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兴县旅游发展的价值定位

2012-08-15沧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何金整卢书海

中国商论 2012年3期
关键词:公共行政旅游业资源

沧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何金整 卢书海

旅游业的充分发展是现代城市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的发展、建设离不开政府准确的价值定位和科学的组织领导。因此,强化政府在旅游业政策引导、形象推广、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其核心又是政府对于旅游发展的价值定位。海兴县在制定旅游业长远发展规划时,进行科学的价值的定位,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协调发展。如果本着“GDP至上”的宗旨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使原有的湿地环境遭到破坏,将不利于其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1 海兴县旅游业发展的应然价值定位

关于公共行政价值中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定位问题的讨论,始终争论不休,并伴随着公共行政的实践与理论的发展持续至今。本质意义的公共行政价值,是基于对人和人类社会本质的分析之上的。人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具有鲜明的二重性,表现为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而人类的活动,要服从于人和人类社会的本质。人和人类社会本质的二重性,使人类的活动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展出了“人与人的关系”,使人类的活动不仅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还要解决人与人的矛盾。因此,这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表现为,既要突出当地的特色,吸引游客前往,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又要兼顾环境保护,既要保护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又保持代际间利益的协调,实现社会公平。

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规划,本质上属于公共行政的范畴,必须遵循公共行政价值定位的基本准则。首先,基础意义上的公共行政价值是经济效率,政府是经济活动的“带头人”,展开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通过经济的发展带动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实现政府的经济职能。海兴县旅游业发展的首选目标应是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其次,间接意义上的公共行政价值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既表现在社会财富在社会各成员间平等的分配,也表现在当代人与后代子孙之间利益的协调。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造福景区内的百姓,政府还需要统筹旅游业的发展,合理规划旅游财政收入的分配和使用,使全县人民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切实得到利益,并且还要注重环境的保护,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地规划湿地游、小山风景区的旅游承载量,在实现旅游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对环境进行必要的保护,即注重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注重环境本身所具有的生态效益。

公共行政,在具体政策的制定上,应当从实际出发,对社会需要和公众意愿积极回应。当下,GDP增长速度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片面追求旅游的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实施破坏性开发,如海兴县周边的有些县市对于湿地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导致湿地出现了退化的迹象,湿地生态效益减弱的迹象,若仍按照传统“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将可能危及海兴县生态循环系统,进而使其失去旅游业发展的环境依托,最终耗尽其旅游资源。

2 旅游资源的生态效益——以海兴湿地为例

湿地的生态效益具体体现在:第一、海兴湿地内保留着原有的生物物种构成,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表现出原有的自然本色,遵循自然演替规律。海兴湿地不但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场所,还是野生动物、飞禽非常适宜的栖息、迁徙、越冬、觅食、繁殖的场所。第二、湿地内绝大部分的沼泽、湖泊、泥滩地等都与天然河道交织相错,河流所携带的大量城市污水经过生长、生活在湿地的各种挺水、浮水、漂浮和沉水植物,以及浮游和食腐动物、微生物等有益生物的截留、吸收和净化,河水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均有所降低。第三、海兴湿地地区多与河湖相通,地势低洼、地域开阔,调节流域内地表甚至地下水资源动态平衡作用显著。第四、湿地植被具有降低水流流速、削弱水流冲力的作用,使湿地能起到防波、固堤、护岸和保护水塘、农田的作用。

湿地属于可再生物资源,但海兴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经济发展迅猛,以及大量旅游人群的涌入,加之缺乏对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措施,则可能导致对湿地生态资源的掠夺和破坏,使湿地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威胁湿地境内广大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存环境。若在旅游业发展中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虽然社会经济效益呈现出增加状态,但生态环境效益呈减少趋势,在此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获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使得滨海湿地的总体效益降低。因此保护现有天然湿地的旅游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社会状态效益的提升至关重要。

3 海兴县旅游业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海兴县作为一个湿地大县,必须建立湿地意识,应当认识到湿地资源是当代人的、也是后代人的,不能无限制地开发湿地。湿地旅游的价值定位应当是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效益。为落实这一价值定位,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开展旅游资源健康评估,制定长远规划

开展旅游地的健康评估,对全县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自然资源、人文、自然景观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统一进行调查,根据旅游景点生态系统的自然性、代表性、稀有性、受威胁程度及脆弱性,合理划定保护范围和开发旅游的范围,确定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及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目标和重点,建立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原则、内容和措施,划定保护范围的边界、面积,明确保护对象、物种名录、名人故居、历史遗迹等,确定优先保护的旅游地的区域及类型,建立各项资源保护管理机构,保证经费来源。

3.2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在基础建设、综合开发、金融信贷、财政税收以及外资引进等方面,根据“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利用者补偿、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湿地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利用保护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法律依据,实现旅游资源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以湿地保护为例,应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湿地管理机构,建议建立湿地旅游管理委员会,对湿地的生态资源和旅游开发进行统一管理,各部门间加强合作,统筹兼顾,将对湿地资源的粗放型开发,逐步转变为集约型、可持续型开发模式,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促进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实现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3.3 防治湿地污染,改善湿地环境

湿地污染导致了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湿地污染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因此要创造更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必须加强对湿地领域内污染物的防控。湿地附近的工业企业是湿地的主要污染源,应当承担治理污染的主体责任,湿地附近的各大、中型企业都应建造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要在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入河或入海。各级政府也应监督各工业企业对污水的处理,加大对湿地及其周边环境的监管和整治力度,促进湿地生态健康发展。为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上的支持。

3.4 科学规划,兼顾保护与开发

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规划生态旅游时一方面要合理配置当地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当地传统的旅游资源进行发掘和研究,例如对小山风景区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等。不仅从学术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记录和总结,更重要的是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源。根据资源已有的配置情况,制定必要的保护措施。对于受破坏严重或年代较为久远的旅游资源,应予以及时及早抢救;对于现存的尚未受到冲击和破坏的旅游资源,应加强保护,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海兴著名的小山景区,目前能供游客参观的景点仅局限在雷达、古墓、古井、民俗馆等处,区域内的种植还没有统一规划,旅游商品没有形成市场,没有配套娱乐设施,这些基础设施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5 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湿地保护意识

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公众参与,提升市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娱乐和休闲是城市旅游的主要功能之一,城市居民及外来游客对湿地的任意践踏,垃圾处理方式不当等,都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环境、维护城市湿地健康的生态环境必须靠全民的共同努力。因此,加大宣传力度,结合我国出台的《中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领》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的要求,普及环保教育,提高市民及游客素质,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开展湿地保护教育,各级政府要加强“国际湿地日”和“爱鸟周”的宣传,利用广播、电视、书刊杂志、报纸及宣传画册等多种形式使保护湿地的观念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全民族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马克思.经济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2]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6),

[3]李久君.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2011(2).

[4]种海峰.文化软实力理念自觉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2).

[5]黎健.中外游客的旅游文化观对比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6).

[6]孙向荣.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建设[J].政府与经济,2011(6).

猜你喜欢

公共行政旅游业资源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基于管理、政治和法律视角对公共行政学之分析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基于反身性理论对公共行政学实践教学局限性的解读与探析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