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

2012-08-15文丨季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4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客观性真实性

文丨季 凯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电视新闻的采访也较以往有了较大进步,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顺应国家大势,从关注民生的角度把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作新闻主体,体现民生内容和平民视角。然而,在实际的民生采访过程中,因为民众对高端信息了解的局限性,很容易出现被相关的事实误导,导致电视民生新闻缺乏客观上的真实性。

1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现状

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涉及到基层群众的生活,关系到时事政治、科教文化、卫生医疗等多个方面,着眼于基层百姓的生活和视角,具有采访对象复杂,新闻线索隐蔽的特点。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走访群众获得线索,也需要相关部门的领导的配合,当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具有以下特点。

1.1 采访资料缺乏客观上的真实

在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中,被采访者往往是基层的群众,他们对高端信息的接触较少,理解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情况导致民生采访的结果存在着讲述者所讲述的事实、客观存在的事实、采访到的资料是否客观,掌握在被采访者手上。记者在进行资料总结的时候,不应该把采访者所讲述的事实等同于客观事实,在关系到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被采访者可能会有意无意地表达出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意愿,针对这种情况,采访者要多走访,多观察,以敏锐的视角和恰当的提问方法尽量靠近事实,得出客观的采访材料。

1.2 报道体制尚不够健全

在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下,新闻自由由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保障,但是针对民生报道而言,在采访方面一旦确实发现有关问题,都是针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具有极强的针砭时弊的作用。这使得往往在采访过程中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配合,民生采访要获得有效资料的成本较高。也有部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过于注重吸引观众眼球,缺乏必要的社会价值,奇闻怪趣一般无法真实反应民众的生活状态,边缘题材的新闻不具有普世价值,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中,记者在采访时要注意题材的选择。

2 民生新闻客观性的重要性

新闻应该是针对现在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进行及时的客观报道。新闻工作者应该从政治高度上与党和国家的方针保持高度一致,电视民生新闻从出现之初,即成为政府和民众关心的对象,肩负着说真话传实情的责任,在采访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新闻事实的真实性。

2.1 以真实的材料才能发出底层的声音

媒体工作者的工作任务,其中就有对政府的工作进行舆论监督这一项,民生报道的出现,也是媒体合法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具体表现。在民生新闻的采访过程中,必须以既定事实为基础,利用真实的材料做出推断,表达基层群众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看法,让来自社会底层的声音得到有效地传达。

2.2 以真实的过程才能表达民众的意愿

电视新闻本身就应该具有真实性,具有独特的传播方式和表达形式,能达到传统平面媒体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真实的新闻事实和采访过程,不应该因传播手段和形式而出现问题,对既有事实的高度再现就体现在新闻传播过程的真实性上,真实的新闻过程可以使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得到保证,以正规的渠道使民众的意愿得以有效表达。

3 在采访中怎样如何把握民生新闻的客观性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采访的过程中坚持理性的职业思维,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信息大多数都来源于基层的人民群众,他们提供的信息一般都带有极强的个人感情色彩,要体现民生新闻的客观性,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掌握真实的新闻线索,确保素材的有效性。

3.1 准确选题,体现新闻价值

电视民生新闻从产生之初,就受到新闻界的广泛研究,在取得较大的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少的民生新闻为了吸引群众眼球,导致选题上的偏差,使整个采访内容流于低俗,缺乏新闻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许多电视台都有同城的民生新闻报道,这类报道一般都是针对已发生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在无法准确定位采访主题的时候,就会产生较多内容基本相同,形式上也没有太大差异的同质化民生新闻,造成民生新闻的内部竞争日益恶化。

3.2 深入群众,获得第一手资料

电视民生新闻实际上就是以群众的视角反映出社会问题,在进行采访和资料收集的时候,必须深入群众,注意采访对象的地域性和广泛性,不能以偏概全,需要以体现群众的意愿和发出底层的声音为宗旨。电视民生新闻的发生地和受众,一般都位于同一个地域,具有极强的同一性,要想真实地体现其新闻价值,就要深入群众中间,主动发掘新闻线索,获得第一手资料,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再进行分类和整理,记者在平时更要积极关注民生问题,为民生采访打好理论基础。

3.3 理性甄别,避免主观臆断

民生新闻的采访对象,一般都是普通的群众,采访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民众在面对采访的时候,在敏感问题或者关系到自己的利益的问题上,都无法讲出实情。面对这种情况,进行采访和材料整理的记者就需要理性甄别,以冷静的心态对所收获的资料进行筛选和分析,避免主观臆断,不带有色眼镜,以保证民生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记者在进行新闻材料的整理时,需要一定的思维策略,但是一旦在采访之前,就对相关事件形成了某种固定认知,必然会对民生新闻的客观性带来巨大影响。

3.4 巧妙提问,获得可靠材料

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被采访者所讲述的情况与事实情况之间会有一定的不一致,这种情况会导致新闻报道缺乏客观真实性,要想通过获得准确的资料,来保证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就需要记者在提问过程中,注意提问的方式。一般的被采访者在面对采访时,因性格和经历的原因,往往不能直接坦率地表达出采访所需的材料,在采访之前,要对被采访对象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因提问的问题过于尴尬造成冷场局面,使采访陷入僵局。

3.5 及时报道,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电视民生新闻的时效性是保证其客观性的重要因素,也能具体体现其新闻价值,事件发生的时间与报道的时间越接近,就具有越强的时效性,相关的线索也能越清晰,越具有新闻价值。一旦错过了事件发生的最佳采访时机,脱离了新闻时效性,被采访者在提供线索的时候会缺乏主动性,不能积极配合采访从而使新闻材料失真。在保证新闻时效性的前提下,应该对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避免采访中的噪音,达到良好的采访效果。

4 结 语

作为能够反应普通民众意愿的电视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政府管理人员与百姓之间的沟通桥梁,民生新闻的失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新闻工作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和客观性,在进行采访时应该主动到基层去,到民众中去,寻找新闻的发源地,通过让事实说话保证民生新闻的客观性。

[1]李宏波. 小议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 才智,2012(17).

[2]杨天陶. 新闻采访中的讲述真实和客观真实[J]. 理论月刊,2006(7).

[3]邓萍. 对民生新闻采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活力,2010(2).

[4]师晓宁. 如何让采访对象“真实地讲”[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2).

[5]宋兴明. 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新闻事实认知心理[J]. 今传媒(学术版),2009(4).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客观性真实性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高中生物教学的客观性评价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