生态经济模式,是加快牧区经济发展与治理草原退化的有效途径。秦丹根据可控科技、资金、物资等因子建立了西藏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马林提出根据科学发展观构建民族可持续发展模式[8]。

4.牧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与评估研究

由于中国牧区自然条件等因素差异性较大以及现有数据掌握困难,建立全国性牧区可持续发展指标比较困难,中国学者多是结合区域牧区特点设立指标体系。李泰君等基于自然资本等五种资本形式,建立了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9]。王晓鹏等构建青藏高原牧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模型方法对青海省内的30个牧区县做出发展现状评价[10]。

5.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

关于中国牧区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学者们研究比较成熟。戴小玉提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应当根据不同系统对草地资源影响,采取针对性措施来保证牧区可持续发展。主要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科学的牧区产权制度,实施草场合理流转。蔚俊等指出产权界定不清是导致公共牧场及季节牧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提出落实草地产权制度,保障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敖仁其等提出科学建设草原所有权制度体系需要考虑到民族、文化传统、生态与经济等因素。延军平提出经济发达地区施行牧权交易,经济落后地区施行生态购买和生态补偿。

(2)科学保护与建设草原,强化草畜平衡。高迎军提出了加强天然草场的植被保护和建设等保护草原生态措施。魏旭明则强调实行科学养畜,提高畜产品生产效率。周俊根据川西北牧区情况,提出“以草为本、草业优先”策略来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

(3)减轻人口压力,实施牧区生态移民。敖仁其等认为由于牧区人口增加超出草地承载能力,是导致草原退化的根本原因,提出部分牧区人口应退出牧业。张丽君等分析了西部牧区生态移民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牧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移民对策。史俊宏等认为牧区生态移民具有特殊性,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避免政府寻租行为。

(4)转变牧区产业结构,打造生态牧业。秦丹提出必须调整牧区产业结构,将传统牧业改造成生态牧业,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工业。佟海彪强调草业经济发展与牧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促进牧区草业产业化,归结了若干牧区草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5)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常秉文提出要建立健全草原畜牧业生态补偿机制,国家应对实施禁牧、休牧的牧户在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和牲畜棚圈建设上给予资金扶持,促进形成有偿开发利用资源机制。杨光梅建议实施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建立综合生态补偿基金。

此外,娜仁图雅分析了公共财政政策对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激励作用。吴精华强调了完善法律制度保护牧区生态环境。焦玉光等提出牧区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政府政策的稳定性。

三、结 论

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贫困引发社会矛盾激化的背景下,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于指导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当前研究基本特征,未来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以下趋势:

1.深化理论研究,构建牧区可持续系统理论体系。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属于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国内外尽管开展了多领域研究,但是侧重实践层面情况分析,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理论构建。特别是中国牧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主要都是结合中国不同地区牧区的具体特征与问题进行分析,缺乏深入且系统理论分析以及构建牧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

2.加强国内外研究交流,比较与借鉴国外先进理论与实践。目前,国内外都很重视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但是国内外研究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当前国内外关于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都认识到了其理论的重要性。国外研究侧重关注牧区对生态环境平衡的影响与作用,特别重视牧区对碳吸收与储存的积极影响作用。而国内研究更多关注中国牧区发展现状与问题,虽然认识到牧区对生态环境影响,但是缺乏系统和量化的理论分析。国内研究更侧重提出改善中国牧区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在未来研究发展中,应当加强国内外成果交流,学习与借鉴国外成熟理论与完善实践经验。

3.畜草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碳交易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当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达成共识,过度放牧是导致牧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畜牧业与草原平衡,合理调整草原畜牧业的牲畜规模、结构,在满足牧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关于畜草平衡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研究结果也比较一致。在未来研究中,关于牧区碳交易相关问题存在许多研究空白,特别是中国应顺应国际趋势与理论发展走向,开展深入的关于牧区碳汇交易与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IRIN.Africa:Can Pastoralism Survive in the 21st Century UN Integrated Reg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s[M].World Press,2007.

[2]IFPRI,ILRI.Property Rights,Risk,and Livestock Development in Africa[R].N.McCarthy,B.Swallow,M.Kirk&Peter Hazell,Eds.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and International Live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ILRI).2000:433.

[3]WHITE R.Pilot analysis of global ecosystems:Grassland ecosystems[R].Washington,D.C.,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2000:112.

[4]CONANT.Grassland management and conversion into grassland:effects on soil carbon[J].Ecol.Appl.,2001,11(2):343-355.

[5]TENNIGKEIT T,WILKES A.An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of carbon finance in rangelands[J].World Agroforestry Centre,Working paper,2008:68.

[6]付桂军.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特征分析[J].阴山学刊,2009(02):98-103.

[7]魏虹.五大牧区草畜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可能力建设[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8]马林.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04):6-10.

[9]李泰君,牛建明,董建军,等.典型草原区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以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29):14424-14427.

[10]王晓鹏,曾永年,曹广超,等.基于多元统计和AHP的青藏高原牧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06):139-144.

(责任编辑 董邦国)

Review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astoral Areas

WU Ying-hui,GAO Jing-xue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Pastoral grassland is the treasure house of natural resources,the safeguar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balance and the source of life for herders in pastoral areas.China is a country with rich grassland,but its grassland is degrading seriously.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astoral areas can affect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safety,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minority area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By reviewing and summarizing theories ab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astoral area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present research focus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astoral areas;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logical environment

book=4,ebook=22

F205

A

1009-315X(2012)04-0342-04

2012-02-29;最后

2012-04-07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点项目(10AMZ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DC100502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C10040203);大连民族学院人才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116115)。

吴英慧(1976-),女,吉林长春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政府规制理论、民族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牧区草原生态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生态养生”娱晚年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