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施*

2012-08-15王友云王丽娜

外语与翻译 2012年1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王友云,王丽娜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

浅谈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施*

王友云,王丽娜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

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主体,但目前的高职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监控体系的不完善、制度的不完善、标准的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正确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在监控主体的选择、管理制度的完善、质量标准的制定、反馈机制和纠偏机制的形成等各方面体现操作性、实效性、动态性和开放性。

高职教育;质量;构建机制;保障体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新阶段,切实加强教学管理,构建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质量监控体系,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也日渐引发出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学校教育资源不足,专业建设定位不准确,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发展失衡等,成为制约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瓶颈。2006年以来,教育部启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出台一系列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文件,明确提出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质量问题,成为事关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加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目前,国内教学质量监控理论研究,主要以学校自我监控为重点,注重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监控措施研究,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但普遍只侧重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价,缺乏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和衡量。在实践探索层面上,虽然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已基本建立,外部的质量保障制度已基本形成,但更多的是注重了发挥管理功能和总结性功能,如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多为进行管理的需要,而学校内部进行的监控和评价,也多出于评聘、管理和选择之目的,监控与评价应具备的持续改进和激励等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存在监控机制落后、过程监控不平衡、质量评价不完善、监控范围狭窄等,因此,如何积极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研究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理论体系,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有效解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的难点问题,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有效提高,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是当务之急,也是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迫切需要。

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施

(一)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主体体系

教学管理工作体系建设,要体现开放办学的要求,广泛吸纳行业、政府与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管理,实现质量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四支队伍”,健全监控主体。

一是健全院、系(部)两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加强质量监控的常规主体建设。教务处作为校级教学管理职能机构,代表学校行使全校的教学质量管理职责,主要负责全校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的组织安排、组织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建立教学管理制度等,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起主导作用。系(部)教学管理机构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起主体作用,其主要职责是依据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对所属专业的教学计划、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检查等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指导教研室对所属教师和课程进行教学质量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等。

二是成立由离退休校长和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加强质量监控专家主体建设。专家主体主要发挥反馈与参谋、督促与指导、评价与考核三个方面的作用。反馈与参谋,即对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进行调研,就如何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提出建议。督促与指导,即深入教学一线,通过信息反馈与相互沟通,实行教学互动,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评价与考核,即参与各类教学业务竞赛活动的评价以及教学全过程的教绩考核。

三是组建教学信息员队伍,加强质量监控学生主体建设。从各班选择学习认真、工作负责的班干部作为信息员,发挥学生主体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或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广泛、及时地收集、反馈教学信息,使相关部门正确把握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

四是吸收社会各行各业专家,加强质量监控社会主体建设。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变封闭式监控为开放式监控,建立用人单位人才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及时获取人才质量反馈信息;吸纳社会各行各业专家,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准确把握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需求的变化;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引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强化毕业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二)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

一是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通过制订和完善有关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重点是加强与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相配套的制度建设。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岗位能力、工作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的考核,形成有效地分配制度、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健全校外基地的运行机制,拓展校外基地的功能,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和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评定等。

二是修订教学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标准。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规格及质量标准,修订教学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标准。各专业建立一套覆盖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全过程,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标准。结合行业背景和社会需求,突出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及时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从本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出发,全面修订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制定课程质量标准,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质量标准,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对教学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

采取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变封闭式监控为开放式监控,广泛收集社会、行业(企业)、毕业生反馈信息和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有效监控,及时获取人才质量反馈信息。

一是完善对专业布局的评价与监控。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通过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及时修订专业建设目标与建设标准,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完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一次专业评审,对所有专业按照社会需求(主要考核专业与经济的融合度、就业率等)、教育需求(主要考核报名率、报到率等)、办学条件(主要考核师资力量、实训条件等)、教学实施(主要考核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度、工学结合度等)等实行分类管理,确定重点支持专业和调整改造专业。

二是强化对教学工作的监控与督导。依据教学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发挥院系两级督导机构的作用,定期对教学过程、教学秩序、教学质量进行常规检查,加强对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完善专业建设工作评估、课程建设工作评估、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评估、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工作评估、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评估等各类重点专项评估制度,每年对各系部进行一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抽查,确保对教学工作的有效监控,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诊断系统。

(四)加强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建设,建立有效的纠偏机制

一是建立信息准确、可操作性强的反馈系统。利用校园网络,开展网上评教、网上评学工作,采取问卷调查与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反馈学生评教信息,将问卷结果以网络、《教学简报》等形式进行公布;每年组织对即将离校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办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部门。建立毕业生信息档案,坚持每年一次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全面反馈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信息,定性分析专业设置的适应性、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定量分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及时反馈给各教学单位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

二是建立有效的校准机制和纠偏机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科学论证与分析,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布局,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正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通过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定期召开教学例会,依据教学信息反馈、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分析结果,不断改进过程控制的工作方法,形成有效的纠偏机制。

三、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构建质量监控体系,要更加注重操作性

质量监控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适合监控与评价的目的与功能,又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工具性的模型、程序和具体文件,有便于操作的工作指标和评价标准,使整个监控与评价过程能够为学校各部门所接受和认可,并积极参与到监控中来。

(二)构建质量监控体系,要更加注重实效性

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必须全面考虑监控各环节的全部要素,注重全面监控和重点评价、一般评价和特色评价、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的互补结合,更应注重实际效果。尤其是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考虑系统性和覆盖面,更要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办学状况突出重点。

(三)构建质量监控体系,要更加注重动态性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其质量进行的监控与评价也应当是动态的,必须根据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与完善,做到静态和动态有机结合,不断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调整与完善体系,构成既有基本框架,又有充分弹性的体系结构。

(四)构建质量监控体系,要更加注重开放性

科学合理地构建实施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要有明确的、对全院开放的工作指标和评价标准,由学校、系、教研室等构成多层次、多角度的开放性网络。要有政府、企业、行业、家长,甚至媒体的参与,从监控主体到监控结果,都要向社会开放。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施,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建立由行业企业、学生、家长、学校共同参与,校内校外评价相结合的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1]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S].

2012-02-16

山东省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YBKE2011111)

王友云(1964-),男,山东淄博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