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节目品格——兼议电视节目“舌尖”热现象

2012-08-15文丨于晓娟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美食

文丨于晓娟

2012年5月,七集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记录”栏目播出,取得空前的社会反响和收视热潮。这部安静、温和、内敛的记录片有着冲击人们的心灵魅力,它成功吸引一群不看电视的人们重新回归电视,甚至被看成为中国电视的救命金条,素来在荧幕上表现低调的记录片华丽丽的成为观众、学者和电视人关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是各地电视台的纷纷效仿,他们把目光转向当地美食资源,希望复制或者延续《舌尖上的中国》取得的成功,于是荧幕上《舌尖上的山东》《舌尖上的成都》《舌尖上的重庆》《舌尖上的河南》《舌尖上的广州》等等以美食为内容的节目应运而生,一时间电视上演热闹的“舌尖”现象。但是要想真正去学习一个东西,必须先做到理解它,然后才谈得上吸收和借鉴,进一步拿来为我所用,对待一个节目形态也是一样,必须把握它的内涵实质,才可能去借鉴其成功的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把握《舌尖上的中国》这部记录片的品格。

1 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充满哲学思维,是这部记录片最动人的品格

《舌尖上的中国》谈人与食物的故事和人对食物的理解,告诉观众每一种美食都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环境中产生的,是自然的馈赠,节目充满对食物的敬畏之情。食物不仅应该质量好、美味、清洁,而且生产过程应当仁慈,对环境没有破坏。它摒弃讲述美食故事,厨艺比拼,探询名厨或民间高手私房菜的惯用手法[1]。以食物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讲述普通人与食物的情感故事,谈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地理气候条件对食物的影响,谈文化谈历史,融合烹饪学、民俗学、文化学、历史学、甚至植物学、动物学多种知识元素,其中《转化的力量》、《时间的味道》这两集反映出中国人朴素的哲学思维,也符合西方人的接受习惯和思想背景。上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了慢食运动,号召人们反对按标准化、规格化生产的快餐食品,提倡有个性、营养均衡的传统美食,接受这一思想的人们坚信:即使在最繁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家乡的美食,提倡一种懂得珍惜和欣赏的生活态度。我们吃的东西,应该是以更缓和的步调去培植、去烹煮和食用。慢食风潮从欧洲开始席卷全球,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传统[2]。《舌尖上的中国》的立意与慢食运动倡导的这种精神不谋而合,具有国际化的品格,在国内引起反响的同时也被西方人接受,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一次积极探索[3]。

2 受众本位,注重受众情感体验

《舌尖上的中国》解决了我国记录片市场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给谁看的问题,也就是受众的问题。该片坚持以受众为本位,实现记录片传播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长期以来,记录片“叫好的不一定叫座,叫座的不一定叫好”一些获奖的优秀记录片也只不过是在圈内小范围展映过,受众仅限于电视节的业内人士,很少走进百姓的视野,导演拍记录片很大程度是为了获奖,我们不禁发问:记录片是拍给谁看的?《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没有集中在高档饭店和单纯的介绍美食,而是走到基层,走到各个美食的发源地,到充满乡土人情的农家小院去,更淳朴动人,让每一个家乡人充满自豪感并产生强烈的共鸣,每道美食背后隐藏的是浓浓的人文关怀,每一道食物都有它自己的人物故事,每个故事又相互穿插,植根于每一个普通人,有着广泛的接受基础。突破以往选题过窄过于小众化,以前的一些获奖的记录片的选题大都集中在人类学范畴,关注个体的人,关注现实社会下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创作者热衷于选择边缘题材,表现底层和边缘人物的命运,对其他社会内容缺乏广泛关注,没有很好的面向市场找到自己的受众。近期央视记录频道的开播,给优秀记录片更多的面向观众的机会,记录频道播放的记录片多为画面的精致,精美,典雅,关注花草动物自然的选题多,大多远离生活,缺少对人的揭示。《舌尖上的中国》不然,这部片子充分满足受众体验,选取放眼望去满地的醋缸,大片的田野,火红的辣椒,闪动的火苗,刻满皱纹的脸颊,盛着美食的盘子,装着豆腐的簸箕等意象,抓取一个个中国人熟悉的生活场景,旨在从熟悉的味道见出中国人的人生,对受众来说具有人情味,吸引力和感染力,受众容易跟片子达到共鸣,而这种情感共鸣恰恰是中国文化中最抓取人心的东西。

3 技艺上乘,影片镜头变化多样

在拍摄上,除使用常规的高清摄像机外,还首次使用了今年刚刚投放市场的拍摄设备SONY F3,拍摄了大量的浅景深镜头,以从微观的角度更好地展示中华美食[4]。用大量特写镜头展现细节,带给观众更强的冲击力。而远景拍摄方法也传达出了大量的信息,展现出宏大的气势。同时也采用了仰视拍摄,表现出人们对传统美食的神圣敬畏之情,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在高处俯视拍摄也是常用的,从顶部往下拍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得以充分的展现,画面空间感强,同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威严感,大量主观镜头的运用让观者直接“目击”影片中的人事物,使观者身临其境进而使观众与人物“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影片高清拍摄,镜头画面优美,构图精美考究,不仅展现了中国绝色的美食更展现了中国各具特色的美景,配合快节奏,高信息量的剪辑方式,每一集由上千个镜头剪辑而成,兼顾技术性,艺术性和思想性。

各地电视台的“舌尖类”节目,相比较《舌尖上的中国》只学习到了皮毛没有领略到精髓,缺少对节目品格的把握和理解,纷纷降低格调,节目淡化了文化内涵,把饮食文化简单等同于吃,大谈食物的制作过程,简单穿插人物故事和语言调侃,有的干脆做成美食探访的生活服务类节目,这类节目的意义仅限于发现身边的美食并把它推荐给观众,总体感觉缺少厚重感和人文关怀,尽管这些节目也有做得较有个性特色的,但大多是大同小异,尽管介绍美食的种类因地而异,但叙事结构和制作手法如出一辙,表现出一种模式化、简单化的复制。“舌尖”的美学意义在于其食文化,将美食与人文情趣融合一起,如果失去文化层面的追求,容易形成过度的热衷美食的风气,引导读者“吃心太重”,有失传媒业提升社会精神境界的责任。跟在央视后面不停地重复“舌尖”,电视应有的原创力被丢掉了,势必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最后剩下的可能只是一片平庸的热闹。

[1] 高红波.舌尖上的中国的国际传播特性解析.南方论坛,2012(3).

[2] 庄臣,朱玮.浅论中国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以《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为例.现代物业,2012(6).

[3] 卡罗·佩特里尼.慢食运动——为什么食品要讲究优良、清洁、公平.新星出版社,2010(3).

[4] 《舌尖上的中国》那些美食地图.http://www.cnnb.com.cn,中国宁波网,2012年05月24日.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美食
美食
任长箴:我的情怀主义专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