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经验与做法——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2-08-15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毕业生实训学院

赵 佳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风景园林系,江苏 句容 21240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毕业生人数比过去有大幅度增加,高校毕业生和其他就业群体就业竞争的渐趋愈加激烈。因此,拓宽就业渠道,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就业形势与现状分析

(一)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压力还在加剧

我国每年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达到1 500多万人,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2 400万人。如果GDP增速保持在8%,预计全年新增就业和补充自然减员增加就业仍会在1 200万人,城镇就业供求缺口还会在1 200万人左右。此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转移就业的规模和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今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初步估算我国至少有超过1 000余万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状态,我们国家的就业压力相当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就业的难点

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2011年则是经济不断复苏和各方面都将是值得期待的一年。但是,2011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了65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而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计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就业结构短期不会有明显改变,这意味着找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

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分析

(一)择业的期望值过高

择业的期望值是指大学生对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个人期望的评估,适中的期望值是大学生正确择业的一个关键条件。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新的价值取向在形成,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已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使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择业的期望值居高不下。大多数毕业生一心向往大城市、大机关、涉外单位,有的为了追求高薪待遇甚至不惜放弃专业。

(二)择业性焦虑

择业性焦虑是与大学生就业相关因素引发的个体就业前景无把握的一种内心不安的状态。因为面对人生重大转折的就业,不少大学生因心理素质不良、工作单位迟迟未落实、竞争激烈等原因引发出择业焦虑。

1.社会适应性焦虑

有些大学生在家中是独生子女,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在大学也是过着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他们一旦面对即将进入社会,难免心中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处理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要,也不知如何安排个人的生活,并且担心自己所学的专业难以胜任新的工作。随着毕业离校的临近,他们心中充满了恐惧感,严重的甚至引发失眠、神经衰弱等。这种焦虑一般与学生的独立能力不强或专业技能训练效果不佳有关。

2.由就业单位不确定引发的焦虑

一般情况下,从与就业单位见面到正式毕业派遣还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不少学生对能否尽快收到用人单位的录用函心中总感到惴惴不安,如果眼睁睁地看到其他热门专业的学生都有了工作着落,更会显得心急如焚。有的学生面对几个可供选择的单位,而这些单位各有利弊,面对这种情况,不少学生患得患失,难以做好最后的取舍,从而引发出焦虑。

3.由择业与毕业前夕学习之间的矛盾引发的焦虑

毫无疑问如果在毕业之前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找工作,对于及时找到好的工作单位的可能性肯定会大一些,但在毕业前夕,往往还有一些学科的毕业考试或毕业论文写作的任务有待完成,这些工作能否保质保量完成将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毕业。因此择业与毕业前的学习任务之间常常存在着时间、精力分配的矛盾,花在一方面的精力多了就意味着另一方面的时间少了。如果不能冷静地、辩证地分析和处理这类两难问题,必然会引起焦虑。

(三)超前择业心态十分突出

超前择业心态是指大学生因担心就业问题而过早地从事与择业有关的活动的心理状态。许多大学生担心毕业后找不到理想单位,因此,在大学毕业前的两年就着手找准备了。少数学生甚至从一进大学就通过做家教、校外兼职为毕业时择业铺平道路。加上近年来人才招聘市场接二连三举办“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客观上也使大学生的超前择业心理越来越强烈。超前择业心态一方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更新及择业意识的增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缺乏理性的、盲目的超前择业的心态及行为,势必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

(四)缺乏必要的信息感应能力

大学生择业的过程就是有关职业信息的处理过程,择业就是对与职业相关的信息综合后得出的结论。一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信息感应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处理专业能力、就业信息、个性特长之间的关系,为自己找到较舒适的职业奠定基础。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等、靠、要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加上高校也没有把培养学生信息感应能力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而使学生在信息感应能力方面存在着盲目性、被动性和片面性。有些大学生整天往人才市场跑,以侥幸的心态去找工作而忽视了诸如学生就业主管部门、报纸、亲朋好友等渠道提供的就业信息。

三、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具体做法

国家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到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措施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江苏农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积极开拓创新,积极为毕业生寻求多方面的就业渠道。

(一)校园招聘会

学院一年开展两次大型校园招聘会。以系部为单位,根据毕业学生的专业积极邀请相关招聘单位来校,为学生搭建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双向选择。系部注重收集到校参会企业的信息,建立企业QQ群,使学院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多了网络渠道,改变以往发布邀请信息只能通过电话、邮件和传真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根据近几年的数据统计,全校过半数的毕业生在校内的招聘会上落实了自己的就业岗位。

(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各系部根据所开设的专业与相关企业进行洽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寻找理想的场所,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也是在向企业推销学院的学生,他们在实训基地的表现将会成为被这些企业录用与否的依据。从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分析中可以看到,校风景园林系的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就业的学生人数就达到了53人。

(三)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基地

系部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积极与企业深入沟通交流,选择一些知名度高、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成为学院的毕业生固定输送单位,使学院成为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2010年学院风景园林系成为江苏山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花王园艺有限公司两家园林一级资质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基地。2011年风景园林系又成立了一级资质园林公司人力资源培训班,在全系二年级的学生中挑选20%的学生作为培训对象,定期邀请园林行业一级资质企业的能工巧匠针对行业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到校给予培训和指导,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完成并抽取部分作业交由这些校外老师批改,培训期满后颁发结业证书。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也将会是行业内的知名企业。

(四)建立校友录

校友资源一直是学校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方法之一。及时更新校友录,在校友中找寻就业与创业的典范。邀请校友来校与在校生沟通交流座谈,以他们的亲身经历来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避免就业时的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同时利用校友资源落实即将毕业的学生的工作单位。实践证明,学生们非常乐于接受校友们的经验之谈,比课堂式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五)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无疑是解决就业问题最有力的保障。学院农艺系的红太阳班就是订单式培养的典范,该系与红太阳集团建立长久的订单培养合同,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促成更多的订单式培养,学校将多方位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为拓宽学生的就业门路积极寻求合作机会。

(六)建立跟踪调查机制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院各系部制定走访计划,就业指导小组老师按计划定期走访学生的实习单位,向单位进行回访,了解学生的实习期表现,对学生在实习期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并认真听取单位对学校在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由于跟踪调查机制的形成,校企之间因沟通不畅产生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企业看到学校认真的态度会主动要求成为我们的校企合作单位,成为了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宽了学生们的就业渠道。

(七)创业教育

学院大力提倡和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毕业生创业,将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宣传创业成功的先进典型,使大学生完成从“就业”到“创业”的观念转变。学院提供创业经营场所(学生创业园),由学院派出专人模拟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及其他有关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对创业企业进行注册登记,所创办企业在学院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营地域限于校园地理范围之内,各创业公司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此种创业教育模式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小创业企业成本,通过创业指导老师随时随地地指导,通过校内政策就可以进行有目的的扶持,对提高创业企业的初次创业成功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1]高开华.新形势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8(6);117-118.

[2]鲍光明.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185-186.

[3]瞿振元.“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6);1-5,16.

[4]曾湘泉.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毕业生实训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