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利用

2012-08-15周建成

武夷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周建成 杨 强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利用

周建成 杨 强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调动情感因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利用好这一因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身作则是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的前提条件;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动情晓理是诱发其学习情感的基本途径;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重要契机;精心设计案例情境,是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的有效方法;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是保持学生激情、稳定学生情感的重要方式。

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情感因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学教学的基础理论。它作为一门向学生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其基本原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由于这门课程的理论本身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内容的复杂性,大一学生又尚未完成由中学“应试式”学习到大学“自主式”学习方式的转换,加之现阶段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受到西方经济学的严重挑战(有人认为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想要依靠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显然是有难度的。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我们教师用严肃的面孔简单地灌输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忽视学生认识和接受真理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就可能是事倍功半了。一个对学生充满理解、信任和关心情感的教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敬佩和欢迎。这种情感对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理论知识的最大传授与接受,对保持最佳教学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空间是很大的。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身作则是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则要求教师在传授理论的同时,必须注重自身的实践示范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求。他们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会因各自需求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主观情感。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持欢迎或趋同的态度时,就会产生喜爱、尊敬、渴望等肯定性情感,即正倾向,反之就会产生憎恶、悲哀、忧郁等否定性情感,即负倾向。“亲其师,信其道”正是情感的这种强烈的倾向性的体现,而且这种强烈的倾向性不仅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度,更直接影响人们对信息接受的速度、质量和处理效果。因而教师的自身素质决定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每一个学生都期望和敬佩自己的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言行一致、关爱学生,所以教师本身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树立起自己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智慧魅力、形象魅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否则学生不仅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反感,而且还会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实践价值,进而产生对系统而又科学理论学习的厌倦情绪。如在讲授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时,如果教师不按照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剩余价值规律以及资本积累规律的理论逻辑,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渐进、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而一味强调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而获得暂时发展空间以及当代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即教师自己就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都不坚信、缺乏底气,那又如何让学生接受这一理论是科学的呢?

二、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动情晓理是诱发其学习情感的基本途径

如果说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原因,那么情感则是实现预定目标或任务的动力。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1]马克思也曾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2]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简言之,就是使学生在增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知识的同时,形成运用其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自觉自愿才行,单靠外部的强制因素很难奏效,毕竟,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调查,许多学生高考所以选报经济类专业并非出于对该专业有充分了解、具有较浓兴趣的自主抉择行为,而是其家长或亲朋好友基于将来毕业后可能就业面宽、待遇较好等“实用主义”观念而替代选择的结果。其实,大一新生对该专业所开课程知之不多,更不提若干年后自己能具备何种“经世济民”的能力了。他们判断某一具体课程值不值得下功夫学的一条重要标准极为“功利”:即该课程能否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和学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学了这门课程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或实惠。现阶段,他们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有:现阶段的金融危机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现阶段我国CPI超3%,国家为何仍不加息?我国剩余劳动力如此丰富,何以还会出现“用工荒”?原本更具抚养能力的发达国家的居民不愿多育后代,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国,计划生育工作却成为“天下第一难事”?房价调控为何越调越高?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何越来越大?老百姓为何 “看病难”“看病贵”?等等。对此,教师不应回避,要寓情感教育和以理服人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量丰富生动的案例和道德、理想、价值观以及教师人格魅力等富有情感的教学内容,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套话,而应依据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实事求是地帮他们释疑解惑。学生的疑难一经解开,便会认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强大威力,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它。正如孟子所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三、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重要契机

如今的大学生个性强,自主、自立意识明显提高,但其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却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果教师经常以长者身份用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动辄横加指责,势必造成他们因自己的自主意识受到伤害而对课程学习采取消极排斥的心理。其实,爱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爱是每个孩子健康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爱会给他们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师生情感的交融对教学双边活动,有着积极的优化作用。这种优化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期望效应”,它满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欲望,对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康身心的培养等都发挥着作用。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它满足了学生心灵深处渴望得到理解、赏识、信赖与尊重的需求,唤起了自信,激起了自尊,使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中不断进取。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必须以参与者身份加入学生的行列。如在教学中一起讨论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时,老师应先做一个倾听者,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也提出自己的观点,把基本原理融汇在问题的讨论之中,让学生自己加以比较和鉴别。这样,学生既轻松地接受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对问题的判断识别能力。所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满足学生的自主要求和自我表现的愿望,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精心设计案例情境,是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的有效方法

