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花有异 花诗却相通*
——中英咏花诗相似性比较

2012-08-15

外语与翻译 2012年1期
关键词:华兹华斯牡丹诗人

逯 阳

(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中英花有异 花诗却相通*
——中英咏花诗相似性比较

逯 阳

(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在中英两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咏花诗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中英两国的咏花诗对花色、花香、花姿、花韵的描写可谓精彩绝伦,美不胜收。本文从发展渊源、咏花目的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比较中英两国咏花诗的共同特点。

咏花诗;比较;共性

在人类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花文化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诗歌又是人类文化之花,异常绚丽多彩。中英两国都是诗的国度,在两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诗人,诗作更是浩瀚如海。而在各种题材的诗歌中,以花为题材的诗歌可谓独树一帜,占尽风情,堪称诗歌发展史上一朵瑰丽的诗花。

翻开中国诗歌发展史,咏花诗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周代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写花卉的诗篇。例如《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1](P511)这是女子出嫁时所唱的,用桃花的窈窕多姿来比喻新娘的娇艳动人,表现了新娘对婚姻生活的美好向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咏花诗已初具规模,出现了真正托花言志的作品。如沈约的《咏芙蓉》:“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写出了诗人的人生期待,暗寓千里马寻求伯乐的渴望。在随后的唐宋两朝咏花诗进入了空前繁盛的时代,产生了无数灿烂的诗篇。时至明清,咏花诗依旧香远亦清,风韵不减。在英国咏花诗的历史则没有这样悠久。文艺复兴以后自然美才逐渐受到关注。此时的咏花诗多用自然意象来突出哲理。比如赫里克在《咏黄水仙》中使用夏雨、晨露等自然意象来象征人生的短促。直到十九世纪初,伴随着浪漫主义诗歌的兴起,咏花诗才达到了高潮,涌现出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的咏花诗人。华兹华斯的《咏水仙》是英国咏花诗的杰出代表,誉满国内外。

由于中英两国地理位置和气候的不同,两国诗人所吟咏的花在品种上有很大的差异。中国诗人多喜欢吟咏梅花和牡丹,而英国诗人则偏爱玫瑰和水仙。在中国的咏花诗中,诗人用的花多达上百种。除梅花、牡丹外,还有荷花、桃花、杏花、兰花、菊花、月季、海棠、杜鹃、石榴、桂花、虞美人、十姐妹等。而英国咏花诗中以玫瑰、雏菊、丁香、百合、水仙、郁金香和紫罗兰居多。

尽管中英两国花品有很大的差异,但两国的咏花诗却有许多相似的特点,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中英咏花诗的相似之处。

一、发展渊源相似

诗歌是时代的产物,中英两国的咏花诗都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中国东晋的陶渊明是个爱花之人,在饱尝了世事的艰辛之后他终于冲破了官场生活的樊笼,解甲归田,退隐田园。陶渊明对菊花情有独钟,赋予菊花高洁隐逸的精神,写下了许多咏菊佳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秋菊有佳色”[1](P1087)等。抒发了他归隐园田后轻松愉快的心境。因为陶渊明是一位不畏权贵,品格高洁的诗人,所以后人常以菊花寓意高洁。至李唐,世人甚爱牡丹。牡丹成为富贵荣华的象征,吟咏牡丹也成为在文人墨客中流行的时尚。正因如此,刘禹锡才写出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2](P288)的佳句来。而盛唐诗人李正封的“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洒”[2](P292)从色与香两方面烘托了牡丹花的雍容华贵,成就了牡丹“国色天香”的美名。到了宋代,吟咏梅花的诗篇明显兴起。林逋的《山园小梅》、王安石的《梅花》以及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可以说是宋代咏花诗的代表。从偏爱牡丹到钟情梅花也反映了唐宋两个朝代的历史变迁。后人品评唐宋诗歌时有“唐诗如芍药海棠,浓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的说法,这也正反映出了唐宋两朝不同的时代气息。

在英国情况也是如此。十九世纪初英国文学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诗人”在法国旅居期间看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华兹华斯反对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寄情于山水花卉。他亲身感悟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启迪,陶醉于湖区的自然美景之中,写下了《咏水仙》、《致雏菊》等许多咏花佳作。

二、咏花目的相似

(一)诗言志

中英两国诗人都是利用咏花诗来托花言志,抒发诗人本人的情怀。例如王维的《红牡丹》:“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2](P288)就是借牡丹来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又如黄巢描写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煞。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3](P1303)。这首诗充满豪迈的英雄霸气,杀气阵阵,慑人心魄。奇特的想象和比喻营造出了气势宏大,雄伟壮丽的场面。在诗人笔下,菊花已成为千千万万个提刀带甲的士兵,具有一种战斗美。同时也抒发了黄巢作为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革命抱负和战斗情怀。毛主席在他的《卜算子·咏梅》中也用“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来赞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顽强的革命精神。

