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胃轻瘫研究近况①

2012-08-15张广齐李勇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胃轻瘫多潘立酮排空

张广齐 李勇

(北京市通州区徐辛庄卫生院 北京 101119)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 paresis,DG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的以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其特征是在没有胃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出现胃排空延迟[1]。主要症状为胃脘胀满、食后腹胀、早饱、厌食、嗳气等。本病常见但治疗效果较差,50%~76%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胃排空障碍[2]。传统医学将其归属于“胃胀”、“痞满”等范畴。目前现代医学主要以莫沙必利、多潘力酮等具促胃动力作用的药物治疗,但临床存在疗效低,停药易复发,且具有一定副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DGP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并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DGP机理探讨

1.1 现代医学研究

糖尿病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病变、高血糖、胃肠激素、微血管病变以及其他因素有关。①神经病变:病变部位可能位于自主神经及胃非神经细胞部位,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张力迟缓。迷走神经受损是引起胃固体食物潴留的关健[3]。②高血糖:研究表明,胃的运动、排空受血糖浓度的调节,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增高与胃排空延缓之间互为因果关系[4]。高血糖能抑制健康人及糖尿病患者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 motorcompex,MMC)的产生和胃窦部动力。高血糖可以引起MMC消失、减弱或发生变异。明显的血糖升高可使胃排空减慢[5],低血糖可使固体及液体胃排空加速。

1.2 传统医学认识

传统医学认为饮食停滞,脾气虚弱,失于运化是引起糖尿病胃轻瘫的基本病机。《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千金翼方·十六卷》中提到:“食不消,食即气满,小便数起,胃痹也”。胃主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如胃失通降,则可影响食欲,又可发生浊气在上的症状。刘志勤等[6]认为其病机为糖尿病迁延日久,胃阴随之亏乏,肺胃久病,母病及子,必累及于脾。脾胃虚弱,胃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停积胃中,上逆成呕。孙维峰[7]等认为,DGP基本病机以中气虚弱、脾胃升降失调为主。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为本,气滞食积、胃失和降为标,为虚实夹杂之证,这种观点被普遍认同。

2 中西医治疗研究

2.1 现代医学

2.1.1 原发病的治疗 代谢控制及饮食调整:平稳、有效、持久地控制血糖,特别是注意糖尿病早期血糖的控制(空腹血糖<6mmol/L,餐后血糖<8mmol/L),可能会延缓神经及肌肉病变的发生,减轻胃运动障碍的程度。由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均有胃肠道功能障碍,目前主张少食多餐和低脂饮食,但应注意保持肠道营养[8]。

2.1.2 改善胃动力或促进胃排空药物 (1)多潘立酮:是周围型的多巴胺受体阻断剂,促胃肠动力作用较胃复安强,能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的症状和胃电紊乱情况,并能改善糖尿病胃病的症状及胃排空。(2)莫沙必利:作用于肠肌间神经丛运动神经元的5-HT受体,引起肠肌间神经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达到促动力的作用。

2.2 传统医学治疗

2.2.1 药物疗法 王丽娜[9]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DGP,将56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口服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发现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及胃排空情况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刘晓琳[10]等采用四磨汤加减治疗DGP,治疗组采用四磨汤(沉香、乌药、槟榔、党参、天花粉)加减治疗,与对照组西医治疗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治疗组30例中,总有效率为93.33%。陈晚娇[11]观察枳术宽中胶囊治疗DGP,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枳术宽中胶囊,对照组用氯波必利。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2 非药物疗法 付国春[12]等采用艾灸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将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用艾灸,对照组另服多潘立酮。结果发现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刘兵[13]电针联合多潘立酮治疗DGP,2组均常规用药以控制血糖。治疗组选穴:中脘,足三里,内关,天枢,上巨虚,下巨虚。操作方法:常规穴位消毒,直刺,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仪,连续波刺激。同时餐前0.5h服用多潘立酮片,10mg/次,每日3次。电针、服药共4周。蔡艳丽[14]足三里穴位注射及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采用胃复安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注射。结果发现总有效率100%。

3 结语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优势,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中医对糖尿病胃轻瘫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方药穴位的认识较为系统。而诊断糖尿病胃轻瘫却没有金标准,治疗也以促胃动力及加速胃排空为主,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随着糖尿病人群的增加,如何能更有效的诊治糖尿病胃轻瘫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中医药治疗DGP的未来相当可喜,有待今后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并尽可能地将中西医治疗有机结合起来,使两种认识体系和治疗体系互为补充,从而达到诊治DGP的最佳途径。

[1] Mecheal-carnmeri MD.糖尿病性胃轻瘫[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7-3-1(D1-D4).

[2] 王朝晖,姜春萌,应力,等.2型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5):305~309.

[3] 蓝宇.糖尿病胃轻瘫[J].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基础与临床,2005:729~743.

[4] 李皓旭,秦晓民,鲁彦,等.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J].胃肠病和肝病学杂志,2003,12:88~90.

[5] Nicolas Intagliata,BA,and Kenneth L.Koch.MD Gastroparesis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Prevalence,Etiology,Diagnosis,and Treat2 mentNicolasIntagliata,BA,and Kenneth L.Koch,MD Cur-rent Gas2 troenterology Reports,2007,9:270~279.

[6] 刘志勤,吕蕾.辨证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214例[J].河北中医,2003,25(10):738.

[7] 孙维峰,孙桂华,李丽娜,等.升降散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1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19(4):10~11.

[8] 滕腊梅,黄蔚.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及诊治新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10,18(4):167~168.

[9] 王丽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J].河南中医.2011,31,(6):586~587.

[10] 刘晓琳,赵连皓.四磨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J].陕西中医,2011,32(6):701~702.

[11] 陈晚娇,雷静.枳术宽中胶囊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8~9.

[12] 付国春,杜宗礼,戴晓峰,等.艾灸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3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6):396~397.

[13] 刘兵.电针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8例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2011,43(7):62~63.

[14] 蔡艳丽,冯学祯,徐有伟,等.足三里穴位注射及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6例[J].陕西中医,2009,30(6):720~721.

猜你喜欢

胃轻瘫多潘立酮排空
抽水蓄能电站小负荷发电排空上水库可行性试验研究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研究进展
胃三维容积超声造影与上消化道碘水造影评价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疗效的价值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邱保国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经验