教育心理学表明: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心境有着重要影响,而学习心境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知识掌握的速度和质量以及能力提高的程度。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学习,让他们感到“每一分钟都在享受”。“情境式案例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情境式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带有情感因素对案例进行描述,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大量生动、立体的形象感知,并受到特定气氛的感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将教材中语言文字唤起的表象,转变为直观立体的感知效果,充分利用认识过程的听觉、视觉、情感因素,达到单纯的理论学习达不到的效果。借着情境式案例形象的描述,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减少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感。比如我们在讲解“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时,给学生绘声绘色讲“两个猎人的故事”,说的是:两个猎人早晨出发到森林打猎,到傍晚时分,森林边出现一只野兔和一头野猪,埋伏在石头背后的两个猎人同时开枪,其中A打中一只野兔,B打中一头野猪,他们将各自猎物拿到市场出售,结果B所得比A所得多很多。接着话锋一转,设置情境:如果你是A,你心里会平衡吗?花费了同样的成本,而收益却如此悬殊公平吗?经济学能解释吗?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求知欲给激起来了。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通过引导和启发,让他们明白:野猪比野兔卖的钱多,不是因为野猪个大体重,也不是因为野猪的味道好——使用价值不能比较大小或多少,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两个猎人打猎所花时间属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而市场则是交易双方根据自然界野猪数量稀少,搜寻需花费更多时间、野猪凶猛捕获它得付出猎人们更多劳动等因素给予更多(社会)劳动时间的计量。通过诸如此类的案例,既帮助同学们理解到了价值量决定的机理,又让同学们明白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五、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是保持学生激情、稳定学生情感的重要方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是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又经过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对此,学生是要亲身体验和证实一番的。他们希望能将课堂所学的理论拿到实践中去亲自验证,如果被证实了科学性,那么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会大大提高。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学中多安排一些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自己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时,就可以设计一个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和西方经济学对当前金融危机解读之比较”的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来判别,哪种理论解释更深刻、更本质。我们知道,这场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经济学家对其成因进行了见仁见智的解读,有所谓 “金融创新过度和金融衍生品泛滥说”、“政府金融监管缺位说”、“道德和信用缺失说”等等不一而足。咋一看似乎都有些道理,但仔细研究就可以看出他们对危机的研究只停留在问题的表层,未能从制度的深层进行探究,因而不可能触及危机的本质性缘由。其实从制度层面进行考察就可以发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依然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所导致的生产过剩。即(1)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历史性的变革,但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没有变,其结果,造成在社会财富不断膨胀的同时,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2)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导致在私人经济利润率持续提高的同时,工人实际报酬持续下降;(3)在居民有支付能力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美国为了避免引发生产过剩的危机,只得通过无限度扩大消费信贷(如“次贷”)的办法来刺激上述需求,结果无可避免地导致严重金融危机。因此,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尽管是直接爆发于虚拟经济领域的危机,但它仍然如马克思所分析的那样,与爆发于实体经济的危机有着同样的根源。[3]通过上述讨论,学生对于哪种理论或解释更深刻、更本质,应该坚持和信奉哪种理论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学生学习热情的持久和稳定还需与引导他们参与社会调研、深入农村和企业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相配套。

总之,调动情感因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并利用好这一因素。

[1]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5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l69.

[3]周明生,孙耀武:21世纪初国际金融危机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考量、丰富和发展 [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

Emotional Factors and Their Use in the Teaching of Political Econom ics

ZHOU Jiancheng YANG Qia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7)

Mobilizing emotional facto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in political economics.Teachers should paymuch attention to this and make good use of this factor.Making efforts to improve teachers’quality and setting a good example for students is a prerequisite to mobilize students’learning emotion.Applying theory to practice and inspiring students emotionally and rationally is the fundamentalway to induce their learning emotion.Caring for students and respecting students'individuality i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stimulate students’emotional resonance.Well-designed teaching scenario is an effective way tomobilize students'emotional factors.Organizing lots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is an importantmethod to keep students’passion and stable their emotion.

political economics,teaching reform,emotional factor

A811

A

1674-2109(2012)01-0079-04

2011-10-16

周建成(1972-),男,汉族,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