在中国,抒情言志是古代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一首好诗必须能够反映诗人的思想志向。早在《尚书》中就有“诗言志,歌咏言”的记载。英国诗人华兹华斯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4](P132)

英国女诗人简·泰勒在她的《紫罗兰》一诗中针砭时弊,批评了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浮躁、狂热和急功近利等情绪。诗中的紫罗兰绰约多姿,但艳而不妖,俏而不争,含而不露,心满意足地守着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美丽和芳香。它没有妄自菲薄的卑屈,没有孤芳自赏的清高,没有争风吃醋的闲趣,没有遭人排挤的烦恼;婷婷玉立,点缀着一片绿荫,散发着阵阵清香。诗人写花,更是写人。紫罗兰表现出的温良谦恭,淡泊名利,超尘脱俗,正是诗人所欣赏和提倡的品质。

(二)喻美人

在中英咏花诗中,诗人有时还会根据花容、花色、花品、花性的不同,将所吟咏的花分别比作少女、美人、贵妇等。以花喻美人的诗句在中英两国都是数见不鲜的。比如苏东坡在《海棠》诗中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朦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里诗人把海棠比作美人。在《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中苏轼又写道:“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5]。这里以芙蕖比喻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妇。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3](P869)。诗人用明丽鲜艳且带着晶莹雨滴的梨花比喻杨贵妃的美貌。

而英国诗人也有类似的比喻。华兹华斯在《露西组诗》中也有一句“苔藓石旁的一株紫罗兰,半藏着没有被人看见”[6](P36)。此处诗人以紫罗兰喻指幽居中的美少女露西,写出了她含蓄高雅,楚楚动人的美丽。

(三)写爱情

在英国,由于社会的开放和婚恋的自由,许多咏花诗兼以表达爱情,而且表达方式颇为直白,属于热情奔放型。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头两行诗人写道:“我的爱人象朵红红的玫瑰,六月里迎风初开。”[7](P223)在这首诗中诗人热情地向爱人敞开胸襟,抒发了“海枯石烂心不变”的爱情誓言。同时,把爱人比作一朵红红的玫瑰,也突出了爱人的青春活力。而在中国咏花诗中虽然也有表达爱情的,但表达的多为离别相思之苦,怀旧伤感之情。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代赠二首》中写道:“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3](P1190)。诗句以一女子的口吻,用以花托情的手法写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思。这里的芭蕉是蕉心还未展开的芭蕉,喻指情人;丁香是缄结不开的花蕾,喻指女子自己。它们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限。尽管中英两国咏花诗在表达爱情的方式上略有差异,但在托花言志上总的看还是比较相似的。

(四)咏青春

花卉虽美,花期却短暂。花开花落,总不免会让诗人们联想到生命和青春的短暂。例如唐代诗人刘希夷的那首《代悲白头翁》中有诗句云:“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1](P356)北宋欧阳修的词《浪淘沙》中“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如英国诗人赫里克的《咏黄水仙花》写道:“美的黄水仙,凋谢得太快,我们感觉着悲哀;连早晨出来的太阳都还没有上升到天盖。停下来,停下来,等匆忙的日脚跑进黄昏的暮霭;在那时共同祈祷着,在回家的路上徘徊。我们也只有短暂的停留,青春的易逝堪忧;我们方生也就方死,和你们一样,一切都要罢休。你们谢了,我们也要去了,如同夏雨之骤,或如早晨的露珠,永无痕迹可求。”诗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因花而感叹生命和青春的短暂,诗中自然而然地流露着伤感与惆怅的情怀。

三、表现手法相似

中英咏花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以下三个相似之处:

(一)衬托渲染,反衬铺垫

在中英咏花诗中,诗人都能巧妙地运用衬托手法。例如刘禹锡的《赏牡丹》为了对“国色天香”的牡丹进行赞美,诗人用“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作陪衬,用两种绝色花卉的美中不足来烘托牡丹国色天香,艳压群芳之美,达到了抑彼从而扬此的目的。又如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3](P898)。以人间芳菲尽来反衬山寺桃花开,烘托出了大林寺桃花春意正浓,盛开正旺的姿态。同样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也是拿荷花来比较,强调菊花的傲霜精神,喻指人身处逆境而坚强不屈的品格。

