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个学生违纪案例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

2012-08-15顾丹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违纪辅导员考核

顾丹华

(南通职业大学 江苏 南通 226007)

从一个学生违纪案例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

顾丹华

(南通职业大学 江苏 南通 226007)

从一起学生违纪案例入手,探讨了高职院辅导员在处理违纪学生方面存在的误区和不足,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又从辅导员工作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实际可操作的工作方法。

学生违纪;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方法

案例背景

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的学生总数为933万,较之2007~2009年连续三年超千万的高考人数相比明显下降,高校录取率略有上升,使得高职院校感到生源竞争带来的压力。

这一现实导致高职院校在录取时为保证录取率在可能的情况下一再降低录取门槛,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是最先感受到这一变化的群体,要做到既保证完成以往的考核指标,又不在工作中与学生产生无法化解的冲突,使学生自觉服从管理,在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上需要做哪些改变,成为摆在辅导员面前的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案例问题事件

2010年12月,笔者曾参与处理过一起学生违纪事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系部有一名辅导员所带大二班级的一名男生在双休日请假后未及时返校,该辅导员想及时与该名学生取得联系,但是该生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无法联系到本人,只通过QQ与班级某位学生有联系。于是,辅导员请学生继续与该生保持联系,同时联系了该生家长。该生母亲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着急,不敢告诉该生父亲,就一直打电话试图联系学生本人。几天以后辅导员接到学生电话,学生在电话里态度粗暴,质问她为什么联系家长,让他母亲担心,称自己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辅导员在电话里向学生讲了请假逾期不回的后果,并在事后立即联系到该生母亲让她劝说该生回校。几天以后该生回到学校,辅导员通知他到办公室谈话,两人在办公室发生争吵。该辅导员将这一情况又反映给该生母亲。次日学生主动来办公室为此事与该辅导员再次发生争吵。至此,该辅导员已经认定该生无药可救,鉴于我在系部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就想请我和学生谈一次话,说服学生承认错误,在承认错误的基础上不再进一步追究该生责任。

在谈话前,我向该辅导员详细了解了整个事件的经过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了解到该生平时比较沉默,没有违纪行为,上学期有一门考试不及格,又从学生处了解到该生在本学期几乎没有花时间在学习上。进行了解后我认为,该生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退学的想法,但是思想上下不了决心,所以走后又回,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鉴于此,我决定谈话中尽量少讲,先听听他的说法,在第一次谈话中不做劝说的工作,主要是了解清楚该生这一行为的真实原因,使他对我产生初步的信任,在建立信任后再指出他行为后果的严重性,说服他认识到错误并将精力放在学习上,顺利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随后该辅导员将学生带到我处,我按预先计划好的方案和该生交流。在产生了对我的初步信任后,该生说出了他萌生退学想法的部分原因。该生与母亲感情较好,所以辅导员将这件事情告诉母亲,增加她的担心,认为是对母亲的一种伤害。同时,学校与他理想中的样子相差太远,辅导员在各种场合更多的是强调各种考核,对于影响班级考核名次的学生简单地以批评代替教育,为了提高宿舍得优率,不是和学生分析原因,而是要求学生和管理员搞好关系。因此,他觉得辅导员不是真正的关心学生,内心很失望,也没有学习动力,考试不及格也使自己觉得对不起母亲,所以萌生了退学参加工作的想法。这些他以前都没有和该辅导员讲过。

在谈话后,为了协助辅导员做好这名学生的思想工作,我将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她做了通报并嘱咐她保密,同时给出了建议:首先,暂时不追究这名学生请假未及时返回的责任,待学生有了转变后再指出其行为的错误;其次,学生对这名辅导员有很深的成见,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应该有个高姿态,心平气和地向学生说明学校考核的目的和自己管理班级的思路,使学生能够理解自己的工作;再次,劝说学生先集中精力于即将开始的期末复习,将其他的事情延后到学期结束以后再处理,同时联系各门课程的教师在考前帮助该生进行复习,帮助他通过全部考试和补考。在我向该辅导员做了情况通报并提出建议以后,该辅导员非但没有采纳,还对学生之前冲撞自己和学生在与我谈话中涉及对她的评论耿耿于怀,于是当即就和该生母亲通话,将学生和我谈话的内容全部告知她。该生母亲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连道歉并且立刻联系学生本人核实情况,该生觉得自己被所有人出卖了,并且该辅导员的做法再次伤害了他的母亲,于是次日买了瓶饮料跑到办公室泼到该辅导员的身上。后来由于该生拒绝就这件事情道歉,系领导做出了将其开除学籍的决定。

