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视编辑的创新要求及策略

2012-08-15文丨张飞勇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思维

文丨张飞勇

(江西电视台影视频道,南昌 330046)

这是一个视听时代,无论走到哪,都是迎面而来的视听媒体。这既证明了电视这样的视听媒体的兴盛,同时也说明了它面临的激烈竞争。当下电视台制作的电视节目各式各样难以数计,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大浪淘沙般的优胜劣汰中,有的屹立不倒,有的则停步不前。各电视台八方过海各显神通,都为的是要在这个眼球为王的时代,于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有关注,才有效益。而反过来,电视节目有新意,才有关注。于是这场白热化的淘汰赛,都指向了一个胜负手——创新。正如江泽民所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电视台生存的秘诀。这种创新的压力,最终承担在制作电视节目的电视编辑肩上。

1 创新动力

正因为电视台的一切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赢得观众,电视编辑之所以创新,其动力也是得到观众的认可、接受以至欢迎。于是,把准观众的脉,清楚他们的需求和喜好,就成为工作创新的一个前提。比如,对于新闻节目,他们希望及时获得有用的信息,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政策发布、最近的国际国内事件,在新闻播出形式上,不喜欢千人一面,不喜欢枯燥说教;对于文艺节目,他们希望有趣味又不低俗,既能让人得到放松,又能得到审美熏陶。凡此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心理需求,既是电视编辑创新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出发点,把握住这些需求点进行创新,赢得观众自然顺理成章。

2 创新要求

2.1 有创新意识

在竞争激烈、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已经不大可能以不变应万变了。如果既往已经取得了足够耀眼的成绩,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也是一种危险的行为,要知道后面已经马蹄声响,追兵正步步紧逼。如果自身还在追赶的路途,那更没有停下稍歇的时间,时间和机会都不会等人。这几乎就是20世纪80年代黄子平对新时期文学的评价:创新的狗追得我们连撒尿的功夫也没有。因此,处于高度竞争当中的电视编辑,不能不时刻充满创新意识,重视创新、主动追求并开展创新,是电视编辑的不二选择。

2.2 有创新能力

仅仅有创新意识,却不能加以实施,那就是纸上谈兵、眼高手低,最终也无法抓住机会,而只能拱手让给竞争对手。电视编辑,不仅要有创新意识,也要有能够贯彻实施、能够将各种奇妙的思路转化成生产力的实力。电视编辑有多少方面的工作内容,就要求有多少方面的能力,在这些方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创新的突破口。诸如文字锤炼能力、画面重组能力、音画搭配能力、话题延展能力、深度追踪能力等,有了突出的能力,才有创新的基础。

2.3 有创新思维

2.3.1 特色思维

人们在工作中、生活中常有思维惯性,一旦习惯某事某物就不思改变。电视编辑在工作久而久之后,思维也容易产生惰性,习惯性地报道相近题材的新闻,采取大同小异的制作方式,最终取得的是大家都差不多的播出效果,不好不坏,差强人意。而这,离创新就太远了。特色思维,表现在电视编辑在编辑工作中善于独辟蹊径,打破思维惯性,从人所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跳脱寻常思维,从不同的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电视节目办出了特色,就具有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独有魅力,对于观众来说,这就是不可替代的。

2.3.2 品牌思维

在企业界有一个共识:一流的企业做品牌,二流的企业做服务,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品牌,就是一个产品留给人们的印象。而就是这看似模糊不清的印象,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资源,比如提起可口可乐、阿玛尼、耐克、索尼,不只是在业界,也在普通民众中鼎鼎大名。这种品牌的强势,已经成为应对其他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其中关键就在于它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先入为主的印象。要在作为电视节目消费者的观众心中建立起这种美好的印象,就要求电视编辑拥有强烈的品牌思维,能够有意识地塑造品牌。要有把负责的电视栏目、节目做精做细做强的意识,一旦做出了品牌,节目的生存空间就十分宽阔了。

2.3.3 大众思维

电视媒体,首先就是一种大众媒体。尽管在社会层次和职业分类上,电视编辑可归入中间阶层,其“文化取向、生活方式、消费观念通常是时尚的、前卫的高品质的”,但电视编辑应具有大众思维、平民意识,不自以为是,要在节目中呈现出普罗大众的趣味爱好[1]。大众追求的是一个老百姓平淡幸福的生活,在这种平淡中,又最好有一些惊喜,一些小小的不至于天翻地覆的波澜。因此节目关注点不能只有庙堂之高,也要有江湖之远;不能只有宏大叙事,也要有人间烟火味。电视编辑的这种大众思维,有助于自身放低身段,在工作中贴合老百姓的需求,制作出令他们喜爱的节目来。

3 创新策略

3.1 形式创新

电视媒体区别于报纸等传统平面媒体,图像化、视觉化、立体可感是其重要特征,电视编辑有必要高度认识电视媒体这一特性,多考虑形式上的创新,于第一时间把观众抓住。在节目编排上,多考虑能突出节目视听信息、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因素。如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介绍他们节目形式创新的经验:比如在2006年碧利斯台风肆虐,福建省莆田市境内福厦路段受淹严重,行人受阻,有人趁机敛财,用挖掘机、货车等“摆渡”过往行人,借此收费。我站记者及时采回第一手资料,在编排这条新闻时,我们不是简单的进行事件报道,而是使用了大量现场行人和车主等的录音采访,配合雨声喇叭声等同期声的使用,使得受众犹如身临其境,过目难忘,新闻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2]。

3.2 深度创新

如果说形式创新尚停留在表面,着力点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是让“观众要看”,那么深度创新,则是让“观众爱看”,能津津有味把节目持续看下去的动力。这就要求电视编辑在节目制作中,不浮光掠影,要有深入下去的观念和能力。既要注重节目的策划和选题,又要善于整合和精选各种各样的画面信息,抓住细节,挖掘出表象潜藏的价值,挖掘出事实背后的真相。

3.3 科技创新

电视媒体本身是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而诞生的,拥有与生俱来的科技属性,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中,电视的科技含量无疑是最高的。在节目策划和制作过程中,电视编辑要有不断运用高科技手段的意识和能力。不光是策划和制作过程,在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上,也要有意识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比如当今电视节目虚拟演播室的建立,以及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等,都推进了电视节目形态和风格的改变。

3.4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本来是教育部推进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创新方式的一项专门计划,引用在这里,是为了说明电视编辑出于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必须善于宏观上的协调与管理。电视编辑是一个终端,连接着从策划、运营,到发现节目源、修改稿件、编排以及播出等一整个环节。电视编辑必须协调处理好整个环节的多个工种,激发出团队的整体力量,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节目质量更上一层楼。

现今“文化产业”在社会话语表述中,已经去除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最先提出此概念时的批判涵义,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增长点。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作为文化产业重镇的电视行业,不仅要保证自身的存活,还要担负起提振经济乃至输出软实力的重任。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电视节目能吸引观众,以创新吸引观众,是电视行业的生存之道,更是电视编辑逃不过的必然选择。一名合格的电视编辑,应当以合理以至高明的策略推进创新,响应时代、社会的大环境和行业小环境对电视编辑的创新要求。因为,赢得观众,才能赢得现在;不断创新,才能赢得未来。

[1]俞虹.电视受众社会阶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9.

[2]周红.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探析.东南传播,2010(5).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