在英诗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布朗宁《异域思乡》中的最后两句:“金凤花,那小孩子们的嫁妆,远比这炫丽的甜瓜花灿烂辉煌!”[7](P458)在诗人的心中,家乡的一切永远是最高贵美丽的,尽管意大利的甜瓜花色彩鲜艳,但比起自己家乡的金凤花,却显得过于俗丽了。这也同样是抑扬反衬的表现手法。

(二)移情入花,以花喻人

这是中英咏花诗常用的表现手法。诗里的花,不仅有芳姿,有诗意,还有诗人自己。以咏梅为例,在中国咏花诗中诗人多把梅花作为孤傲而高洁品格的象征,多用于寓指人格的伟大。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P983)。这里诗人正是以梅花自喻,表现出自己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坚贞品格和不畏谗毁的高尚情操。又如林逋《山园小梅》中的两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1](P972)尽显梅花清高幽香的神韵,也是“梅妻鹤子”林和靖的人格写照。再如前面提到的毛主席诗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共产党人面对困难而毫不畏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咏水仙》也是移情手法运用的典范。华兹华斯出生于英国北部的湖泊地区,自幼受大自然的熏陶。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工业革命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激化了种种社会矛盾。华兹华斯憎恶工业化对大自然的破坏,于是隐居湖区,寄情山水。《咏水仙》正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态。这首诗在咏花技巧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特别是这两行:“蓦然瞥见这千万水仙,仰首起舞,欢乐无边”[8]。此处的水仙花已不再是单纯的水仙花了,而是浸染了诗人浓重的情感,情化了的水仙花。在华兹华斯看来,水仙花仿佛像人一样在翩翩起舞,诗人本身也已经完全融入了这欢歌漫舞的花的海洋。几年的隐居生活让他感悟到了一种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的契机: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标新立异,勇于创新

在中英咏花诗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创新精神的诗人。他们能够不受传统咏花思维方式的束缚,而勇于开创新的神采。例如清代诗人龚自珍在他的《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写法一改中国传统咏花诗因落花而忧伤的做法,诗人却说我们不应为落花而忧伤,因为花虽然落了,但却可以化作春泥更好地保护明年的花。诗人的这一思想是多么地积极乐观呀!

无独有偶,这种表达方式在英国咏花诗中也可以找到代表。例如英国的咏玫瑰,大多数诗人咏其鲜艳盛开,激情似火,犹为萌发的青春,呼唤爱人快摘下这青春的花蕾。而托马斯·摩尔的《夏天最后一朵玫瑰》却一反惯例,立意新颖,对凋谢的花朵倾注了无限的爱,读起来使人充满着感伤情怀。

(四)因花生情,颇具禅意

中英诗人有时会因花生情,抒发人生感悟,颇具禅意。比如王维的《辛夷坞》中就有“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诗句。木芙蓉花从红萼纷发到花谢花飞,原本只是自然界中极为平常的现象,而诗人却从中悟到了某种本体的东西,进入了一种“入禅”的悟境。诗中的“纷纷”二字表达了辛夷花不因无人欣赏而懈怠,不因美丽而去刻意标榜的品性。自开自落,一切都是那么平淡,那么自然,这也正是诗人自己的真实写照。十八世纪英国诗人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中也有类似的诗行:“世界上多少花吐艳而无人知晓,把芬芳白白地散发给荒凉的空气”[4](P96)。同样清丽感人,同样自然随意。格雷本人也曾经谢绝过英国皇室打算给他的“桂冠诗人”的封号。一切顺其自然,反倒活得从容淡定而且也并不缺少欢乐。诗人是以一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外云卷云舒”的心态来对待人生的。

四、结语

以上我们对中英两国的咏花诗作了简略的平行比较,从发展渊源、咏花目的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比较了中英两国咏花诗的共性。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两个最伟大的诗歌的国度,中英两国的咏花诗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真可谓“中英花有异,花诗却相通”。中英咏花诗的这些相似性正是基于人类思维的共性,而略有不同之处则是源于两国文化的个性和不同的思维方式。

[1]夏传才.中国古典诗词名篇分类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

[2]竞鸿,陆力.全唐诗佳句类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2.

[3]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4]郭嘉.英美诗歌精品赏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5]李长路,等.全宋词选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6]杨德豫.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7]胡家峦.英国名诗相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8]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012-03-12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0DWW007);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项目(20111slktjyx-51);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w2011091)

逯阳(1979-),男,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华兹华斯牡丹诗人
植物批评视域下的华兹华斯诗歌研究
“三不够”牡丹节
华兹华斯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
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圈地叙事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
“牡丹”情
风景、地方与浪漫主义——华兹华斯的湖区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