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素养教育视野下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建设

2012-08-15解庆锋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南疆媒介新疆

解庆锋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新疆地域广袤,南疆占新疆总面积的60%以上,南疆高校校园中占比例比较高的大学生有维吾尔族大学生、汉族大学生、哈萨克族大学生、柯尔克孜族大学生等。可见新疆南疆高校校园是多民族聚集、多元民族文化并存的校园。由于各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地方,归属不同民族,民族文化差异比较大,甚至同一个民族,由于来自不同地方,在语言、服饰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对周围世界一些事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基于这样的背景,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认知的多样化,彼此之间的交往由于存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差异而产生一些不顺畅、效果差的状况,影响到各民族大学生族际间的信息传播。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们正确解读信息、正确认识符号意义背后的文化影响因素,可见在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对各民族大学生实施恰当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各民族大学生正确认知其他民族大学生行为背后的思想文化影响因素,减少族际交往中的信息误用,消除心理的异样感,从而促进民族交往,推动彼此认识与接纳,避免不同族群归属的大学生之间产生影响较大的校园不愉快事件,推动新疆南疆高校平安校园的建设;另一方面,对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增强各民族大学生识别境内外“三股势力”炮制的不良信息,透析不良话语背后的阴谋,维护新疆南疆高校校园的意识形态安全,对新疆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均起到深远的历史作用。

1 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伴随传播事业的发展不断丰富,由最初的保护主义发展到目前的保护、解读、使用并重,其维度构成也由早期的一元视角发展成多元视角。上海交通大学陈先元教授认为传媒素养包括认知、解读、评判、接受和利用传媒信息等五个方面的能力[1]。可见媒介素养实质上是一种正确使用媒介工具、准确理解媒介信息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内涵是丰富多元的,不是单一的表现,具有层次性,中国传媒大学袁军教授将这种能力划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2]。媒介素养教育指指导、培养民众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也即是培养民众具有一种良好的解读信息、使用媒体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具有目的性,目的性的差异将影响到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差异,在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性上,复旦大学张志安、沈国麟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3]。”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教授则将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到塑造公民意识的高度,“媒体素养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它的宗旨是使大众成为能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地优质公民。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地发展息息相关[4]。”可见对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性的认识存在深浅之别。

文化与媒介素养关系紧密,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具备较高媒介素养的前提,因为文化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看法,甚至使人们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产生刻板印象。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外的兴起与文化研究的关系可谓密切,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和丹尼斯·桑普森的著作《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出于保护精英文化的目的,提出要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以排斥以电影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形成的大众文化,这也形成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免疫模式,即保护青少年免受以电影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使青少年面对大众文化的侵蚀具有自我免疫能力;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开始接纳了大众文化,并积极利用大众文化,媒介素养教育由此进入第二个阶段——分析模式,判断、吸纳大众传媒形成的大众文化,吸取积极的内容为人们所有;七八十年代由于语言符号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符号解码理论的提出,受众具有三种信息解读方式,媒介素养教育进入第三个阶段——破译模式,培养公民解读“媒介真实”[5]。以商业性大众传媒为主导的美国,情况有所不同,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佩恩基金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关注大众传播主要是电影传播对儿童产生传播效果的机理,以寻找解决电影影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的方法,改进电影传播的效果以吸引更多的儿童家长让孩子观看电影。伴随传媒资本对利润的追求,暴力、色情等内容进入荧屏,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发表著作《自由与负责的报刊》,提出大众传播媒介要对受众的心理健康、视觉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积极的行动。可见关注传播效果,追求实证研究的美国传媒界的媒介素养研究是为了避免媒介走向受众的对立面,被受众抛弃,从而影响经济利润的实现。

进入21世纪,伴随web2.0等传媒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博客、播客、个人网站、微博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使用,媒介素养教育进入新阶段——民众传播能力的培养,即培养民众利用新兴个人媒体传播自我信息为个人发展服务的能力。但是以往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并不完全过时,媒介素养教育的新阶段也仅仅是增添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与内涵,绝不是取代以往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演变与发展是复合式的而不是替代式的,任何一种模式在现在也不过时,均有其存在的实践空间。

2 媒介素养教育在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建设中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生力军与主力军,种种迹象表明,“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有向新疆南疆高校渗透的可能,境内外“三股势力”特别是东突疆独势力也把大学生作为他们拉拢争夺的对象,这对新疆南疆高校校园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了严重挑战。大学生是文化素养比较高的群体,在未来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言论的影响力比较大,新疆南疆高校是新疆南疆社会发展的人才基础,维护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新疆未来的发展与稳定,关系到新疆各民族群众的团结,关系到新疆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可见,维护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建设在整个新疆社会安全建设中具有特殊性的价值与意义。

