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研究

2012-08-15黑龙江张琳琳

职业技术 2012年10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毕业生软件

黑龙江 张琳琳

软件产业发展已经历了多次起落,随着行业的发展与规范化,软件产业已经被列入重点发展行业之一,在社会各行业的信息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软件技术人员来完成软件设计,实现,维护与管理,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技术改造等。应对市场需求,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其中软件设计方面占主要部分,但相应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不能满足软件产业的需求,无法达到企业的技术要求,直接上岗存在困难。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已经升级为本科,以建设合格的应用型本科为目标,其软件技术专业为应对行业、市场、学校的诸多变化,将人才培养改革作为重点,为培养出符合国家教育要求、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合格毕业生而努力。

1 软件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剖析

1.1 传统教育模式占主导地位

软件专业发展至今已经具备成熟的知识体系,教学也是遵循其脉路,根据知识体系框架进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其培养方式仍为课堂教学占主要地位,学习书本知识占主导,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这种模式决定了教学知识陈旧的必然性,因为教材的更新是落后于技术的发展速度的,无法跟上商场需求的变化速度。这就导致了软件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多,而企业却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矛盾。

1.2 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技术脱节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与具体的工程软件开发完全不同的,软件的开发遵循工程流程,而课程是根据知识体系设置,教师主要担任讲授知识的角色,无法将实际的工程环境完全模拟重现,学生根本接触不到具体的软件业务,也很难将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

1.3 学生能力发展局限

应用型本科大学培养的学生应该在毕业后能够马上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软件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但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技术能力存在局限性。首先,学生学习训练的技术是已经成型的,而现今企业中所使用的技术多为新近形成的,课本不能随时更新。学生在应用方面的经验缺乏也决定了其技术能力的局限性,其中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一名合格软件人才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们所缺乏的。

2 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新方向

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应随着国家需求和市场需要而变化,强调培养面向应用的技术人才。服务外包是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可以探索的方向之一。所谓服务外包就是众多生产经营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商,以减少或消除在该方面的费用和管理成本,从而集中精力于其所擅长的、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也就是重点经营价值链上自己优势最大的环节,以实现更高的利润。目前,服务外包在全球发展迅猛,市场空间巨大,我国已将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扩大服务贸易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

软件专业针对服务外包进行人才培养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业亟需的。

2.1 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短缺制约了其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高端人才和基础人才都不能满足需求。并不是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足,而是其质量不能满足行业人才需求。软件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在语言、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能力都兼具,而服务外包产业特性决定了其工作人员必须是能够和发包商实现良好沟通的实用性、国际性的复合型人才。

2.2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方向“服务外包”所具备的条件

首先,IT产业及服务外包产业的磅礴发展急需大量合格人才。“十一五”期间,我国软件与软件服务业国内市场销售额以3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2010年销售额将突破10000亿元大关,软件产业出口将超过100亿美元。同时我国还将形成若干个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在未来5年内从业人员将达到230万人左右。其次,国家鼓励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从“十七大”召开以来,一直在相关文件中提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最后,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企合一”的办学特色,为软件技术专业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

2.3 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选择

学历教育结合实训模式,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实训教学方面已经形成自身特色,“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教学特色结合第三学期的实训学期,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初具成效。软件技术专业在第三年学期利用本专业创办的专业公司,对在校生进行了实际工程教学环节,学生反响不错。在此基础上,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向的探索进展顺利。

3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3.1 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结合上述分析,软件技术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向进行积极探索。首先,加大实验实训教学比重。软件技术专业在服务外包人才方面的培养最基础的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可进行项目分组、角色扮演、案例实现等实践教学环节,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第三学期实习中加强工程技术导师的指导。最后,考核形式灵活,考试成绩不是唯一衡量标准,可根据实际工程表现进行考核评价。

3.2 充分发挥校企合一优势

通过专业公司对外承接服务外包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适当让学生参与,在教学中引入实际工程项目,增加学生实际工程经验。

3.3 参照“订单式”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本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在专业公司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公司的合作,帮助学生就业的同时,可根据有人才需要的公司的要求,签订人才培养合同,进行订单式培养,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合适人才。

4 结语

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与方向,服务外包行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为软件专业学生提供了机会,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为学生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刻不容缓,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是每一位专业教师的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5号).[2010-04-12].

[2]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S].2009.

[3]卢晓勇,揭敏,刘晓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性软件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1-82.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毕业生软件
禅宗软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软件对对碰
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探究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软件技术的组合逻辑电路模型分析与实现研究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