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2012-08-15黑龙江李璐

职业技术 2012年8期
关键词:旅游体育发展

黑龙江 李璐

在欧美,体育旅游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意大利,体育旅游的年产值从20世纪80年代的180亿美元已达到目前的500亿美元左右,超过了汽车制造业和烟草业产值;韩国和日本仅通过联合举办2002年世界杯,就分别创造出88亿美元和245亿美元的产值。仅此就足以证明体育旅游业的蓬勃生机和巨大市场潜力。

一、我国体育旅游现状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广大群众对体育的需求和参与意识逐渐增强。目前,我国的体育旅游项目大致可概括为观赏类和参与类。其中观赏类的体育旅游也可称为体育参观旅游。一般体育比赛受到的关注程度很高,高级别、大型的、爱好者众多的体育项目的比赛更是如此,例如奥运会、洲际运动会等,人们很希望能身临其境地去观看比赛。参与类的体育旅游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和简单易学的特点,对参与者没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也深受大众的喜爱,参与类体育旅游项目多、形式广,能够适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人们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因此有着良好的市场。

二、体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

我国的体育旅游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对体育旅游的宣传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正所谓“酒香也得勤吆喝”,旅游企业除了要有好的卖点主题外,还应探索好的卖点宣传推广方法。否则,再有新意、再有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也无法收到市场的反馈。

(二)体育旅游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技能

目前,我国体育旅游市场人才多为非专业人员,体育旅游人才缺口很大,体育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都明显不足。根据我国对各大旅行社、体育旅游景点及消费者的一项调查表明,随着体育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断提升,急需大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三)单一产品开发导致局部生态环境破坏

我国的体育旅游起步较晚,发展时间尚短,缺少自主创新性,现行的大部分体育旅游产品,都是在模仿国外的传统体育旅游活动,特色不突出,不符合我国“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要求,这是制约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旅游产品的市场范围较小,需要大力拓展。

三、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注重宣传推广活动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体育旅游较晚,人们对体育旅游的功能、特点及旅游方式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这一新兴的旅游休闲方式还比较陌生,因此,旅游界必须不断完善宣传手段,加强宣传推广活动,充分利用影视、歌曲、广告、互联网等多种宣传促销形式,开办体育旅游频道和体育旅游栏目,多渠道宣传,提高宣传促销的影响力、覆盖面和科技含量,更新大众观念,提高大众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刺激其体育需求和旅游欲望。

(二)加强体育旅游专业人员的培养

体育旅游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其核心是专业服务人员的素质,而同时体育旅游又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新型旅游项目,传统的旅游知识己经不能适应体育旅游的发展要求,这就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体育旅游的经营管理者既要熟悉旅游业务,把握旅游市场的运作规律,又要了解体育项目的特点,懂得如何将体育与旅游结合,地理环境与运动项目结合,并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其次,体育旅游,特别是体育探险游等项目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旅游线路上的自然条件相对较为艰苦;地理地质环境与气候条件等比较复杂,而大部分体育旅游项目需要参与者掌握相应的技术和一定的技巧,才能确保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进行一系列体育活动的实施和人身安全。这就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处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参与者进行必要的参前培训等。

(三)深入挖掘特色体育旅游项目

特色是体育旅游点形成吸引力的关键。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体育活动的形成与发展和本民族的居住环境、社会生活紧密相关。这些体育活动大都是其他民族所不具有的,因此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这使得我国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因此我们可以在开展民族体育旅游方面多做点文章,设计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来。比如,与各种节日如重阳节、清明节、中秋节联系在一起的体育文化风情旅游项目,如民间大众喜爱的龙舟、风筝、舞龙舞狮、斗兽、踩高跷、踢毽子等等。

(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实现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和使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为前提,因为体育旅游资源是体育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体育旅游资源也不是绝对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很多资源不可再生。一些体育旅游资源一旦污染、破坏或过度开发将不能在短时间内再生或可能永远不能复原。因此,要坚决杜绝盲目对各类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开发。

体育旅游具有娱乐、健身、调节情感的功能,是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传统观光旅游的一种重要补充。因此,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目前,国内对体育旅游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笔者希望有更多的学者集中力量来研究体育旅游,以促进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柳伯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李平,刘红兵.浅谈体育旅游的价值及前景[N].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2).

[3]刘凯,柴新.试论体育旅游[N].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

[4]黄贵.初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J].体育旅游科技,2001,20(3).

[5]孙梅.谈我国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J].体育经济,2006,201.

[6]王敏,沙尧镇.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1.

猜你喜欢

旅游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们的“体育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