伴随大众传播的日益发达,信息环境环境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依据媒介塑造的象征性真实来认识周围的客观环境,由于高校校园中大学生与社会实践有一定距离,主要依靠书籍、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来了解社会状况,其价值观念的形成主要来自第二手材料,即主要来自大众传媒塑造的拟态环境。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尤其是通过影像作品来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由于媒介现实是传播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建构出来的,与客观现实存在较大差异;加上某一符号的意义往往有历史演变的过程,而某一影像的横断面是无法展示出来的,需要接受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准确理解,因此依靠大众传媒获得的对拟态环境的认知来认识真实的客观环境会产生认识的冲突与偏差,很多现实的情景出乎人们的预先观念认识。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新疆南疆高校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华夏文明中的很多民俗文化象征符号缺乏历史视角的审视,往往从较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符号“年”、“天”、“纸钱”、“佛像”、“烧香”等得出“大多数汉族人信仰宗教”的认知定位,并对大学校园不允许大学生进行宗教活动不理解。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汉族大学生由于不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看不懂少数民族报刊、书籍、电影、电视,对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缺乏准确地了解,以至于有一部分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行为产生了认知误区,影响到彼此的顺利交往。由于文化认知的差异,影响到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彼此认知,不利于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影响到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利于新疆各民族关系的长远发展,对各民族长期和谐相处产生不良的影响。可见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接受一定的媒介素养教育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行为、言语,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增强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的建设,因此在新疆南疆高校安全建设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极其必要且意义深远。

多元民族文化氛围中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往往不自觉地、潜意识地从本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来解读、判断其他民族的信息传播符号,若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化修养有限,则文明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冲突将在所难免。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能够改善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文化修养,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各民族大学生已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带来新鲜的信息刺激,从而促进文明的融合,消除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冲突,促进民族和谐交往与相处。新疆南疆高校是多民族、多元文化集聚的校园,由于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行为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而汉族学生身处儒家文化环境中,文明的冲突时有发生,重视各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准确理解特定宗教信仰文化与华夏文化背景下信息符号的准确意义、影像呈现的准确意图,减少信息误读,推动跨文化传播的开展,促进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共存。培养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众传媒建构的华夏文化的理解力,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看待汉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正确认识汉族大学生行为背后的文化根源,推动民汉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带动民汉文化融合的长远发展,有助于民汉学生的团结互助、减少隔阂,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推动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的建设,为新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新疆社会的稳定作出长远的历史性贡献。

新疆社会处于转型期,大众传播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伴随社会转型而发生变化,伴随web 2.0技术的推进,信息传播全球化、个人化,如何甄别、评判、使用大众传媒的信息的能力成为一位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新疆地缘特殊,周围与多个国家相邻,处于国际信息传播的前线,国外各种信息传播在新疆错杂在一起,国际反华势力借助大众传播混淆视听,”三股势力”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渗透,境内外分裂分子极力利用先进的传播媒体加紧向部分新疆南疆高校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培养提高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够增强他们识别分裂分子炮制的不良信息,透析”三股势力”不良话语背后的政治阴谋,从而消减西方反华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意识形态分裂活动的信息传播影响,帮助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学生具备有针对性地反击”三股势力”对新疆民众进行信息传播渗透的能力,对新疆地区的长期稳定起到深远的历史作用。

可见对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推动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举措,成为促进新疆和谐发展、繁荣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媒介素养是公民素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助于信息传播全球化背景中的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积极利用传媒信息促进自我发展,通过提高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信息制作与传播的能力,能培养各民族大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为新疆南疆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献策献力,发挥各民族大学生在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与主体地位。

3 媒介素养教育在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中的体现

3.1 增强各民族大学生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由于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交流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况[6]。”人的信仰、价值观、对事物的看法、非语言符号的表现均受到所在文化环境的影响,甚至是被决定,因此,文化的不同,交流者固有的认知基础、生活体验和认知假定的差异,使得跨文化交流存在困难,并不顺畅,有的时候甚至根本无法有效进行。对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实施一定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得各民族大学生对其他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背景、心理认知规律、价值观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使得族际交往中的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具有更大的共通认知域,从而推动族际交流双方较为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明白对方话语背后的意图,并依据对方的意图积极调整自身的信息传播行为,增强双方跨文化信息传播活动的效果,认知对方、了解对方,为后续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媒介素养教育天然地与文化研究具有亲缘关系,媒介素养教育的一块重要内容是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自身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可见在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对各民族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增强各民族大学生跨文化传播的能力,有利于各民族大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往来、和谐人际关系的建构,有助于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的建设。

3.2 帮助各民族大学生消除心理异样感,增强心理安全感

通过对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增强了各民族大学生族际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会增加各民族大学生族际跨文化交流的机会,提高各民族大学生族际跨文化交流的效果,在多次的有效的族际跨文化交流的情况下,各民族大学生彼此认识,从认识发展到相知,使得不认识之前的陌生感消除,使得之前由于不了解对方民族文化而产生的心理异样感消除,心理上彼此接受,使得族际交往中心理安全感不断增强。人的安全不仅包括人身安全,也包括心理安全。人身安全是外在的,看得见、摸得着,在维护各民族大学生人身安全方面,新疆南疆高校比较容易作到,多增加保安人数,多成立大学生自我纠察队,与当地警力建立有效合作,这些措施很容易作到维护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的人身安全。然而,由于心理安全是隐性的,看不见、摸不着,而心理安全对促进族际交往、彼此信任、彼此接纳至关重要,因此心理安全应该成为多元文化背景中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建设的重点内容。只有在解决了信念安全、思想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上,行为安全才能有稳固的基础,行为安全是标、思想安全是本,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建设应该标本兼治。

