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粮棉油流通模式研究

2012-08-1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张洁丽

中国商论 2012年29期
关键词:批发市场流通农产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张洁丽

农产品流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一直处于“重生产”“轻流通”的状态,使我国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流通渠道不畅、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随着现代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传统、落后的农产品流通设施和流通方式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型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已成为农业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选择中原粮棉油流通模式作为研究重点的原因在于,中原地区的粮棉油生产在全国均居于首要地位。此外,该地区粮棉油的加工量和消费量也是首屈一指。同时,由于该地承东启西,通南连北,还有非常发达的交通网,具有发展农产品物流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中原地区的粮棉油流通的快速发展,可以更好对国家农产品宏观调控服务,对我国整个粮棉油流通也具有重要影响。

1 中原粮棉油流通模式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中原地区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但大型的批发市场数量有限,发展水平也较低,市场购销规模较小且功能单一,在体系、渠道、基础设施和制度方面都还都处于初级阶段。

1.1 市场购销主体规模较小,对农业发展的带动能力有限

作为大宗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批发市场中的市场主体尽管已经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但是,整体来看,其规模仍有待扩大。由于较小的经营规模及其有限的实力,无法大规模带动地方农户的农业生产。而且,多数的批发市场都是以服务本地为主,呈现出典型的销地市场特征。中原批发市场的发展水平,还很难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实现粮棉油在全国范围内快速调配。

1.2 市场功能单一,不能将农产品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中原地区的批发市场,还是以存储、简单装卸和现货交易为主,尚未形成产加销一体化,而且存储手段落后,缺乏现代技术的应用,相关的服务也没有跟上,这使得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不但增加了粮棉油的物流成本,也不能有效保障产品的安全健康,最终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同时,批发市场没能有效利用交易市场的优势进行全面完整的信息搜集和信息发布,导致产销脱节,以致粮棉油的生产和流通非常盲目,农民的生产风险加大,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此外,现代网络技术也没有得到使用,使得销售范围和服务范围不能扩大,无法实现高效的流通和快捷的售后服务。

1.3 流通环节多,增加了流通损耗,提高了流通成本

目前中原地区粮棉油的流通过程中,供应链条中从原粮采购到最终消费者购买成品粮之间的交易环节过多,缺乏可以联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实力主体,直接导致流通成本过高且流通损耗严重。当前的批发市场由于其功能单一、管理落后、信息不完备等原因,还很难充当这一实力主体。

1.4 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产品的高效流通,也不能有效保证食品安全

批发市场较差的经营环境、落后的装备和对先进技术的使用不够,使得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不仅难以承载大批商品的流通,也谈不上对于食品安全的保障。

1.5 缺乏粮棉油流通的直销模式

直销模式是当今国际农产品流通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很多发达国家,直销是市场外流通组织形式中一个很重要的类型。无论从流通成本还是产品质量而言,直销给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的利益都是不容忽视的。不但可以降低产品销售价格,而且可以实现农民的收益极大化,非常适用于且有地域特色的产品。而现在中原地区的粮棉油流通模式中,仍旧以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主,缺乏有效的直销模式。

2 中原粮棉油流通模式的问题

批发市场和直销是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一个趋势,尤其对于粮棉油等产品来说,批发市场还是占据主要地位。但是目前中原地区农产品市场,尤其是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管理混乱、交易方式落后、现代技术利用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规模化不足等问题,直销模式也尚未建立起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代技术的应用不足、不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缺少政府的支持、流通布局的不合理和没有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

2.1 现代技术的应用不足

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从产品的分级、包装,到产品的保鲜、检测、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储存,一直到流通市场的信息搜集和发布、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现代化交易方式的使用,以至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管理,无一不使用到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而现代技术在目前粮棉油流通市场上的并没有得到充分应用,这成为农产品流通模式没法快速提升的主要阻力。

2.2 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够

产品的高速流通离不开完善的信息网络,产销的有效对接也依靠产品供求信息的指导。但是目前中原农产品流通市场中,完善的信息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信息的掌握是零散的、不全面的,这给农户安排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使得未来的销售风险极大。此外,信息不能有效传递也让产品的销售范围无法扩大,进一步影响到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当前,与信息系统有关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建立起来。

2.3 政府的支持不力

粮棉油批发市场的现代化建设和管理以及直销模式的应用推广,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对于中原地区而言,单靠民间资本的力量难以担此重任,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指导。虽然地区政府很重视农产品的物流,对粮棉油流通市场的建设也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但是就发展现 代多功能的物流市场而言,政府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

2.4 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不全

其实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仍属于政府支持范畴,但是鉴于其重要性,因此单独列出。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批发市场的准入、产品的标准化和产品的质量安全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定,而且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而我国目前尚缺乏关于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对于农产品的政策法规也不健全,行政性的市场干预还占主要地位。现有的市场规则更是残缺不全,不能有效做到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利益,更不用说能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2.5 流通布局的不尽合理

流通布局的不合理包括宏观布局不合理和微观布局不合理。从大的范围来看,全国性的粮棉油批发市场较少,且分布不合理,无法满足粮棉油高效高质大范围流通的需求。而城市中粮棉油交易市场的布局也影响到产品的流通速度和流通成本,使得产品流通成本提高,最终影响到消费者的利益。