案例反映出的问题

学生从认识第一个字到考入大学要经过十年在校学习,而从该生离校未回到最终被开除,仅仅两周时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后果,这样的事情真的无法避免吗?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学校、学生本人承担怎样的责任?尤其站在辅导员的角度,如何力促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尽力避免学生因为不理智的言行伤害到自己和他人,是摆在辅导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改进学生工作的思路,首先就要分析事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 (1)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从与该生的交流中了解到,该生家处江苏北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父亲几年前因厂效益不好下岗后到外地打工,向来与孩子交流较少,也不讲教育方法,学生有些惧怕他;母亲务农,母子感情较好,但是觉得与母亲在思想上不能交流。该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有一定的典型性。在传统教育方式下,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较少,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也不能真正理解已经成人的孩子的想法。在类似家庭背景下,学生内向,不善交流,渴望被肯定,受挫的时候又容易产生极端和偏执的行为,思想上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2)学校的考核要求与实际管理的矛盾。该案例也透露出现实高职学生管理的困惑:辅导员为了完成考核任务,提高所带班级的排名,不得不将学校考核的指标放在日常工作的第一位,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指示去做,不希望有学生和自己唱反调,影响到自身的工作业绩考核。学校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管理难度增加,对班级提出各种各样的考核指标,如宿舍得优率、考试及格率、学生违纪率乃至原本应该是自愿参加的各种讲座的学生出席率等等。在这种考核环境下,辅导员还有多少精力可以用于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主观原因 (1)师生之间缺乏信任。师生之间的信任是学生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遇到心结时,学生一般会首先求助于他所信任的人。这个事件透露出的信息是学生对学校的失望和对辅导员的不信任。而这种信任是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交流与相处才能建立起来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平时的付出与努力,这种信任建立起来很难,但是破坏它却很容易。(2)辅导员在处理危机时激化了矛盾。在处理危机时,首先应缓和矛盾,这是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这一事件中这名辅导员至少在三处没有注意防止事态的恶化,首先是在学生回校后连续两次与学生争吵,虽然是由于学生态度恶劣引起的,但是争吵的结果并没有使事态向好的方向发展;其次是认为学生这一行为是心理问题,所以请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并且预设了谈话的目标,就是学生承认错误,在承认错误的基础上不再进一步追究该生责任;最后是在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后本可以据此因势利导挽救学生,但是却因为听到学生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采取了过激的做法,忘记了自身的职责。

辅导员工作方法探讨

事实上,学生违纪行为难以预见,或是由于学生一时冲动而造成的突发性事件,或者是因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对教师、同学已经有所戒备而难以被察觉。但这是否意味着辅导员不能够有效制止或者减少学生的违纪行为,只能在问题发生后直接进入处理程序呢?恐怕也不尽然。以下就这一问题,来探讨辅导员的工作方法。

正确处理好考核与管理的关系,标本兼治 对于辅导员来说,完成学校考核任务,争优创先既是客观要求也是主观动力。但是考核不能代替管理,使用行政命令强迫学生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考核要求是一种官僚做法,也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相违背的。辅导员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才能使学生将外在约束内化为自觉的服从管理,也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考核要求的落实。

做好日常关注工作,防微杜渐 辅导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一定的政治敏感性,辅导员对于学生违纪行为产生的原因、滋生的环境以及可能会违纪的学生也应具备一定的敏感性。要关注班级里的“边缘人”,他们和其他学生几乎很少联系,因而一旦出现问题也很难被及时关注。对于这些学生,应该与他们进行定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批评、说教以及空洞、臆造的表扬,要更多地进行情感交流。在交流中,要有意识地了解这些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是否完整、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和睦、社交圈、平时的娱乐活动和常去的地方、专业学习的情况、具体的困难等,从中留意能用于及时化解危机的有用信息。

具体工作要讲方法,思路明确 学生工作的难点是每天都要面对繁杂的具体事务,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需要在应对时有明确的工作思路,抓住主要矛盾,及时化解危机,将急事优先处理,不受自身情绪性格的影响,能够掌控事件的发展方向。

要将学生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学生

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学生观念的转变,学生对自身权益的主张更多了,也更加希望独立决策。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思想仍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所以在一定的诱因下就可能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来。此时,辅导员要牢记将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想法,善于引导和规劝,使学生少走弯路。

学会科学管理,强化业务 生源结构的变化,当代各种思潮的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成才标准的多元化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简单地以行政命令代替思想工作,以人治代替科学管理已经不适应当前学生工作的要求了。辅导员不能再仅凭经验来开展工作,需要努力学习管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养。

启示

造成高职学生难管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根本改变这一局面不能仅仅依赖于辅导员的努力,更多的需要学校改变管理思路和考核模式,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校园氛围,侧重过程管理,使辅导员能够有精力开展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李长健,禹慧.大学生法纪观念的现状与解决方略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57-61.

[2]袁国兴,赵庚,袁国良.大学生犯罪成因及对策[J].内江科技,2007,(2):9-10.

[3]余南飞,丛亮.从素质教育改革谈大学生违纪的教育与管理[J].科技信息,2010,(14):476-477.

[4]桂华乔.高教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犯罪预防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75-80.

[5]刘科财,梁晓锋,熊中平.大学生违纪状况及应对措施[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56-58.

[6]杜佳.浅谈高职院校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引导[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62-63.

[7]张秋.高校大学生犯罪成因及对策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1):23-25.

G718

A

1672-5727(2012)05-0157-03

顾丹华,女,江苏南通人,南通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责任编辑:张维佳)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违纪辅导员考核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高中体育专业生的违纪心理分析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姚刚违纪被查
家庭年终考核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