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精品课建设理念及其价值观

2012-08-15丁伟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精品课规律院校

丁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论高职院校精品课建设理念及其价值观

丁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精品课建设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点。建设精品课依据什么,如何建设,始终存在用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进行科学引领的问题。因此,锻造精品课必须把握职业教育规律,树立科学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追求教学诸要素的和谐统一,致力于未来职业岗位的实际应用。

高职院校;精品课建设;理念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在实施精品课建设过程中,无论是课程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还是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整合与创新,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改革,还是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科学运用,无论是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还是师资队伍素质的逐步提升,精品课建设都必须坚持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观。

精品课建设过程要体现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

在高职院校专业主干课中,精品课应该是高水平的名牌课、示范课、特色课,这种课集科学性、先进性、职业性、实用性、有效性于一身。精品课之所以成为精品,成为示范,深受学生欢迎,就是因为精品课准确地把握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精品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主动适应行业、企业对职业能力的复合性要求,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精品课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前沿性、适应性和实用性,体现 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精品课教材多样化,实现文字教材、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一体化,彰显高职教育之特色。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尽可能创造生产实践环境和模拟仿真情境,让学生成为专业实践的主体。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实训等与普通本科院校有较大区别。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的主讲教师不仅是精品课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而且是职业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和探索者。高职院校的精品课只有通过主讲教师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产学合作,教学做有机地统一,才能培养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批专业技术应用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

精品课建设过程要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完结的历史过程。教学作为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也有产生、发展、完结的过程。教学过程的进行离不开教学目标、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操作实践、教学环境等条件因素。这些因素、成分、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表现为教学规律。教学规律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内在本质的、不断重复出现并能影响其发展方向的必然联系,它揭示了教学过程中教学诸要素之间普遍的、稳定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认知能力的发展、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的提高,都必须在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教学规律是丰富多彩的,基本规律有:教学的社会制约性规律,教学的对象制约性规律,教与学相互依存规律,教学目标导向性规律,教学内容制约性规律,循序渐进规律,知行统一规律,教学反馈性规律等。高职院校的精品课建设不但要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而且要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规律,“双师型”教师队伍与实践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规律,教、学、做统一的规律,教学目的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岗位技能互相联系,相互转化规律等。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富有生机活力和创造性的主讲教师,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条件、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才能锻造出职业教育的精品课。

精品课建设要达到教学诸条件的和谐统一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的本质是差异的统一,是多样性、多元化的动态平衡,是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形态。精品课之所以能够成为优质课,就是因精品课建设符合教学过程的发展规律,即准确把握、揭示和运用各种教学关系、教学条件,实现了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协同、匹配与契合,寻求过程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的有效统一,促进教学诸要素有序合理优化,共同构成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使教学各要素相互作用,达到最佳状态,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这种状态表现为课堂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充满生机活力,尊重差异,气氛宽松,关系融洽,教师做到“真教”,学生做到“实学”,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做到“教学做合一”,师生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创造性欲望强,这种境界达到了教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与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和谐,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和谐,教学设备、实训条件与实践教学的和谐,教学过程与心理环境的和谐,教学“效果、效率、效益”的和谐,教书与育人的和谐,师生间的和谐,生生间的和谐,各要素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和整体优化。

必须指出,精品课是相对的,因为教学过程中构成精品的各种教学因素、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这些变化必然会产生新的教学矛盾与冲突,必然会打破原有和谐稳定的格局,高职院校要建设精品课,必须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与对策,在更高层次上重建新的和谐。从“不和谐”到“和谐”,又到“新的不和谐”,再到“新的和谐”的循环往复,这既是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精品课的生成过程。

精品课建设要重视职业技术的实际应用

应用,是指一种技术、系统或产品的使用,是把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需要一大批应用型创新人才把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会因为缺少不会应用或不善于应用的人才而束之高阁。目前,理论脱离实际,仍然普遍存在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新东方学校董事长俞敏洪曾说过: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只有把它用于社会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一个人要立足社会,需要同时拥有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但如果不能把这一切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无异于“海市蜃楼”。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10)》体系中明确强调,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习实训以及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高职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类教育,是普通高等学校最重视技术应用的一种类型,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理应做实际应用的典范和脚踏实地的践行者,只有培养的学生能够把熟练掌握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社会生产过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建设精品课,必须始终坚持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做到学以致用。

[1]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10)[OL].[2010-01-25].www.jingpinke.com.

[2]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25.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G710

A

1672-5727(2012)05-0006-02

丁伟(1975—),女,安徽淮北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精品课规律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基于岗位核心能力的《传动系统诊断与维修》精品课建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网络教育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