3 中原粮棉油流通模式的改进目标

3.1 延伸产业链条

把粮棉油批发市场作为连接田间到餐桌的关键环节,产业链条的延伸包括种子、种植、采购、加工、储存、配送、销售等多个环节。批发市场可以建立自己的加工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从田间开始,一直到最后消费者的购买,都由一个公司进行统一生产、加工、配送、运输和销售。这样可以实现流通的高效快捷,减少流通环节,也可以整合农业农产品供求双方的资源,便于为农民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服务,还可以减少产品的损耗,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从而保障消费者利益。这就需要一个有综合性功能的组织,拥有自己的仓库、加工厂和配送中心,拥有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加工、包装、检验、配送、销售、储存的各项技术和设施,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如美国的ADM公司,作为国际四大粮商之一,就通过全产业链的运营方式,不断延伸自己的产业链,使自己的产品品种和生产规模扩大,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的多样化组合。

3.2 争取资金支持

资金支持包括银行的信贷支持和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目前,农发行正在积极支持粮棉油全产业链发展,这对粮棉油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信贷支持也是有限的,不能完全保证批发市场的长远发展,政府的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仍旧是推进农产品流通模式改进的有效补充和重要保证。资金支持的方向包括信息化建设、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批发市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等。

3.3 提高准入门槛

为了改变当前市场交易规模小且交易混乱的现状,就必须完善相应法规,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使得进入市场的主体拥有规范交易的资质。这样,不但能提高粮棉油的交易效率,还能更好地保证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与上条建议一样,需要政府出面,对其进行严格的条件审核。

3.4 加大信息化建设

发达的信息网络和高度的信息化,可以使买方和卖方得到有效的沟通,并能减少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重复行为,提高了流通效率,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可以利用批发市场集中购销主体的优势,搜集市场信息,建立信息系统,并建立信息网络用来传递信息。这不但对发展电子交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和对农产品跟踪查询也提供了重要基础。

3.5 优化流通布局

首先,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鉴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棉花、油料的生产布局,为了分地区形成集聚效应,分别建立稻谷、小麦、玉米、油料和棉花加工产业区。在不同的产业区支持引导建立一批粮棉油全产业链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最好分布在主要的物流节点,以保证流通的高效、快速和便捷。不同节点的企业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和互动,进而建立起高效流通的网络,便于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在不同地区进行流通。对于中原地区来说,优先建立小麦、油料和棉花加工产业区,并保持和其他节点粮棉油加工产业区企业的沟通交流,真正发挥高效统一调配大宗农产品的功能。

其次,要优化城市的市场布局。城市批发市场的建立要依据消费群体的分布情况,并依据对该地区产品流向和流量的科学预测,要便于产品的配送,减少配送的距离和配送环节,同时要平衡发展综合性市场和专业性市场,产地商场和销地市场,从而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3.6 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程度

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包括两个方面:产品的标准化和物流的标准化。产品的标准化有利于对产品的分级、包装和配送。物流的标准化直接包括对产品的包装、配送、装卸、保管、运输、加工等环节中的标准化。不论是哪一方面的标准化,都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率,但是其初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并需要运用现代科学管理保证实施。

3.7 特色农产品实行直销模式

可以在特色产品的产地设立直销店,直接以当地原料进行加工,为地域内消费者需求集中的单位提供农产品。直销店可以由生产者联盟,或者由合作社来组织,所定价格可以高于批发市场,而低于一般零售店价格,使所售产品具有价格优势。这样的流通模式既能扩大生产者的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又能使消费者享受到品质和价格的双重好处。

3.8 相关政策法规的健全完善

在批发市场的设立、准入和管理、产品的质量标准、交易的规范性、产品流通的标准化等方面,都需要有明确的政策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为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需要政府的有效执行和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只有流通相关政策法规的健全、完善和有效实施,才能最终保障的高效高质的农产品流通。

4 中原粮棉油流通模式的改进建议

4.1 多功能批发市场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由于粮棉油的战略地位,在对批发市场进行资金投入时,应该优先选择支持粮棉油的生产、收储和粮棉油的加工转化。同时,积极支持粮棉油生产和流通环节基础设施的建设。初步搭建粮棉油产购销平台,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4.2 政策法规体系要成为粮棉油流通模式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只有相关的制度完善,才能保证市场交易的高效有序。因此,在各项工作进行之前,先要有明确的政策法规进行规范。而且,政府一定要做好执行和监督工作,避免制度流于形式。

4.3 批发市场和直销店相互结合

批发市场仍然是当前粮棉油流通的主要渠道,但是直销店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前者能快速联结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高效率得实现大范围、大批量的产品流通;后者可以显著缩短产品的流通时间、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两者可以互为补充。

4.4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需要提高

无论是参于批发市场还是直销店的粮棉油交易,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提高,以保证农民利益,这就要求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1]史秀苹.关于设立郑州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设想[J].江苏商论,2011(5).

[2]李凤荣.日本农产品直销所流通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2012(5).

[3]姜大刚.美国ADM公司的运作对农发行支持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启示[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2(6).

[4]袁永友,周启红,陈万卷.中部地区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优化探讨[J].2009(6).

猜你喜欢

批发市场流通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