3.3 促进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一个系统,需要与周围的环境交换信息与能量,在与周围环境的信息与能量的正常流动中吸取新的信息与能量,推动自身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从而使得文化具有活力,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否则,若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周围环境隔绝,仅仅在内部进行信息与能量的流动与消耗,则这个民族的文化系统内正熵增加,不稳定性增多,内部杂乱无序变得逐渐严重,最后使得自身走向崩溃的边缘,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可见,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需要向周围环境开放,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内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他民族文化的信息,彼此交换信息能量,从对方处获取文化创新的营养与动力,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在彼此开放的过程中,彼此借鉴、彼此学习、彼此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可见文化融合的前提是彼此进行信息交流,即跨文化信息传播,而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跨文化信息传播能力的基础与条件。

3.4 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团结

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团结即是各民族大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彼此帮助、彼此认同的社会关系。团结即是一种社会联系,而社会联系建立的手段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传播,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的团结需要的是一种正向的、有效的、良性的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对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各民族大学生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跨文化信息传播的技巧与方法,促进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之间彼此接纳、彼此认同,消除心理异样感、增加心理接纳度,使得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信息流动是正向的、有效的、良性的,从而促进了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团结,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团结是多元文化背景中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主要目标。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对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与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建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4 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建设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措施

4.1 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内容繁多、操作复杂的教育活动,由专业人员提供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能够更全面更系统地提高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由于媒介素养教育与文化息息相关,在开设专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时,应当由不同民族的专业教师轮流上课,使得各民族大学生能够切身体验鲜活的各民族文化。由于新疆南疆高校是多元民族文化汇聚的校园,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现有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可能并不适合多元民族文化背景中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各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结合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针对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编写一套具有新疆南疆区域特色、适合多元民族文化背景中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的媒介素养教育专门教材,以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质量、针对性与特色化建设。

4.2 举办各种讲座、活动向各民族大学生传播媒介素养知识

媒介素养教育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还需要鲜活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丰富内涵。新疆南疆高校相关部门通过举办各民族文化活动,使得其他民族实地了解该民族文化知识、心理价值取向,举办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活动,使得各民族大学生彼此接触,增加跨文化传播的机会,使各民族大学生在切身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中更深切地理解媒介素养,运用媒介素养来更好地与周围各民族大学生进行人际往来。新疆南疆高校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各民族大学生身边发生的具体事情或大众传媒报道的典型相关事件,举办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讲座,理论联系具体案例向各民族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4.3 邀请校外媒体人士进校园,破除各民族大学生的媒体神秘感

大众传媒的信息采编、制作与传播活动由于专业性比较强,外人一般并不了解内部的具体情况,由于信息的缺失从而往往对大众媒体产生神秘感,进而盲目崇拜。新疆南疆高校有关部门要积极邀请校内外媒体人士进校园,向各民族大学生讲解、演示大众传媒信息生产的过程,使得各民族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媒体的信息选择与议题设置、媒体新闻的价值标准等等大众传媒运作情况,使得各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破除各民族大学生的媒体神秘感,提高各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4.4 加强新兴媒体媒介素养教育

Web2.0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实现了点对点的信息传播形态,点对点的信息传播形态既满足了个人私密化的信息传播活动,也使得外界不能有效监管微型的个人化的信息传播活动。微博、博客、播客、个人空间等自媒体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媒体在带给民众信息传播迅速、及时、便利、快捷的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恐怖主义、网络谣言、网络虚假信息泛滥等不良的社会问题。作为物理性的信息传播技术,互联网媒体既可以为我所用,可以为敌对势力所用,“三股势力”也积极利用互联网媒体向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因此加强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至关重要,帮助各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与存在的不良信息传播现象,帮助各民族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防范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渗透与毒害,提高各民族大学生互联网信息的鉴别力与判断力。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新疆南疆各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境内外“三股势力”有时通过短信群发、短信个别发送、匿名电话等信息传播形式向各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与毒害,因此要帮助各民族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仔细鉴别短信信息内容,对有害信息及时清理。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对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实施新兴媒体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重大。

结语

边疆地区高校校园安全对整个边疆地区社会安全具有深远的历史性影响,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新疆南疆高校不仅处于边疆地区,而且处于民族地区,独特的校园学生的民族构成结构使得在校园内对各民族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重大,各民族大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是影响多元文化背景中新疆南疆高校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因素,新疆南疆高校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各民族大学生实施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

[1] 参见陈先元,邬彬彬,王翰.传媒素养的基本含义及社会定位[J] .新闻界,2005(05):23.

[2] 参见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38.

[3] 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J] .新闻记者,2004(05):11.

[4] 转引自陈先元,邬彬彬,王翰.传媒素养的基本含义及社会定位[J] .新闻界,2005(05):22.

[5] 参见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5-16.

[6] [美] 萨默瓦,波特.跨文化传播[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猜你喜欢

南疆媒介新疆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筑梦南疆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新疆多怪
新疆南疆一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