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综合素质测评基础上的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研究

2012-08-15

武夷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辅导员素质教育

(武夷学院 组织部,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采用科学的方法构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的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全面搜集、整理、客观分析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反映出的的各类信息,按照所设定的测评指标与要素进行事实或价值判断的过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通过发挥其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可以有效激发和调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主动性和积极性,指导教育管理者有效开展教育管理活动。[1][2]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体系反映了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能够为学生和教育管理者指明学习工作的内容和方向。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按照所设定的测评指标与要素进行事实或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对大学生行为特征与事实表现的肯定与否定的描述与评定。由于测评结果总是与某种利益相连,因此,为了获得优良的测评结果,测评者与参与测评者往往会针对测评的内容与标准进行各种学习、教育,从而通过多种努力获得理想的测评结果。

(二)激励功能

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人总希望在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享有一定的声誉,得到良好的社会评价。大学生是自尊度较高的青年群体,每位大学生都希望能在测评过程中有突出的表现,获得长足的发展与优良的测评结果。因此,他们会自觉地依据测评指标,比对自己现有知识、技能和表现,在学习和个人发展中更加勤勉努力,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每位教育人员都希望通过教育活动的实施促使大学生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教育,而素质测评也是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方式。因此,素质测评的实施也会激励教育者们全面审视现有的教育方式、内容及成败,认真思考教育改革和完善的手段与途径。[3]

(三)调控功能

通过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信息状况的了解与信息反馈,教育者可以更深入客观地审视当前教育的成败与得失,成功在哪,差距在哪,效果如何,不足是什么,进而分析原因,不断调节、修正教育内容与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综合素质测评标准与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参与测评的大学生群体也是具有一定分析和判断能力,有一定的荣辱观和是非观念,了解整个社会对人才品德的基本要求和期望。通过测评,使被测评个体知道什么行为应该提倡,什么行为应该反对,从而促进大学生个体不断调整自己的道德观念和外在行为,提高大学生个体自我约束力,激发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增强大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调控能力。[1]

二、基于综合素质测评基础上的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施

(一)构建有效的测评指标体系

有效的测评指标体系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测评指标及权重配置应反映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如:当前国家把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国家的要求,体现在综合素质测评指标权重配置上就是,将德育测评指标的权重提高到让教师和学生都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程度。

2.将学生具体行为活动作为测评指标,使学生在指标的约束和指导下实现自我管理。如:将“不为申请并获得资助而虚报经济情况”、“按规定缴纳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宿舍水电费、班费”作为诚信的测评指标,学生在这两项指标的约束下就会约束自身的不诚信行为。

3.将学校院系开展的常规教育管理活动作为测评指标或测评指标评分的依据,从而为常规性教育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如:将“履行教室卫生打扫职责”作为德育三级测评指标,“愉快地承担起集体交给的各项工作,理解工作的重要性和要求,按照工作职责要求,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评分依据。

4.每学年定期对测评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补充,将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的新要求、学生表现出的新行为、学校开展的新的教育管理活动及时纳入指标体系。

依据上述基本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这三个方面。依据这三项指标内涵与外延的扩展范围,进一步确定每项一级指标下分属的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四级指标,从而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指标内容及权重配置。详见下表:

(二)开展反映学生本人综合素质基本状况的测评活动

为保证测评基本反映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的基本状况,我们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测评工作:

1.新生入学教育期间、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期开展评定工作,在新手入学教育期间开展自评活动能使新生及时明确自身综合素质基本状况,明确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努力方向。

2.测评成绩由学生本人自评结果、学生所在班同学测评结果、学生所在班教师测评结果、学生所在学生组织同学测评结果按照20%、30%、20%、30%的权重构成。

3.严格按测评工作程序开展测评活动,综合积分评定的程序包括统计学生日常表现数据,并将其提供给学生本人作为自评的依据等八项内容。主要流程见下图:

(三)指导和组织教育管理人员依据指标体系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状况开展工作

1.对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

(1)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之间就常规性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分工,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把辅导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建立常规性教育管理工作的工作程序,并在做好培训、指导、督促、检查、评价工作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将诸如:助学贷款申请、奖学金评定等常规性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交给学生干部去完成,这样不仅可以让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的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同时也为学生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

(2)辅导员和辅导员之间、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就常规性教育管理工作、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工作进行合理分工。

具体来说就是辅导员1-2人,班主任若干人通过履行指导、督促、检查、评价的职责,领导相关学生组织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常规性教育管理工作,并且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全系性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工作,包括:依据全系素质测评结果撰写反映全系学生综合素质基本状况的素质报告,并据此制定本学年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开展素质教育方法的研究;教育素材的收集整理,教育材料的编写;对其他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进行素质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指导;测评指标体系的修改和完善工作的组织;系级以上素质教育活动的组织。

(3)各班辅导员、各班班主任通过履行指导、督促、检查、评价的职责,领导本班班委会、团支部协助做好院系统一的常规性教育管理工作、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的工作,并在常规性教育管理管理中实施对本班学生的素质教育。

2.制定并严格执行有利于在常规性教育管理活动中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工作程序,包括:分析常规性教育管理活动中蕴含的素质教育因素;针对其中蕴含的素质教育因素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公布工作程序对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对参与此项教育管理活动的学生进行工作程序及要求的培训;了解学生是否按工作程序的要求开展素质测评工作;了解学生出现的不当行为,按规定及时处理;对工作程序进行修改和完善。

3.将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作为学生申请参与各类奖助学金、优秀先进评选,学生党员发展、学生干部选拔的基本条件,通过应用测评结果保障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测评结果体现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防止走入纯粹为甄别选拔而评价的误区。

4.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工作评价体系,以德智体综合素质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和开展效果为主要评价内容,通过实施绩效评价引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明确自身工作的根本职责,按要求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工作。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哪些学生最优秀,不是为了对学生做优劣之分,而是为了真实而客观地把握大学生素质的发展水平和现状,测度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效,从而激励大学生依据科学的测评标准保持和改进自己的行为,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改革与完善,切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祖国建设的需要。

[1] 苏永华.论现代人才测评的范畴、功能及其作用[J].人类工效学,1999(02):29-32.

[2] 孔国庆.论大学生成长评价的作用和功能 [J].继续教育研究,2010(06):126-128.

[3] 贾金玲.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西安[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辅导员素质教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